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洋洋大观

媒体札记:中国!莫言!

时间:2012-10-14 13:15:18  来源:FT中文网  作者:

昨晚,临近19时,新闻大战的气氛在互联网上一触即发,仿佛所有的“读书人”,不论他们在过去十几天里扮演的角色是预祝还是调侃,甚至挖苦,都在等待着来自斯德哥尔摩的消息。

现在已经很难分辨出到底是哪个微博账号在精确到秒的竞争中惊险胜出了。凭借地理优势,新华社欧洲总分社是热门候选者,北京时间19时01分,在瑞典 文学院常任秘书走向诺贝尔文学奖发布台宣布完结果的那一瞬间,守候在现场的记者连莫言这个名字都来不及打出来——确实,也只需要“获奖了”这3个字,电脑 屏幕前 的人们应该都知道:“莫言!中了!”

沸腾、井喷。五大门户在第一时间更换头条新闻,早就准备好的资料专题现在可以隆重推出;富有进取心的传统媒体也急忙通过微博账号传达自家连夜工作成果,从展示莫言作品到采访他的二哥。

“今夜星光,无疑属于莫言”,这是人民日报晚安帖对过去4个多小时网络舆情的观察总结。的确,有足够多的同胞在“欣喜相告”,为这位中国作家不负众望获得这项堪称最著名的奖项而高兴,而祝贺——即使他们中间有很多人可能从未阅读过莫言的小说。

当 然,嘲讽和批判也在第一时间加大了分贝。这并不会出人意料,事实上,在莫言被海外博彩公司预测极有可能获奖的消息传出后,争议就已经在微博论坛上升腾, 并随着倒计时而在过去一周内愈发高热。令异议者最耿耿于怀的就是莫言面对中国政府的“顺从与合作”,在他们看来,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应该像前苏 联体制反对者索尔仁尼琴那样,具备“对抗恶政的良知”,或者像今年另一位热门候选人村上春树那样“永远站在鸡蛋那方”,而莫言,甚至连“不主动作恶”的底 线都没能坚守:他在法兰克福书展上为异见者戴睛的出现而退席,他参与中国作协组织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抄写活动……

但瑞典文学院的意志未因这些断定莫言不能获奖的赌咒发誓而转移。现在看来,央视新闻中心在前天愿意公开宣布首次受邀采访诺贝尔文学奖时就已经有了把握,人民网据此给出一个“莫言拿诺奖有先兆?”的标题烘托也是空穴来风。

所以,如果认为中国宣传官员没有做好莫言得奖的充分准备,那就是太小看他们了。在同样需要以秒计算精确度的新闻联播里,最资深的女主播李瑞英可以从 容地临时插播,说出“本台最新消息,瑞典文学院今天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的快讯,就足可以证明,他们并不会让那些等着看笑话的人得逞。

嘲讽者等着看的“笑话”就是中国官方该如何措词,来描述莫言得奖的意义。因为在此之前,达赖和刘晓波先后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另有已入外籍的华人作家高行健在12年前成为文学奖得主——不过,这三个人都是中国政府批判者中的著名代表,前两位一流亡一被拘。

“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这个由最高喉舌在第一时间公示的标准口径,成功地以“中国籍”的限定区隔了莫言,以“文学奖”避开了达赖和刘晓波,从而使莫言“有史以来首位”的定义无懈可击。

防守越严密进攻越刺激,嘲讽中国政府和莫言的人们总能找到 其它缺口。所以,还没到说新闻联播再见的时候,类似“恭喜莫言先生成为首位官方承认的获诺贝尔奖的中国籍人士”、“史上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共产党 党员,填补了一项空白”的嘲笑就已经在互联网上被创作、被传播。

刘晓波的同情支持者值此再度呼吁政府释放,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微博喊话——“莫言获奖之际,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政治角度,都应当考虑改善另一诺奖获得者的际遇了……有时侯,诺奖就是一张小小的传票,一个在里头,一个在外头。”

时评人谭飞则恨铁不成钢地叹息诺贝尔奖“堕落”了;学者吴祚来补充——“莫言先生收获诺贝尔文学奖,说明西方主流社会或诺奖文学评委们,读不懂中国 文学,或对中国文学没有鉴赏力,或者在某种程度上向中国所谓的主流社会示好”;而诗人王藏更是咬牙切齿——“极权主义的收买、渗透、统战,对全球的威胁和 精神价值的玷污扭曲及诺文奖的堕落评委的无耻人性的阴暗由此清晰可见”。

甚至,中国作协连夜发给莫言的贺辞还没经由新华社发布,好事者就已经翻出了2000年10月13日的网页记录,那上面分明是《中国作协负责人接受记 者采访指出:诺贝尔文学奖被用于政治目的失去权威性》的中国官方义正词严。再加上一份外交部发言人朱邦造当年的谈话:“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最近的行动再次 表明, 诺贝尔文学奖已经被用于别有用心的政治目的,不值一评。”

于 是,中国官方在12年前因高行健获奖而针对诺贝尔文学奖发布的这些批判,被网络异议者以讽刺的形式,与如今中国作协官员对莫言的祝贺两相对照。作为中国官 方“变脸”的证据,人民网在昨晚20时许发出的《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这一天中国人等着太久了!》也“光荣中枪”,因为南方都市报深圳杂志部主任南岛已经 用微博提醒,正是这家网站背后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在那个10月发表《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高行健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痛斥“瑞典文学院是一贯反 动,一贯敌视红色政权,一贯敌视中国人民的彻头彻尾的反动组织”。

在这场以中共统治与莫言关系为主要标靶的抨击中,赵楚再一次火力全开。在得知消息15分钟后,这位刚刚恢复微博发言的专栏作家即向近30万关注者发 布论断:“莫言获得诺奖,我对其个人表示祝贺。这是中国以外的一部分人对他个人文学创作努力和成就的肯定,除此并无其他意义。我同时坚持认为,假如托马斯 曼担任第三帝国官方作家协会职务,并以抄写希特勒语录纪念《我的奋斗》出版,则他的获奖无疑削弱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价值。”

赵楚是看到了莫言在一年前通过腾讯微博赞美重庆“唱红打黑”的诗句,所以,虽然承认自己钦仰其文学才华,但仍要坚持批评“他与官府的暧昧利害关系, 他抄录讲话这种无耻作为,以及作为获奖作家的某些超越公德底线的言论”。而且,在发现有人暗指自己“吃醋”时,他愤而反击——“莫言拿了奖项,就算实至名 归,就有免于批评的铁券丹书了吗?”

不过,赵楚的另一段评论——“莫言在获奖后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说:‘这是一个可以自由发言的时代’,这是一句地地道道的谎话,生活在一个连获奖的赞 扬评论都被勒令撤版的国家,面对他前任的获奖者或被驱离祖国,或在狱中的命运,面对微博上每天这么多删帖和注销账户,一个诺贝尔桂冠作家,要多无耻、多昧 着良心才能说出这句话?”——事后被证明确有“断章取义”之嫌,一些看过视频的观众声明,所谓“可以自由发言”,有其具体语境,当时,是莫言在回忆围绕在 他身边的这些争议:“不管在网上挺我的,还是在网上批评我的,都有他们的道理,这是一个可以自由发言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表达对一个作家作品的看法,所以 挺我也好,批评也好,我都非常的感谢他们,我觉得我就仿佛是经历了一场洗礼。”

这样的淡定回应,一定更让莫言的支持崇拜者感到欣慰吧。在 被赶往家乡的记者团团围住后,这位山东高密农民的儿子发布了自己的获奖感言。根据新浪视频等火速发布的画面,莫言承认“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也很吃 惊”,并宣布“这应该是一种巨大的鞭策,我想尽快从这个热闹和喧嚣中解脱出来,该干什么干什么。”

想从热闹和喧嚣中解脱出来,没那么容易。根据这场新闻发布会实录,这位作家解释了之前为什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坚持“不想说,没有看法”:“我要跳出 来的话 不成了滑稽剧了嘛……对于最近一个时期来,网上对我和诺贝尔奖的这种争论,实际上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就像一面镜子一样,照出了世态人情,也照出了我自 己。”

有些问题显然就是因争论而来,莫言的回答是:“普世价值现在已经说得很滥了,我理解的普世价值没那么复杂,真善美就是普世价值。我们中国人用对待自己的父母、自己的亲人那种感觉去对待外国友人,他们也会感觉很好,这就是普世的东西。”

即使是那些理解普世价值就是人权的的自由派,多半也承认莫言在《天堂蒜薹之歌》中曾为中国农民的苦难鸣冤。昨晚,即有记者拿出刊登这篇代表作的 1988年老杂志,与莫言探讨了文学的批判性问题——中国青年报今日头版头条专题中,正是以那句“我一直站在人的角度上写人”的自述作为大标题。

事 实上,专栏作家韩浩月昨晚在微博上对“不许报道和评论”莫言获奖的抱怨可以说是夸大其词,也可以说是实质正确。因为,在央视、新华社以及网络媒体掀起报道 评论热潮的带领示范下,几乎每一份中国时事报纸今天都以莫言为封面主角,专题特刊更是连篇累牍,人民日报也以大半个版面聚集,其海外版更许以头版头条; 但与此同时,那些对莫言“顺从体制”的批评被过滤在版面之外,尽管互联网吐槽的主力中多有媒体从业者,但宣传官员仍然能紧密控制白纸黑字的呈现。

所以,尽管在那些喜以“莫言”之名来创作巧合段子、影射言论管制的人看来,类似都市时报《莫言!莫言!》、潇湘晨报《中国莫言》这样的标题总有暗讽之嫌,但这恐怕都是过度解读。

比如山东报纸今晨6点的《此时莫言胜万言》,“双关”的用意只能是张灯结彩。作为本省最畅销的都市报,齐鲁晚报则是用大红色铺底,将莫言的作品录修 饰成 “高梁红了”的饱满穗枝。《祝贺莫言获得“传说中的”诺贝尔文学奖》的头条评论定调,8个专版中,既有《不用猜了,就是他!》的自豪之情,也有“说不激动 是装蒜”的莫言访谈、《在阁楼破例抽了烟》的获奖后半小时全记录。

请莫言“向家乡父老问好”,这是媒体人的必备技巧。半岛都市报特意用大标题精确说明诺奖花落之地乃是山东;蓝色快报嫌比报头还大的鲜红字号还不够, 干脆请莫言为自已重新题写报名;潍坊晚报叫得亲热——“咱老乡”;连一省之隔的燕赵晚报也来共襄盛举,头版主图是这位作家当年阅读这份河北报纸的画面。

南方都市报没有攀亲之便,但有识人之明。其华语文学传媒大奖4年前的年度杰出成就奖正是颁予莫言。所以,这份广东报纸可能更有资格发表社论《莫言获 奖:文学的,世界的》,追忆1980年代的文学试验浪潮,重申授奖词:“莫言的作品‘说出的是他对民间中国的基本关怀,对大地和故土的深情感念’。然而关 怀脚下 的土地之余,莫言又主张关注‘那种与众不同的、表现出丰富的个性特征的生活’,追求写作的‘个性化’。在现实与历史、个人与社会的交融中,我们不难看出莫 言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看到了中国,更因为他看到了世界。”

的确,虽然一些民间意见领袖不肯宽恕,但也有足够多的公共 知识分子愿意出面呼吁不应过于苛求莫言,反对“泛政治化”。比如文学评论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光炜就称赞“他是一位有历史担当的作家”:“莫言小说里有 这么一个很沉痛的东西在里头。在他的作品中,有一个大的反思——不仅仅是为农民的命运担当,而且是反省合作化运动与农民的关系。”

家乡的济南时报更需要出面,由作者郑连根提出三种“比较可取”的心态。除了祝福心、警惕过度阐释和捧杀的平常心外,还寄语民间“不要拿一时一事挤兑 莫言”:“还在莫言‘被诺贝尔奖’之时,就有人批评他缺乏足够的独立精神和担当意识,不能说这种质疑没有道理。笔者要说的是,莫言是位作家,他的主业是文 学创作,而非思想斗士。作家能兼做思想斗士当然最好,若不能兼之,仅仅做一个优秀的作家也已足够。”

重庆时报亦由评论员单士兵连表头条评论,认定莫言已经像俄罗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的“展示了文学作品中‘人道主义’的力量”:“《红高粱家族》与 《丰乳肥臀》的历史叙事是一种勇敢突围,《檀香刑》里的文化梳理是一次价值重构,《生死疲劳》的农民困境是一种制度反思,《蛙》里直面计划生育问题更是直 接介入现实政治。”

在类似《中国作家谈“为什么是莫言”》的文本分析簇拥中,晶报的祝贺算是深藏期许:“我们希望并相信,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中国,会有更多作品成为承载这个社会痛与伤、悲与乐、苦与喜的‘良心’,以文字向人性致敬。”

这 篇以一整个版面规格刊登的社论,以连串反问表明立场,甚至是以此共勉:“也许,我们每一个写作者都应反躬自省,是否能真诚面对人生和社会,是否对世人有大 悲悯,以人类之悲为自己之悲?是否有足够的勇气来揭穿谎言,捍卫真相与尊严,为一个民族挺起精神的脊梁?是否能以‘不妥协’的独立精神批评现实?对我们这 个日益开放的国家来说,如何为思想、艺术提供更适宜的生长土壤?如何给灵魂表达提供更宽松的尺度与空间?如何防止权力对文学的染指,使文学更好地实现其 本质的回归?所有这些,都有必要引起深切思考。”

最终,是新京报《以平常心看待莫言获奖》的规劝获门户重点推荐:“在莫言获奖之前,国内各种公共舆论场即充满了各种争议,莫言获奖之后,争论也没有 停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因为他个人的文学成就,而不是因为其他。大家既没有必要将其获奖过度拔高,也无须上纲上线。”

这份北京报纸上的另一篇《作家评论家共话莫言获奖》,更是得到搜狐新闻首页第二条的显要位置,并被将标题改作“靠作品获奖,超越政治无关公知”。这 段宣言来自宋石男之《沉默者的胜利》:“莫言除了小说写作外,在公共领域几乎是位沉默者,这被认为是背离了诺贝尔文学奖的‘理想主义倾向’。不过莫言说, ‘优秀 的文学作品应该超越党派、超越政治’……在我看来,莫言深爱也深恨的是农村,不是城市,而政治主要是在城市里展开的。因此,他的普世价值,指向的不是政 治,而是土地。”

只是不知道凤凰网独家评论《诺奖评委意在攀附中国文学市 场》是否能入胡锡进的法眼。自己种下的果子自己吃,环球时报今天必须要解释之前自己对诺贝尔奖的种种批判:“此前达赖、刘晓波获诺贝尔和平奖,这两个奖传 达过来的不友好甚至敌意十分清晰。诺贝尔奖留给中国主流社会的最直接记忆就是尴尬和不舒服……尽管文学界不少人认为高行健的作品有一定文学成就,但普通中 国人一般把他的获奖往政治上联想,认为是作品的政治倾向吸引了瑞典文学院的目光……莫言同上述三人都不同。他是中国本土作家,也是大陆主流作家,是在中国 及世界华人社会被阅读最多的华语文学大师之一……这一次诺贝尔文学奖真正像是‘文学奖’ 了。”

这篇被展示在新浪评论频道头条的社评宣称,不少中国人在得知莫言获奖后闪过问题,即“除了莫言本人的文学成就和地位之外,诺贝尔奖是想在刘晓波之后 缓和一下同中国的关系吗?它是想在刘的轰动之后再制造一次相反的轰动吗?”于是,环球时报自问自答,这是因为“诺贝尔奖不可能永远拒绝中国主流”:“第 一,在 ‘比较灵活的’非自然科学奖项中,中国人获奖的密度在增加,无论是‘刺激’中国的,还是‘正常的’,都反映了西方社会对中国的空前关注。诺贝尔奖在以不同 方式接近中国。第二,莫言作为中国主流作家获奖,显示了随着中国继续崛起,并非只有反体制者才有被西方社会接纳的机会。中国的主流不可能长期被西方拒绝。

最终,还是腾讯以头条展示“看到人心看到自己”的莫言留言显得微言大义,承继4天前《莫言能否获诺奖不应强调政治因素》中的基本立场,这家网站今晨 再以专题左右开弓,批评“一派把‘得不到’归因为文学奖就是西方的政治工具”和“一派把‘得不到’作为体制失败的例证”的双向政治解读:“祝贺莫言,祝贺 中国 文学,也祝贺我们媒体不用再唱‘中国人为什么得不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老调了。”

(注:本文中之点评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文编辑刘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推荐资讯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烈士扈三娘事迹感动大宋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武斗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