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洋洋大观

雕爷:撸瑟儿的审美

时间:2014-02-12 09:30:15  来源:微信  作者:

雕爷

嘿嘿,春节期间无聊拉仇恨,似乎俺变成保留曲目。去年夸鼎泰丰招来很多人骂,今年是昨天不小心微博里揶揄了郭德纲,引来N多仇恨。

 

我 特惊讶,为啥这些人喜欢郭德纲,能到了如此地步啊?我只是侧面说了郭德纲相声不好笑,包袱太少而已呀。但这些人的留言,恶毒到杀了他亲爹似的,留言一派如 丧考妣、尼玛杜鹃啼血么——我若有所悟,随手点开几个头像,嗯,没错,全是一水国产千元机发出的微博,连个iPhone5S或三星S4都没有。

 

为啥过度喜欢郭德纲相声,和贫穷之间,有必然联系呢?听我慢慢道来。(注意我说的是“过度喜欢”,偶尔听听,随便看看,不用对号入座。)

 

巴 菲特的好基友查理·芒格有个方法论,就是反向研究:如果你想研究飞行安全,那最好先把飞机怎么失事弄明白。如果你想研究健康长寿,那就先把导致短命的生活 习惯搞清楚。同理,如果你想变成一枚成功者,那就应该先把撸瑟儿的生活习惯考察清晰,然后远离,很可能,你变成功者的几率就成倍增加。

 

首先我们来看,任何一个成功者,都必然乐于接受“挑战”——虽然这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但至少是必要条件。而这种“乐于接受挑战”的状态,不完全体现在工作和学习上,甚至会体现在娱乐上。

 

就按我身边的朋友和同事来说,越是收入高人群,越是喜欢诸如当代绘画、小剧场、现代舞,就算看连续剧,至少也是美剧、英剧;越是低收入人群,越是喜欢传统相声、民族舞、民歌,看连续剧也是钟爱韩剧和国产抗日神剧……

 

咦?这个居然和收入相关?当然了。

 

你总不能认为智商和收入毫无关联吧?虽然一定有人急吼吼反驳我,比如“我大舅妈,一月赚八万,她就喜欢看韩剧!所以你丫说错了!”注意,我说的第一是大方向如此。第二,富二代的钱更多呢,但我说的是“成功”,是指凭个人奋斗而变得出类拔萃,且不仅仅是指钱赚多少。

 

类 似当代绘画、小剧场、现代舞等东西,都属于“复杂审美”的范畴,换言之,都是比较“烧脑”的,往往看完,都需要找同好“探讨”,而且,经常探讨得能吵起 来,在这个“思辨”的过程中,完成“审美解读”,甚至每个人的解读,还不太一样,形成各种各样的“误读”——你看,这时候,充满误读的作品,则最有可能是 伟大作品,而这种表现形式再比较形而上,最可能被称之为“艺术”。

 

我 是不是废话太多了?说了半天,就是想说,类似当代绘画、小剧场、现代舞是“艺术”?嘿嘿,艺术也分呀,一种是今天仍“活着的艺术”,类似前面列举的。还一 种,是“死了的艺术”,曾经是艺术没错,但现在死了太多年了,早就变成“僵尸艺术”了,所以,照我看,否定丫是艺术可能也行。

 

例如我钟爱的中国书法(含篆刻)就死了太多年了,你说王羲之的行、怀素的草、吴昌硕的石鼓、甚至无名氏的《瘗鹤铭》是艺术,(是木乃伊),都没问题。但近五十年来,哪有一个“书法家”能做到真正的突破?包括我敬爱的启功老先生……其实在书法的建树上,仍然是不值一提。

 

不是说启老的字不美——而是,艺术的终极定义是,凡不能在哲学层面探讨审美的艺术形式,都不是当代艺术所以,无论启功、刘炳森、沈鹏、沙孟海等,都是“好看的字儿”而已,没办法,都是速朽的货。

 

从 这个角度出发,你会发现,中国水墨画、京剧等,毫无疑问以前肯定是艺术,但今天来看,都是死得透透的东西啦!倒也别悲伤,相比京剧,歌剧不走得更远?但照 样死透了;古典芭蕾也死透了……唯一人家可以欣喜的,歌剧有个私生子叫音乐剧,芭蕾有个私生子叫现代舞……而可怜的京剧、水墨画是真TMD绝后啦。

 

回到原题,过分喜欢“死了的艺术”,我认为是很可疑的。因为,这些死艺术没有任何“思考的空间”,因为都已经是教科书般的定论了。一部《波西米亚人》或一部《天鹅湖》,谁还能解读出新意思?往往到了最后,都变成“霸王出场,是五步还是七步?”这样纯傻逼探讨。

 

不过,死了的艺术,毕竟也是艺术,也曾走到过颠峰,也曾在审美上傲视群伦过。过分喜欢,顶多是“懒惰”——可相声这东西,只是个小破曲艺分支,过分喜欢,“懒惰”可就掩盖不住鸟,就十足是“弱智”了。

 

“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嘿嘿,这时候,雕爷图穷匕见:其实,我根本不是看不起郭德纲,我根本就是看不起垃圾破玩意儿——相声呀!(所以,我毫不怀疑,郭德纲很可能是垃圾堆里的垃圾王。我替你们说了,郭德纲是国王,行么?)

 

在 我看来,相声这东西,无非就是中式脱口秀,连“审美”俩字都不太挨得上,最紧要的核心无非就是紧跟潮流,编出最新的梗(在他们哪儿,称“包袱”),逗观众 哈哈一乐完事儿。因为它完全不存在“形而上”的表达形式,没有音乐的旋律,没有舞蹈的肢体,也不可能存在戏剧那种超越时代的叙事能力。所以,一个关键问题 是:怎么可能把一段相声,听过3遍以上呢?

 

我 小的时候住胡同,有个邻居是个大胖瘸子,这位大叔貌似工伤病退,不用上班,两大爱好,一是下象棋(边下边互骂对方是臭棋篓子那种下法),二是听侯宝林—— 那时候收音机里,隔三差五就播侯宝林相声,尤其那个《醉酒》更是没完没了的播——这位胖大叔,能跟着收音机把《醉酒》复述一遍,连语音语调都和侯宝林一模 一样,尤其到最后那个包袱,“你甭骗我,我顺着手电筒光柱爬上去,爬一半,你把电门一关,我掉下来呀?”他必在结尾处,哈哈大笑——笑声大小、节奏、高低 音,包括表情,都恰到好处,分毫不差。

 

我小时候,就充满疑惑,就算侯宝林是“伟大的相声艺术表演艺术家”,可同一个笑点,听三五十遍仍然开怀大笑,也过于神奇了吧?

 

现 在长大了,我明白了。核心不在于侯宝林是不是艺术家(他当然不是,他只是那个悲催年代里幽默感最好的几个人之一),核心在于,这个瘸子大叔,是个悲伤的撸 瑟儿。对于一个撸瑟儿来说,躲在一个安全的“舒适区”比什么都重要,审美也是,任何冒险都是应该避免的,所以,就连听个相声,也必须在同一个梗里,笑上一 百遍。

 

这种深深的悲凉,你能懂么?

 

所 以,有时候我也得对自己说,类似在我挤兑郭德纲那条微博下面,疯狂谩骂我的人,我得体会他们的悲凉——郭德纲相声,我早前曾经听过好几段呢,最大特点是 “慢”。十分钟都抖不出一个包袱,和韩剧差不多,播放中途,你去洗个澡,撒泡尿,甚至吃顿饭,泡个妞,回来继续,丝毫不影响叙事进程。

 

有 人当时在微博里骂,傻逼,郭德纲相声你懂怎么听么?得细细品!……唉,我只能说,无论《今夜无人入睡》还是《冰冷的小手》这种我连歌词都听不懂的唱段,十 个八个版本我确实曾经乐意品味其中细微差异。但一个破他妈讲笑话的,我凭什么需要“细细品”啊?他如果第一遍没能逗笑我,那绝不是我的错!就凭郭德纲那个 档次的笑点,如果我必须得第二遍听、第三遍听,才能听出梗在哪里,我为什么不去买块儿豆腐砸死自己呢?反过来,如果你欣赏的是“顺着手电筒光柱爬一半摔下 来”那种百听不厌的二逼德行,沉浸其中快乐得不能自拔,你为什么不找台时光机回到三五十年前、物质精神双匮乏的二逼年代呢?

 

我个人而言,缺德的地方在于,戳破了那帮撸瑟儿的“舒适区”谎言——破他妈相声,再好,顶到头和美剧一样(我可真是能高抬相声啊!),看一遍足够,顶尖精彩的、极少数的、“可能”值得来第二遍,几乎绝对不可能过第三遍——凡是过第三遍的,绝对该枚观众是撸瑟儿!

 

把傻不拉几传统相声搞到听第三遍或以上的,比我童年那枚瘸子胖大叔还不如,他当年也没啥可选择的娱乐,但今天恐怕不同吧?互联网时代,纯搞笑的品种,就铺天盖地,十辈子都看不完——什么?你觉得郭德纲最好?因为你的智商只够解读郭德纲那种超慢节奏嘛……

 

对 了,我还有个毛病,就是凡是非艺术的休闲娱乐品类,都讲求用“节奏”来评判。比如国产剧和韩剧,都是编剧和观众的智商不够,“节奏”过分慢,慢的核心则是 因为编剧没话找话,编不出情节推动的契机,只能靠废话来填充时间。而观众这一端,则是反应太慢,稍微快了,他们的大脑会被超频导致宕机的……相声呢,好多 年前,冯巩和牛群搭档的时候,曾经有过几个不错相声,都是节奏飞快,绝不恋战某个包袱,你笑不笑不管了,直接进展到下一个包袱——所以这次我大赞的相声 《满腹经纶》也是这样,语速没见多快,但包袱抖得极快,一分钟俩,一路铺陈,绝不停留,不给听众喘息的时机。

 

但 就算这样,《满腹经纶》的笑点频率,顶多和《破产姐妹》或《生活大爆炸》相仿……这还没算很多美剧的梗,因为文化背景的原因,很多是我们不能破译的。(有 时字幕组特搞笑,会把这个梗的背景特意给你写出来,但可惜的是,凡是依靠这种需要额外写出的,没谁会笑。)再回到郭德纲、侯宝林那种垃圾段子,二十分钟一 共埋了仨梗,得智商低到何种阶段,才狂热喜欢啊?

 

“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回 到原题,再伟大的艺术,就算证明了是当代最伟大的艺术,也不应该停留,止步不前。否则就变撸瑟儿啦!事业上的“舒适区”和审美上的“舒适区”一样,都是最 恐怖的陷阱,一旦陷入,就会变得抱残守缺,固守从前,见到颠覆性的变革,只会指责对方是叛经离道,不守规矩。而我认为一个好的欣赏者,应该和真正的艺术家 ——那些创造者一个模样——绝不满足今天,而是努力跳出舒适区,去挑战自我的审美的极限,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结果”,充满着挣扎与快乐。

 

就如同我最爱的电影《大鱼》里,男主人公面对着梦幻小镇,偏要离去,镇长劝他,“小伙子,终此一生,你不会再遇到比这里更好的归宿。”男主角的回答是我这一生座右铭:“我知道,我不会再遇到更好的,但我还没准备好停留。”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推荐资讯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烈士扈三娘事迹感动大宋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武斗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