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洋洋大观

伦敦市长吐槽奥运:一万种灾难的可能性

时间:2012-12-18 21:59:45  来源:南都周刊  作者:

伦敦奥运会

作者_鲍里斯·约翰逊 Boris Johnson 编译_七猫

我们都有过那样的时刻,那种,当你认为自己彻底搞砸了某件事,当你意识到自己已犯下—或者正在犯下—某种不可逆转的错误的时刻。于我而言,那就是我在2012年7月27日、星期五大概晚上9点半时候的感想。”

在新书《伦敦精神》的开头,鲍里斯·约翰逊写下了这样的句子。如果你还对夏天的盛会留有印象,你大概能记起2012年7月27日晚上9点半所发生的事情。没错,那正是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

身 为伦敦市长,约翰逊一直是伦敦主办奥运会过程中最坚定的号召者和领导者,又因为他胖胖的身体很讨喜,他甚至被民众视为伦敦奥运的“真人吉祥物”。然而,伦 敦奥运上发生的种种糗事,不但让全世界观众哭笑不得兼之吐槽百发,也让约翰逊本人有些发窘。在《伦敦精神》的序言中,他集中火力抖落出不少只有身在他那个 位置才可能知道的奥运奇闻,对伦敦奥运狠狠地揶揄了一番。

“我差点跌到卡米拉的膝盖上”

2012 年7月27日晚上9点半,约翰逊正坐在斯特拉特福德奥林匹克体育场的主席台上,左手边是他的太太玛丽娜,右手边是康沃尔公爵夫人卡米拉。女王、爱丁堡公爵 菲利浦、威尔士王子查尔斯、卡梅伦首相和米歇尔·奥巴马、罗姆尼夫妇等王公贵族及外国政要也都坐在不远之处,加上那又是面向全球数十亿观众直播的场合,约 翰逊不免有些得意忘形起来。

“我得承认,在开始之前我有些兴奋过头,在那美妙的贵宾室里稍微喝多了一点。但我敢保证,这绝不是让我犯下大 错的原因。”他在书中写道。不,真正的故事比“喝醉出丑”意外得多,当时约翰逊正与卡米拉夫人热烈地聊天,并不时为她解说场内的情况,包括辨认进场运动队 的旗帜,以及解释为何有一部分过程要说法语,等等。正当他们聊得正开心时,约翰逊一时高兴,将他的身体稍微向卡米拉的方向移动了一下,然而就是在这个时 候,他突然感觉到一丝不妙:

“当我移动我的重量(超过100公斤)时,我感觉到椅子下面稍微有一点动摇。就在我继续向右倾的过程中,仿佛再也无法承受我的重量一般……咔嚓……在我右边髋部之下,有什么严重的事故发生了。”

“在为奥运会准备了七年之后,在我已经做过那么多次演讲宣称‘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之后,在我们这个国家跟民众那么辛苦地展现出自己的能力与效率之后,我在那万分之一秒中惊恐地发现,我就像锡盘上踩了黄油的老鼠一样不可自抑地倒下,而我的头正直直冲着卡米拉的膝盖而去。”

在 这坠跌的一秒之中,约翰逊的脑海里飞快地计算着各种后果。他必须思考如何解释自己的失态:他决不能怪罪于奥运会场馆设备的脆弱,作为伦敦奥运会的总筹办 人,在花了那么多英镑建造这座体育场后,他决不能在奥运首日就自打嘴巴;唯一的解释只能是他喝醉了,即使这也很糟糕,但总比报纸第二天打出“伦敦市长指责 奥运场馆设施偷工减料”要好。

“我竭尽全力,终于避免了跌到卡米拉夫人腿上的惨剧,我只是摔在了她脚前,就像一只喘着粗气的金毛犬。正当我打算爬起来的时候,我突然想到,这其实并不是那天晚上发生的第一起事故。”

贵宾迷路差点错过开幕式

现在奥运会已过去了好几个月,种种会被各国媒体大肆报道嘲笑的糗事也可以从密封档案中解封,其中一样就是,包括大主教在内的那一大票贵宾差点因为迷路而集体错过开幕式。

出 于某种原因,伦敦奥运会主办方需要用一辆大巴将这些贵宾从位于市中心的圣詹姆斯宫接出来,穿越晚高峰期的车流,再集体运达位于东伦敦的体育场。除了约翰逊 本人外,这批贵宾里还包括坎特伯雷大主教、反对党领袖米利班德及其夫人、伦敦警察局长、英国海陆空三军的司令们,以及其他重要的内阁大臣和发言人们。“你 想一下就知道,这些人有多重要—他们都差不多够单独建一个国家的了。”

这些人大多都是伦敦通,而且他们其中的许多人,都在过去的五到十年 中为伦敦奥运做足了准备。与此同时,他们也已经提前了足够的时间出发,而担任司机的人也是具有丰富经验和技术的万中之选。然而问题,这个司机不知道怎么从 A12(从伦敦通往诺福克郡的公路)岔出去到奥林匹克公园里—他以前从未来过这里,而且也没有任何人提前为他讲明路线。

于是,在车上的这 一众贵宾就只能看着高耸入云的奥运塔“安赛乐米塔尔轨道(ArcelorMittal Orbit)”慢慢靠近又慢慢拉远。很明显,他们是在绕着东伦敦打转,而且绕的圈一次比一次大。车上的人都着急了,但无论是这位经验丰富的司机,还是车上 的这批老伦敦,没有一个人懂得该怎么进入奥林匹克公园。

“在恐慌之中,我突然感到几分讽刺。”约翰逊如此写道:“我突然有种不真实的感 觉,觉得我们就置身在《2012》的场景之中,这大概是他们那帮编剧梦中才会发生的事情。”他所说的《2012》并非好莱坞的那部著名末日电影,而是英国 电视台为了调侃伦敦奥运会而编出来的讽刺小短片,其中第一集里,就演了一众贵宾坐在大巴上因为迷路和堵车而来不及赶到奥运场馆的故事。

开幕式的幕后故事

当 然,最后他们还是有惊无险地抵达了现场,否则这就成为奥运史上的大事故了。“当我们终于到达那里时,我的神经已经受到了重创。”约翰逊写道,“我跌在卡米 拉夫人脚下之时也一样。我爬起来回到座位上,小心半蹲着坐好,避免将太多重量放在椅子上。我四处观望了一番,发现没人注意到我的失态—他们既没听到那声咔 嚓,亦没注意到我的突然消失,丹尼·博伊尔打造出的光影舞台已吸引了他们的全部注意。”

博伊尔是英国当代最重要的导演之一,他曾获得奥斯 卡金像奖,作品《猜火车》和《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等都曾在电影世界中掀起热潮。作为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总导演,博伊尔有足够的资格,但电影与体育场上的巨 型舞台毕竟不同,尤其是有2008年张艺谋在北京的华美震撼在前,博伊尔承受着相当巨大的压力。

外界的议论也始终不绝于耳。从一开始,就 有许多身份尊贵的人试图在开幕式中增加更多政治色彩:有人希望他多表现一些日不落帝国的荣光,多一些军队的荣耀,多一些伟大的国王和女王;有人甚至建议他 多讲讲英国是如何击败了世界上绝大多数主要军事力量的历史。约翰逊说,他最庆幸的就是塞巴斯蒂安·科勋爵(伦敦奥组委主席)力排众议,让博伊尔得以自由创 作:“谢天谢地,博伊尔最终还是得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完成创作。我并不是一个爱哭鬼,但开幕式开始五分钟以后,我就已经泪流满面了。”

第二天早上,约翰逊引领着女王一行从奥运塔的顶上俯瞰东伦敦—这曾是一片荒废的工业区,如今却成了绿色的天堂,在矢车菊、牛舌草和无数不同种类的野花中绽放出生机。在约翰逊提前去踩点的时候,许多人注意到了他。“嘿,鲍里斯!” 他们朝他喊着,“开幕式办得不错啊!”

一个无法对付的敌人:雨

在奥运会闭幕之后,有不少英国媒体按惯例总结这届奥运会举办得很“顺利”,仿佛从头到尾就没有任何风险,仿佛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成功。不过约翰逊的感觉却完全不是这样。

约翰逊回忆自己站在的办公室里,俯瞰伦敦塔桥上的堵车盛况,然后开始担忧交通问题会给奥运会带来多大的麻烦。“当时我们觉得,伦敦奥运会的最大挑战就是交通了,”约翰逊写道,“直到我们听说了G4S安保集团的问题。”

G4S 安保集团是伦敦奥运会的安保工作负责公司,有着长达百年的优良历史,号称是全世界最大的安保公司,然而他们的工作做得却很不能令人满意。在2011年圣诞 节前后,伦敦奥组委突然决定要增加G4S的安保人数,要求他们总共拿出14000名安保人员来负责守护奥运会安全。伦敦交通局局长彼得·亨迪立刻表示了怀 疑:“我完全不知道他们能怎么招募到这么多人,尤其是在这么短的时间里。”

但G4S方面满口答应下来,他们打保票说,他们能轻松完成这项任务。“所以,在伦敦奥运会还有三周开幕之时,当G4S终于承认他们无法找到足够人手来守卫各个场馆之时,我们真是很吃惊呢。”

开 幕式一日日逼近,约翰逊在每次奥组委会议上都听到G4S方面谈论人手的缺乏:他们还差3000人,还差4000人,还差5000人……“不,他们根本不知 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他们应该直接去招募外籍军团;他们应该在龙虾船上工作,或者去墨西哥摆路边摊。”约翰逊不无讽刺地写道:“不,我们现在找不到他们了; 不,我们没有他们的手机号码。”到最后,伦敦奥组委只好决定出动军队来负责安保工作。

但除了交通和安保问题之外,还有一个约翰逊完全不知道怎么对付的敌人:雨。

彼 时全英上下都在欢庆女王登基60周年纪念,泰晤士河千船游河活动威严又壮观,但那都没能阻止伦敦著名的阴霾天气给大家的欢庆气氛捣乱—那天的气压之低,乌 云之沉,让预定的飞行表演都被迫取消了,而站在船头的女王丈夫、已经90岁高龄的爱丁堡公爵则在活动结束之后不得不被送进了医院。

“在开 幕式之前,我已经预想过了一万种灾难的可能性:地铁停运、大塞车、某些贵宾找不到座位,在这之中,一场从天而降的大暴雨是最糟糕的。”约翰逊写道,四年多 以前,出于省钱的考虑,伦敦奥组委决定只给奥运场馆盖一个半截式的屋顶。所以万一下雨的话,大概有30%的观众能全身而退,其他7成观众就或多或少要被淋 点雨。

“这个风险并不大,因为伦敦比罗马的降水量还小,而且真正下雨的时候也只有6%而已。“约翰逊写道,“然而天气预报却让我们提心吊胆的。尽管皇家天文台的天气预报没说什么,但皮尔斯·科尔宾(英国著名的民间天气狂人)却认定会有暴雨降临,搞不好还会有雷暴。”

所 以,在第一天过去之后,约翰逊已经松了一大口气:地铁没出问题,交通没崩溃,没有恐怖分子扔炸弹,基本上也没怎么下雨。“在头几天过后,最大的丑闻不过就 是空座位太多,但这实在是每一次奥运会都会发生的现象。”约翰逊介绍说:“那些空座位都是国际奥委会成员跟其他运动官员的预留座位,他们没来,而普通人买 票又买不着,所以这种矛盾当然会引发不少人的愤怒,但也没有办法。”

总的来说,约翰逊对伦敦奥运感到满意而又骄傲,因为没有什么比举办一 届奥运会更能呈现出一座城市的精神:“奥运会让伦敦的特质得到凸显。在很多方面,这都是一个典型的英格兰城市,然而奥运会也让我们记起它的国际化。在伦敦 观众热情的回应中,我们看到了这座城市是如何迎接外来人口并将其融合于自身,并将他们同化成伦敦人。这就是伦敦的精神。”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推荐资讯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烈士扈三娘事迹感动大宋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武斗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