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洋洋大观

徐达内:双重“双重标准”

时间:2014-03-20 11:09:20  来源:FT中文网  作者:

 中国舆论最关注的话题目前就是三个问号:周滨的爸爸去哪儿了?马航失联客机去哪儿了?克里米亚去哪儿了?

 前两个问号尚无人作答,后一个,克里米亚人已经通过公投给出了他们想要的答案。昨天凌晨4时许,熬夜等候投票结果的中国各大门户编辑在第一时间将 “半数投票站结果显示95%投票支持入俄”的外电消息推上了首页头条。午后,新华社发布快讯确认:“乌克兰克里米亚电视台17日报道,对公投全部选票的统 计结果表明,96.6%的选民赞成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

 这是一个所有人都能猜到的投票结果。

 乌克兰巨变发生以后,这个俄罗斯族人占多数的自治共和国,就一直呈现出强烈的亲俄倾向,普京派兵进驻后,更呈现出一派“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气象。

 3月6日,克里米亚最高委员会决定于10天后举行公投,以决定继续留在乌克兰还是加入俄罗斯。尽管这项决定遭致乌克兰代理总统否决合法性,七国集 团和欧盟领导人亦在12日通过美国白宫声明不会承认公投结果,但在俄罗斯官方宣布“将尊重并支持克里米亚人民的选择”的护持下,投票还是在北京时间前天下 午如期开始,并最终催生了克里米亚今天将正式递交入俄申请的结果。

 对中国围观者而言,最能吸引他们眼球的,莫过于奥巴马与普京之间因为克里米亚去向的互相威胁。

 事实上,因为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角力,美国已经带头抵制了俄罗斯强人原本寄予厚望的索契冬奥会。而勉强维持的盛会气氛比雪花融化得更快,就在冬奥会 闭幕前两天,从去年11月起持续不绝的街头抗议终于迫使时任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在2月21日与反对派签署和解协议,但是,只过了不到24小时,随着反对 党主导议会并通过释放前总理季莫申科等一系列决议,亚努克维奇被迫逃亡俄罗斯,只在基辅留下豪宅供人唾骂。

 虽说因为“打老虎”传闻以及MH370事件的扑朔迷离,这场东欧变局一度被中国的媒体编辑们放在了次要位置,但随着克里米亚公投时间的临近,俄美之间日益决绝的表态重回话题中心。
12日,奥巴马在白宫会晤到访的乌克兰总理亚采纽克,警告如果俄罗斯执意破坏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美国将迫使俄罗斯付出代价,欧盟亦在当天就对俄罗斯的 制裁框架达成一致;但俄罗斯在15日以否决票阻止了联合国安理会有关乌克兰问题的决议草案,指责由美国提交的这份草案意在实现其地缘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公投结果昨天出台后,克里姆林宫发表声明,称普京已经给奥巴马电话,重申“公投的举行完全符合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尤其是历史上已有了科索沃的先例”,而后更有“普京签署总统令承认克里米亚为主权独立国家”的消息发布。

 而与此相对应,奥巴马宣布签署总统令,对俄军、7名俄罗斯政府要员和包括亚努科维奇在内的4名乌克兰官员实行经济制裁,并强调美国和欧盟永远不会承认克里米亚从乌克兰分裂加入俄罗斯的公投结果,今早,又有“美国不排除未来制裁普京的可能”的推论报道出现。

 在一轮比一轮激烈的隔空论战中,俄罗斯方面曾经有两个表态颇为引人瞩目,在中国互联网上被热烈讨论。

 一是在月初,普京的顾问表示,如果美国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俄罗斯将放弃使用美元,创建自己的支付体系。

 二是在前天,被西方称为“普京亲信”的今日俄罗斯电视台国际新闻社总裁基谢廖夫在电视直播中声称“俄罗斯是唯一一个有能力把美国变成辐射灰的国家”,并称“与美国的战争已经开始,奥巴马担忧得头发都变灰了”,他说这番话时,背景画面是核爆炸后的蘑菇云。

 今早出版的中国各地都市报中,多有跟随门户脚步以克里米亚公投结果为报道重点者。

 新京报头版中心大幅图片便是当地一对情侣亲吻庆祝的场景,并结合新华社稿件,预测“公投不会引发俄与欧美‘新冷战’”:“分析人士指出,欧美国家 抵制克里米亚公投,是因为如果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会增加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和国际影响力,甚至会引发乌克兰分裂,这是欧美国家不愿看到的。俄罗斯支持克里 米亚公投,则由于克里米亚对于俄罗斯而言是难得的战略要地,当地绝大多数民众属于俄罗斯族,公投结果利于俄罗斯与欧美国家的博弈。”

 报道援引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成的分析认为:“俄外交传统一贯强调‘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很可能被迫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争取于 己有利的谈判地位。一种较大的可能是在能源领域对西方实施反击…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在其他领域也有较多合作,一旦激烈对抗,俄与西方将势必会两败俱伤并外溢 至其他议题上。”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尝试不会轻易出现,“新华社报道同时指出,分析人士认为,西方的制裁措施不会给俄罗斯造成实质性损失,更多是表明一种姿态而已…因为欧盟进口天然气中有35%来自俄罗斯,这样的制裁措施无异于制裁自己。”

 同样富有全球报道情怀的东方早报,为了预热,昨天早晨就已经把改版后的第一个封面头条用于断言“克里米亚入俄公投几无悬念”。

今早同以转载新华社稿件的方式,解读《公投之后》:“对于乌克兰来说,公投结果将导致本已紧张的乌俄关系进一步对立。乌克兰在经济领域特别是在天然气供应方面严重依赖俄罗斯,而从各方面实力对比看,倘若乌克兰与俄罗斯‘彻底决裂’也会遇到不少麻烦。”

 新华网今晨则与新浪一道,在“乌克兰危机升级”专题中推荐展示了源自中国青年报的《俄乌美欧在克里米亚的得与失》,并重拟标题论述“普京为何如此强硬向美欧、乌克兰摊牌”。

 根据此文分析,“就克里米亚而言,加入俄罗斯联邦,当地经济与民众将从中受益,多数居民将会士气高涨,因为离开了纷争的乌克兰局势,傍上俄罗斯, 克里米亚很可能会有全新的发展,而农业与旅游将会成为支柱。不过,克里米亚人暂时还得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因为当地的电力、水和其他能源全部由乌克兰 提供,‘脱乌入俄’后,当地人将可能因缺水断电而生活困难”。

 问题的另一面,“对于俄罗斯而言,派军队入克里米亚、支持入俄公投,确实有所‘得’。首先由于克里米亚的回归,俄罗斯不仅保护了南部的战略要地,俄国内也将更加团结,普京的支持率将与民众的爱国情怀一起增长。爱国主义高潮不仅将席卷爱国选民,还会冲击部分自由派选民。”

 但是,“俄罗斯虽得到了克里米亚,却很可能会彻底失去整个乌克兰”:“从地缘政治方面看,失去了对乌克兰的影响力,俄罗斯的南部边境将失去掩护… 如今一旦乌克兰被排除在俄罗斯的利益圈之外,俄罗斯南部边境的安危便必须纳入莫斯科的筹划之内…以‘基辅罗斯’为荣的俄罗斯,如今却要面对失去其对基辅 (乌克兰城市)的影响力,这无异于往伤口上撒盐。”

 而对于乌克兰亦“有得有失”:“为了克里米亚,乌克兰虽与俄罗斯‘彻底决裂’,但却很可能就此获得美国与欧洲的完全庇护。这不仅将满足乌克兰人的意识形态诉求,更可能挽救濒临灾难的国家经济。”

 此外,中国青年报记者陈小茹还在此评点了普京对手们的表现:“克里米亚公投‘民主入俄’,对此,美、欧除了不断警告、威胁将让俄罗斯付出代价外,似乎并没有太有效的反制措施…另一方面,面对一心倒向美欧的乌克兰和其提出的下一步请求,美欧似乎也显得不知所措。”

 其实,类似的背景解读、前景预测,早在克里米亚宣布进行公投时就已经开始了。核心争执点在于这场“民主入俄”的合法性,隔岸观火的中国知识精英也已经为此有过连篇累牍的辩析。

 搜狐今早首页所荐独家分析是国际关系史博士孙兴杰之作《黑海风云中的“乌克兰问题”》,提要有云:“乌克兰问题的实质是无序,内政失修,族群分 裂,权力斗争无底线,更要命的是黑海地区还是个地缘政治的断裂带。乌克兰这栋新建的小洋楼,并没有打地基,而地下却是流沙层,所以墙裂缝也是正常的。”

 而更早几天,孙博士为腾讯大家专栏写下的国家理论札记之一《只要公决,就能独立?》,更是上下求索,条分缕析克里米亚给国际社会提出的“尖锐挑 战”:“以公投来建国,意味着将民主政治等同于国家,民主简化为选票,最终的结果是,是否建国可以由选票多少来决定。而这样的逻辑下来,把国家变成了一种 观念的产物,而失掉了灵魂。”

 文章为“主义‘绑架’国家”而深深叹息:“选票是一种权利,而这种权利是从宪法中衍生出来的,只有在法律的框架之下,民主政治才会形成良性循环。 但不少国家,宪法只是个幌子,比如乌克兰总理亚采纽克认为克里米亚公投违宪,但乌克兰何曾是个宪政国家呢?宪法一日三变,哪有点儿法治精神呢?…在一个对 宪法没有敬畏感的地方,选举或者公投都不能实现救赎。”

 当然,孙兴杰“国家打破了,就没法调和了”的立场只能代表他自己的民主观,有关一个原属国家内部的地区是否可以通过公投决定命运前途的争执,完全无法达成共识。

 因为,中国人有自己的特别关切,那就是台湾,乃至同样有“独立问题”的新疆西藏,这个关联固然在中国内地的正式媒体平台上不太可能被公开讨论,但恰恰是民间舆论场上最烫手的追问。

 凤凰网拥有比竞争对手略大一些的尺度。今晨首页正有“克里米亚公投给中国出难题”之论:“普京令中国陷窘境,公投对中国极为敏感,中国会否因俄放弃外交底线?”

 与此同时,其博报频道头条所荐亦是木春山对“克里米亚公投影响中国国家统一”的阐述:“不能完全排除在某种国际事件诱因下,在某个大国的唆使、以及国际边境变化的背景下,问题的解决走向公投的可能…中国当然需要提高警惕。”

 此间,因为两段言论,胡锡进成为旗手,也成为靶子。

 7日,这位环球时报总编辑在微博上开口:“针对克里米亚将要举行脱离乌克兰的全民公决,欧盟方面表示,克里米亚的前途必须由乌克兰全体人民来共同 决定。支持这一说法。同时请欧盟成员国注意,涉及中国西藏、新疆、还有台湾、香港前途命运的重大事项,也必须由全体中国人民来决定。”

 毫无疑问,这个说法立刻得到了视国家统一为至高价值的人们拥护。

 不过,前天晚间,当克里米亚公投箭在弦上之际,@胡锡进却又发表了另一段与前述言论基调不太相符的留言:“别把克里米亚自比香港、台湾、西藏,好 吗?老美老英都没敢这么比,民进党没敢这么比,咱大陆中国人干吗急着往里头钻?让台湾公投试试,还用说吗?用《反分裂国家法》伺候!中国从不输理,今后最 重要的是要有力量,在世界上,理在很大程度上是跟着力量走的。”

 的确,在中国内地的社交媒体上,“把克里米亚自比香港、台湾、西藏”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那些异议者以一种“看好戏”的姿态冷眼守候着中国官方针 对乌克兰问题字斟句酌的表态,不时嘲笑外交部所陷入的“左右为难”困境——如果支持盟友俄罗斯护持的克里米亚地区公投,那么,以后再义正词严地警告台湾不 许公投,又该如何逻辑自洽?

 所以,当@胡锡进对口径作出调整后,微博上的跟帖者迅速归谬。嘲笑声中,渗透着对苏联以及普京的反感。

 尽管“新沙皇”在中国拥有众多拥趸,一些议者甚至试图以此鞭策激励中共领导人,但在以自由派知识分子为主的反感者心中,他们始终对中国官方近年来修好中俄关系持鄙夷态度,并以前苏联曾经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为据,冷嘲热讽于“热脸贴了冷屁股”。

早前,由于俄罗斯驻华大使馆曾使用认证账号,在中国的微博阵地上批评美国“企图为乌克兰事件做无耻片面的解读”、“恬不知耻地、不加掩饰地在实施 ‘双重标准’”,有态度的网易还特意发布“另一面”专题,强调“美国于二战后的小规模军事干预大都持之以道、行之以节,无愧于国际公义。”

 针对这种在中国民间颇有市场的厌俄情绪,还是胡锡进主导的环球时报,曾在3月5日发表社评《中国舆论应多挺俄罗斯和普京》:“中俄关系此一时彼一时,今天举望世界,俄罗斯是我们最值得借重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至少在未来几十年,没有谁能够替代俄罗斯对于中国的重要性…”

 在这篇文章被网易等修改标题为“俄虽夺我大片领土,中国舆论应多挺普京”后,环球时报当即在互联网上遭致“认贼作父”的如潮发难。

 然而,胡锡进没有动摇,此后又连续刊登《普京,西方又恨又无奈的对手》、《俄罗斯这次真让西方成了纸老虎》、《俄罗斯这次真让西方成了纸老虎》等多篇社评,为“普京大帝”加油助阵,指责“西方是自私的,不停扒拉算盘”。

 当中国在安理会针对乌克兰克里米亚公投问题决议草案投下弃权票后,这份人民日报子报更是替外交部说出“中国弃权就是态度”:“不能让双重标准肆意 泛滥,什么对西方有利,对华盛顿有利,什么就是应当遵守的理和法。通过克里米亚危机,整个世界,尤其是西方要带头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

 “双重标准”——要知道,这恰恰也是那些网络异议者的嘲讽所在。例如,@章文的文章昨天即有吐槽:“联合国安理会就克里米亚公投问题决议草案表 决,俄罗斯行使否决权,中国投了弃权票。此刻的弃权票即是支持俄罗斯。我实在不明白中国为何要这样做。难道不怕同样局面出现在中国?”

 但是,回想起当年欧美国家在科索沃问题上的态度,那不也是“双重标准”吗?

 两相对比,确有一些观察者承认,这种“双重标准”就是常态,就是真理。

 今晨出版的北京青年报,就是在克里米亚全民公投庆祝晚会画面的引领下,追问《克里米亚公投动了谁的“奶酪”?》:“公投是合法还是非法,该受到国 际承认还是不予理睬?乌克兰、欧洲和美国一致认为这违反了乌克兰宪法,而俄罗斯则声称它完全符合国际法。各方都精心选择了对己有利的理据,而且这样的理据 都能成立,这也印证了现实的残酷性:在大国博弈中,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根本不是法律上的合法性,而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2000年前就曾在《理想国》一书 中指出过的事实,即‘正义乃是强者的利益’。”

 用专栏头条展示凤凰卫视时事观察员周轶君的《乌克兰,昨夜无人入眠》之余,腾讯也先后带来了刘波的《一场以科索沃独立为剧本的政治剧》和连清川的《克里米亚独立:没有赢家的棋局》。

 感慨主旨相近:“普京几乎是按着当年欧美支持科索沃独立的剧本和台词,把那一场景在克里米亚重演了一遍”;“克里米亚公投其实不过是大国俱乐部根据各自的利益算盘下的一盘棋局,而克里米亚快快乐乐地帮忙数了一回钱。然而最终的结果却大家都输了个干干净净”。

 至于人民日报海外版那篇《乌克兰的折腾与被折腾》,不会忘记以前车之鉴提醒中国人:“如前南斯拉夫、科索沃、伊拉克、东帝汶、利比亚、苏丹等。外 部干预的理由和借口因时因事而异。美欧轰炸前南联盟和支持科索沃独立公投时,是不会提尊重领土完整和主权的,俄罗斯此次在处理乌克兰危机时正是借此反驳西 方的‘双重标准’。”

 于是,最高党报今晨是以内版一篇《国际社会对克里米亚公投反应不一》,继续宣讲“克里米亚问题应在法律和秩序框架下寻求政治解决”的中国外交部表态。

 与此同时,那份由胡锡进领导的子报正在建议中南海决策层调整策略:“一旦西方与俄罗斯的对立失去节制,最终将殃及中国。这不是两只蛐蛐的撕咬,而更像是两只巨兽相互吼叫…中国有必要在西方同俄罗斯之间扮演更积极的劝和角色,帮助双方搭建缓和的台阶。”

 只不过,早在孙兴杰自问自答“只要公决,就能独立?”那天,一旁就有国际时事评论员吴戈试图“从俄对乌动武看当代中国的世界秩序观”,宣布“中国人平日的观念分歧和论争在对乌克兰危机的评价中一览无余”。

 文章逐条分析经典的国人世界秩序观:“指导中国在世界上所作所为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道义至上还是利益至上,坚持原则还是丛林法则,君子 的还是小人的,极为混乱。当然,有一种伟大的中华智慧称:此一时,彼一时,看人下菜,见机行事,或者干脆称中央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即使如此,中国经常用 来指责坏人的‘别有用心’、‘翻云覆雨’或‘白眼狼’等大号会不会也落到自己头上?难道还有一种中华智慧称:贬义词对外不对内,褒义词对内不对外?”

 “一个国家需要稳定的价值观,而且最好少一些圣贤自诩,多一些底线和原则”——面对朝野上下大行其道的“双重标准”,吴戈作此规劝。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推荐资讯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烈士扈三娘事迹感动大宋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武斗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