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洋洋大观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人的幸福观

时间:2011-03-17 09:18:35  来源:oh my media!  作者:

幸福在哪里

两会前的一份调查显示,中国70%的民众觉得幸福。但这个数字,随即遭遇不少的质疑。
当“幸福”成为2011年两会的流行语,“幸福指数”也正在步GDP后尘,被地方政府当作宣传政绩和领导能力的一项新指标。
可是,幸福究竟在哪里?
从某种程度上说,幸福其实是一种边际效益在某个特定时刻的最大化满足。所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幸福观。而民众是否幸福,说了算的不只是那些枯燥干瘪的“幸福指数”,而是每一个人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

幸福是一种安稳平静的状态

【作者】仲大军 经济观察家

我们经过这些年发展之后,收入差距拉得太大了,所以当前基层群体弥漫着不幸福感

Q:你幸福吗?
A:现在幸福啊。
Q:幸福是什么?
A:不同行业、不同人有不同的解释。青年人喜欢火热、浪漫、丰富的生活。我这样年纪的人就不追求刺激了,反而追求宁静的、和平的生活。幸福最好就是一种安稳的、平静的生活状态。
Q:你觉得怎样能获得幸福?
A:艰苦努力。每个国家的人民都要勤奋,都要努力工作,努力创作,打造我们的物质基础,保障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使我们更具有幸福的经济基础;另一个就是要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使社会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比较均衡地惠及每个参与者,而不是穷的穷、富的富,有的人更多地占有了财产,有的人则处于被剥夺的状况。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曾经有外国学者说过,经济学是一个使人幸福的科学,我认为也可以这么说。因为经济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是一门能创造财富的科学。每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都可以更好地改善自己的人生。所以,从专门研究发展、研究如何增长这个角度说,经济学教会人们怎样更好地节省资源,怎样更好地创造效益,教会人们提高和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水平,从而惠及生活。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经济思想和理论不一定有普遍性。对每个不同的国家,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实际中也应该不断借鉴,不断创造适合自己人民的经济学理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过去更多的是学习模仿照搬西方理论。现在西方理论有很多是错误的,所以我们在学习模仿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所见解,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国情有所创新。经济发展的科学性非常重要,搞不好就是浪费资源,导致影响到投资收益,因此,经济不要犯错误,犯了错误也就不会有幸福。换句话说,经济发展的科学性非常重要,经济活动必须要合理,才会幸福。
我注意到现在人们比较重视“幸福”这个概念,也在讨论“幸福指数”如何去反映人们的生活状态。按照我的理解,“幸福指数”最基础的就是对衣食住行的衡量。住房方面大家能住得宽敞一些,人均15平方米以上,到人均20平方米就算小康生活;收入和花销能保障基本生存,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文化消费,满足更多的接受教育需求。不匮乏、不紧张,那就是一个小康的幸福状态。
纵观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发展并不均衡。市场经济中,“能者”赚得多,下岗的人没有工作,没法赚钱,就吃不到、喝不到。如果社会保障不能够有力配合解决市场经济下的贫富差距,就会出现弱势群体。对弱势群体而言,他们没有幸福。
这种群体有不少。比如农民工,一年辛苦到头,挣的钱却很少,社会收入极度的不平衡。从社会整体看,收入方面出现较大的不平衡、不均衡。企业高管拿得很多,普通员工很少,以致于很多青年80后90后买不起房,整天租房子,结不起婚。所以,当前基层群体弥漫着不幸福感。如果让我来判断,当前中国哪些群体幸福呢?也就是白领以上。
我最近最关注的话题就是如何保障社会公平公正,如何让社会收入更加合理分配。我们这些年发展之后,收入差距拉得太大了。当年是“大锅饭”、平均主义,改革开放之初就不遗余力地拉开差距。但是30年了,拉过头了,过犹不及,矫枉过正也不好。由于种种分配的不均衡,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不均衡,富人消费外国的奢侈品,反而不拉动本国经济。穷人无力消费,所以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不均衡,大众内需不足,奢侈消费火热。这种状态也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所以,要发展国内经济,需要调整收入分配水平和差距,这会是今后“十二五”规划中的重要一项。
现在,有一些问题在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都反映出来了。比如,最低工资标准应当是平均工资的几分之几。目前,北京的最低工资是1000多一点,平均工资是4000元,仅是平均工资的1/4,而世界的平均水平大约是1/2这个比例,我们和世界平均水平差距太大了。去年,我给刘植荣先生的《中国工资》一书写序,这本书研究比较了各国工资,点出我国行业间收入差距不合理的状态。他的这一研究如今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反映到总理的人大报告里。
因此我对解决问题的前景还是乐观的。我们所说的“幸福指数”有很多因素构成,只有找到问题原因,才能幸福。(本报记者邓媛采访/整理)

在北京生活,不是特别幸福

【作者】林雷(化名)某大型投行副总裁

我要生存下去,就要接受国内的潜规则,但是我的内心还有梦,还有理想

Q:你幸福吗?
A:目前觉得,在北京生活,不是特别幸福。
Q:你认为幸福是什么?
A:对我来说,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生活,我就会感到幸福很多。
Q:怎样实现幸福?
A:找一个我比较喜欢的女孩结婚。前提是她要求没那么高,不虚荣、不物质,不过于现实。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你要采访一个白领?我觉得自己就是你要找的。我对白领的定义是,受过本科以上教育,工作地点在公司的办公室,不管是国企、民营还是外资,从事脑力劳动,对收入倒没有特别界定,因为白领的收入差别很大,少的2000多,多的几万都有。我现在每个月大概三四万,这和以前在日本企业工作时,基本持平。
大学本科我学的是国际贸易,毕业后去日本一家名校读了硕士。后来顺利地进入日本一家老牌证券公司工作了两三年,期间被派到中国工作过。结束驻外任期后,我回到公司,干脆利落地炒了老板的鱿鱼,收拾行李回国了。
我那时执意回国,一方面家人都在北京,另一方面,我本身还是比较喜欢中国吧,内心对中国的归属感更强。我觉得中国机会多,虽然风险大,但成长空间也大。我是有抱负的,我想过要改变中国。是海归,又有跨国公司工作经验,这些是我日后上升的资本。我一直在积累。可以说我是目标明确的人吧。
当然,我回国,也可以概括为想成家立业。具体来说,就是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让家人都开心,在一家大型公司做到中层。回到北京后,这些还没有一个实现的,都还在努力中。
在国外时,我觉得挺舒服的,关键是心理上轻松。回国后,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觉得心累,这种压力主要来自生存,譬如买房买车。按中国的老理儿,结婚要有新房。中国女孩子也大都是这么想的。在国外就不是,不一定买房才能结婚。日本女孩不会要的。
日本的社会保险体系比较健全,进公司之后基本终生雇佣,不用为自己今后养老考虑太多。国内则是合同制,养老体系也不健全。所以这方面的压力就会比较大。另外,幸福感还和整个社会生活环境有关。北京老这么堵车,还有那空气质量……各方面都和发达国家有一定差别。
在北京生活,心态,或者说幸福感很大程度受到房价的影响。我觉得在北京生活不是特别幸福。即便我家是北京的,加起来也有两套住房,但还是觉得生存压力比较大,生活成本太高。物价上涨水平与工资水平不成正比啊。物价、房价都非常高,尤其是房价。我算是挣得多的白领,但我都买不起房。
我想买哪儿的房?和你晒晒我的梦。北三环以内比较不错的房子,大概100-150㎡,够我今后的三口之家住就行。
我曾经用在海外攒的钱给父母买过一套房。买新房要一大笔钱,大概需要四五百万。但我的收入还达不到这个标准。为了今后结婚,我打算先卖一套旧房,再攒一笔,能付首付就行。大概两年之内吧。
驾照?暂时还没有。有了驾照再买车吧。我家的车现在是父母在开。未来我想买辆Q5,但是我觉得太贵了。
买房还是买车?二者只能选其一。
要说挣钱的压力还是挺大的。我是做投行的,工作时间虽然不定时,但经常是早上8点左右工作,每天最早夜里12点才能睡。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少,没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撑不下去?撑不下去也得撑啊。毕竟在公司里真正干活的人少。这是潜规则,基本上不能改变。一个人没法去改变,除非你做到很高的位置。
和国内的同龄人比较时,我感觉压力更大。因为发现比自己强、比自己牛、比自己做得好的人有很多。我们公司背景是央企,算是国有控股的一家投资银行。我现在的职位是VP,就是副总裁,在国内算是很吃香的岗位了。我可是完全凭实力应聘进去的。但公司里也有走后门的。
我觉得工作氛围和日本有很大区别。在日本,大家每天都在工作,每个人都在各尽其责,有时可能效率不高,但是都是在做事。中国则不同,稍微是个小领导,就不干活。中国不干活的人很多。
总体来说,在国外,我较少去和身边的人比较。但在中国这样贫富分化比较严重的国家就不一样。所以在这种环境下,大家都想着去比。人性也许就是这样。(本报记者郭一娜采访/整理)(实习生韩琨对此文亦有贡献)

幸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作者】虹影著名作家、诗人

我觉得中国人应该去一趟印度,他就会改变自己的价值观,肯定会对你将过什么样的生活重新做出一个选择

Q:你幸福吗?
A:在你问我的时候,我觉得我是不太幸福的,因为我没有看得见、握在手上的一种幸福。我把女儿视为幸福,但她现在在自己的房间里。其实我从开始到我临死,我想我都是处于两者之间:你可以说我是幸福的,也可以说我是不幸福的。
Q:幸福是什么?
A:幸福就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说你看见了一个你一直梦想的礼物,比如,突然有一天你看见了你一直在等待的那个人,那一刹那你是幸福的,那是实实在在的。从来没有虚空地想像一个东西时,你感觉是幸福的。
Q:你觉得怎样才能获得幸福?
A:幸福是没有止境的,要一直努力地创造,不能因为遇到困难而放弃,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从新年开始,我就一直参加各种作家节。2月份我去了印度10天,参加那里一年一度的文学节。
去了之后发现跟我在小说《阿难》里写的印度一样,所以很高兴。我发现,印度这个国家很有意思,和我们有些相同,也有不同。相同的是,跟中国内地一样,都是又脏又乱,也穷。但不同的是,我们这里看不见艺术,听不见音乐,看不见色彩,他们那里的任何一个地方,即使再穷,用最脏的水洗衣服,但是他们的穿着,他们衣服上的各种颜色,他们对音乐,有一种很幸福的感觉,令我感动。我们也专门去看了一些贫民窟,我发现那些没有家的人整个精神状态是幸福和满足的。
可能因为他们有宗教,有信仰,他们对眼前的生活是满足的。他们内心有一个很强大的东西支撑着,哪怕再穷,哪怕再可怜,但是从他们的眼睛和言谈举止,你看不到穷和可怜。这是我们中国没有的,每个中国人都是不安的、不满足的、焦虑的、嫉妒的,很少看见是幸福的。我们是没有信仰的,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永远没满足,富有的人还想更富,这个很可怕。我觉得中国人应该去一趟印度,他就会改变自己的价值观,肯定会对你将过什么样的生活重新做出一个选择。|
印度改变了我对生命、生活的看法。我觉得过去的人生犯过很多的错误,我以后的生活应该更自然、更随意、更没有目的。现在我对眼前的每一点快乐都很珍惜。如果你的心到了,你就没有更多的痛苦了,你就很满足,比如说你一天有三顿饭吃,有书看,身边有很好的朋友,有个很好的家,我觉得人生就是如此,就已经够了。
其实,没有去印度之前,在我有了女儿之后,相比之前在《饥饿的女儿》中的那段岁月,我的生活就已经比较安定了。以前我不知道我的方向在哪里,好像一个浮萍和蒲公英一样,飘到英国也可以,飘到印度也可以,飘到南美洲、非洲都无所谓。我没有看见一个需要我在的地方,而现在我发现,我可以有一个地方定下来,那就是,我女儿在什么地方我就在什么地方——北京,我特别喜欢北京。不过,每年也会固定三四个月呆在欧洲。
我在英国呆过很长时间,现在也常去意大利,我在那儿感受到的文化氛围跟中国很不一样。特别是意大利,文化传统保留得原汁原味。你可以看到中世纪的城堡,中世纪的各种节日也都会在每年夏天举行,但是在我们中国都给毁掉了。文化氛围上,意大利比英国都要好得多。我们住在英国的时候,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很孤独,但我住在意大利就不会有这种感觉,因为意大利人跟中国人一样,都非常好客,意大利人真的喜欢家庭和朋友,他们待人很真诚。比如到餐馆吃饭,意大利人会抢着付单。意大利的文化圈子,哪怕你不会意大利语,你也可以进去。
明年伦敦书展的官方主办国是中国,但这却让我感到了自己身份的尴尬。我什么都不是,中国官方把我当成一个非中国人的作家,当成海外华人作家,但在英国,我被看作少数民族作家,而现在我又不住在英国了。我在中间地带,有很大一批人也是这样的一个状态,虽然可以穿梭在两种文化之间,但其实身份比较尴尬。这也是我现在不幸福的一个来源。
生活在今天的中国,我看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文化的、社会的……很多是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是几千年来留下来的问题。我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一些事情,而我的职业刚好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比如说《阿难》这本书,就表达了一些。其中对贫富的区分,对信仰的追求,或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或者爱情和婚姻,以及如何回顾历史,在我的书里面,这本书是涉及这些问题最全的。
现在我偏向于安定,就好像一个人尘埃落定了的一种状态。你可以说我很幸福,也可以说我不幸福。我幸福是因为我看见我生活的本质——我要求的并不多,从我出生到现在我已经够幸运的了,我应该归于幸福。我不幸福是因为我看见很多的问题,而我没有办法去改变,比如,每次我回到我的家乡,我看到那整条街还跟以前一样,那三个厕所还是公共厕所,很多人还是住不起房子。你只要是一打开报纸或网络,就会看见很多问题。我对自己的生活和写作,也不会是百分之百的满意,因为我们有不满足,因为我们有不幸福的感觉,所以我们才会继续往前去寻找幸福。
而我幸福的来源就是那一刹那——你心灵有一种火花,砰砰一跳,其实幸福不会保持很长,就像爱情一样短暂,就像一颗流星一刹那飘过你的心里。我碰到一个说很喜欢我书的人,那一刹那我很幸福。我一看见我女儿我就觉得幸福,她朝我笑、对我说的每一件事情、说的每一句话、当我抱着她的手的时候,我就觉得这是最幸福的。
我想我是有信仰的。第一,我相信心里面有一个神,不管这个神是中国的佛,还是西方的上帝,我相信。第二,我相信善的力量,相信善可以战胜邪恶,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永远也做不了很狠的事。第三,我相信奇迹的发生,所以我永远相信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改变的。(本报记者陈雪莲实习记者陶虹采访/整理)

幸福就是考上理想的大学

【作者】仇海 北京八一中学 高三理科班学生

我不觉得学习是件很痛苦的事,在追逐一个明确目标的过程中,这种经历本身就很充实,很幸福

Q:你幸福吗?
A:我一直都觉得挺幸福的。
Q:幸福是什么?
A:作为一个高三的学生,最近能让我感到幸福的事就是能考上一所理想中的大学,远期的幸福就是学个自己喜欢的专业,找个好工作吧。
Q:你认为怎样才能得到幸福?
A:要想考上好大学,现在就应该心无旁骛地学习吧。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前两年,我还可以拿出很多时间放在喜欢的社团活动,比如演个话剧,参加模拟联合国大赛的一些活动,甚至跟着学校出国参加一些交流会议。但是进入高三以后,最近的一次课外活动就是开学前学校组织的素质拓展了,现在就连打篮球的时间都很少,每周两次四十分钟一节的体育课便成了最大的放松。
对于我来说,周一到周六的生活几乎天天如此:七点四十早读开始,二十分钟后正式上课,十二点半午休。下午的课从一点半到六点。为了节省每天来回一个半小时的路上时间和未知的堵车时间,我选择了住校,因为这样可以留出更充裕的时间来学习。在学校上完晚自习后九点半回到宿舍,快速洗刷完后还要学习到夜里十二点到十二点半。但是我并不觉着这是件很痛苦的事,在追逐一个明确目标的过程中,这种经历本身就很充实,很幸福。
说实话,优越的家庭条件让我没有必要关注琐碎的日常生活,我只要学习好,三个月后考个好大学就行了。如果通过几年的奋斗能够实现这个愿望,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了,至少是这一阶段最幸福的事。
很多人似乎觉得越长大越不幸福,越不快乐,但是在我看来并非如此。我们需要完成的任务不同,对幸福的理解也就不同,在这样一个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其实是充满幸福感的。
对我而言,眼前的幸福则来源于学习本身。我每天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备考。晚上在宿舍,舍友们互相帮助解决学习上的难题,我们会为了一个难题的解决而兴奋很长时间。当大家为了同样一个目标奋斗到深夜时,即便有时候感觉累,但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还是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鼓励。在宿舍,我们还可以聊聊天减减压,感觉还是很好的。
进入高三以来,幸福感除了来自于知识上的满足,我还发现和父母、老师以及同学的关系也变得比原来更融洽,冲突减少了很多。比如说,我以前想玩,父母就会不停地给我讲学习的重要性,还会压着我。那时,我感觉父母定义的“幸福”总是和我的有些不同。我觉得,学习之余的生活要更丰富一些,而他们却总是希望我每时每刻都在学习。高三之前,这种和父母意见的不同可能还会让我有一些喘不上来气的感觉。但是现在,我们的意见已经能很好地统一在一起了。高三了嘛,就是要来学习的,其他的一切都还是可以放在一边等等的。和父母之间更加有效的沟通也使得我的学习效率提高了不少。
和同学老师的关系也是如此。原来,有时同学之间可能会出现一些矛盾,但是现在基本上不会了。因为在共同的目标前,我们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习和高考上,这毕竟是我们面临的一次人生中的重大抉择。我感觉老师也更加体谅我们了,给我们更多的鼓励。我们犯错误时,老师也不会像原来那样发脾气了,而是更多地站在我们的立场上,为我们考虑。当周围所有人的目标都一致的时候,幸福就是一种很充实、很踏实的感觉。
来自父母的支持和关心让我的“备考”生活有了更可靠的保证。现在一个星期回一次家。一回家,老爸老妈就变着花样地给我做好吃的,给我补充营养。不光是饮食,平时他们也会花费心思帮我去留意和高考相关的一切内容。最近,家里就在忙着收集高招会的一些信息。这段日子,我也更能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和不易了。幸福就藏在一家人为美好未来奋斗的点滴中。(本报实习记者李亚婷记者郭一娜采访/整理)

全县老百姓的幸福决定了我的幸福

【作者】朱福俊 陕西省华县县长

县长这一岗位,权力有限,责任无限,我们多付出一点,百姓就能多幸福一点

Q:你幸福吗?
A:挺幸福的。
Q:幸福是什么?
A:普通意义上,有衣穿,有饭吃,有房子住,有钱花,就是幸福。而更深层次的理解,幸福是一种心境、一种追求、一种过程。
Q:你觉得怎样能获得幸福?
A:庸人寻思不劳而获、追求物质享用,而智者则通过劳动和智慧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在奋斗的过程中体味幸福,在追求理想、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得到幸福。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2010年,我工作上最大的变化就是从富平调到了华县工作,将近九个月时间里,我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先后开展了以整顿土地市场、招投标管理、非法采石、私搭乱建、农村环境卫生为重点的“五项整顿”活动,抓了不少硬事、难事、得罪人的事,触及了一些人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能以全票当选县长,我感到非常欣慰和满足,能够得到全县人民的认可,是我最大的幸福。
对我来说,全县老百姓的幸福决定了我的幸福,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所提出的,让老百姓“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全县每一个人幸福就是我奋斗的目标。
这个目标当然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我来自一个偏远落后的山村,全凭着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工作走到了今天,现在组织上给了我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让我可以为华县的发展服务,这是组织对我的信任,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尽力去做一些实事。比如,群众反映多年的信访问题得到解决;困难群众搬进新居、有饭吃、有衣穿,不再为温饱发愁;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县乡机构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荣获“先进”等。其中,我亲自抓的四件“难事”解决了,我感到特别欣慰和满足:
一是看到秦岭北麓、310国道两侧和南山支流河道非法采沙取石行为得到了有效治理;二是公开招聘97名优秀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招聘过程阳光透明,没有一个是走后门、靠关系进入的,没考上的也心服口服,没有一个人告状,受到了群众的普遍好评;三是对一栋五层2800平方米的非法建筑进行了依法拆除,没有造成人员的伤害,而且得到了被拆除户的配合和理解,实现了和谐拆迁;四是经过努力,去年10月份我县被确定为国家级新农保试点县,全县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可领取不低于55元的养老金。面对这些成绩,我不敢自居有功,但大家反映很好,给了我前进的动力。
当然,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离不开我的家庭对我工作的支持。现在家里大小事务都是我妻子负担的,她平时要操持家务、照顾老人,儿子日常的功课也都是她指导监督。不过我的儿子很让我放心,他今年就要大学毕业了,成绩很优秀,在大学里入了党,当过奥运会志愿者,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模范大学生”,还拿到了国家级的奖学金,这些都让我感到特别骄傲。
唯一让我痛心的是没有时间照顾家里的两位老人。我八十多岁的老父亲前年去世了,当时他在农田干活时摔了一跤,躺在床上四个多月,临终前就想看我一眼,却一直没有等到;我的老母亲今年也八十多岁了,这段时间身体特别不好,我却没有时间在病床前尽孝,委屈了两位老人家。古人常说,忠孝难两全。我的父母一直教育我要干好本职工作,成为国家有用之才。我能够在自己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为群众干一些事,相信也是他们希望看到的。
有时,我也想要有时间多陪陪家人,多陪陪父母,就一份工作而言,我也一直要求大家上班期间好好干、认真干、全力以赴干,下班后该放松的放松,该休闲的休闲。但是由于基层工作的性质,很多时候,由不得自己,忙的时候可能连饭都顾不上吃,牺牲节假日忙工作更是常有的事。县长这一岗位,权力有限,责任无限,工作千头万绪、事无巨细,我们多付出一点,百姓就能多幸福一点。
现在,国家倡导构建和谐社会,陕西省提出“平安创建”,我县开展的“热爱华县、奉献华县、建设华县”活动,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尽最大努力让大家体味到最基本的幸福感受。有很多地方开始研究幸福指数考核标准,这个标准怎样制定?我们也有一些想法,比如首先设置一些较为宏观的标准来考核、衡量;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来反映幸福指数;第三,借鉴先进地区经验,逐步修正完善我们的幸福指数体系,然后在实践中逐步改进细化。虽然还没有形成具体的方案,但我们正在积极地探索,谋求有所突破,让群众的幸福感能够最直观地反映到政府的工作当中。
目前,华县2011年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剩下的就是贯彻落实的问题。我希望今年为全县人民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让民更富县更强。华县是一个农业县,财政结构单一,条件不很优越,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属省级贫困县,发展的任务很艰巨。我县的“十二五”规划已经修订完成,下一步就是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推进,把我们美丽的少华山推向全国,把华县建设成一个宜居、宜业、宜游,山水相映、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型城镇群。(本报实习记者杨越记者邓媛采访/整理)

或许,这辈子我都不可能幸福了

【作者】李其川 重庆籍 在京打工者

几年过去了,现在也想通了,再愁再苦,自己还要养活这一家人

Q:你幸福吗?
A:如果说和一个四分五裂的家庭相比,我比他们要幸福点,毕竟家人团聚在一起。但你也看到,我的生活环境就是如此。
Q:幸福是什么?
A:我的孩子能够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
Q:你认为怎样才能得到幸福?
A:我觉得达到我的要求实在太遥远了。我认为这辈子都不可能了。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16岁那年,我初中还没毕业,就外出打工了。先后到过广东、湖南,2003年我和媳妇来到北京。刚到北京时,我在来广营做广告牌,工资低得要命,每月才300元,我们俩日子过得很苦。一段时间后,工资涨到600,我媳妇在外做点小工充当家用。两年后我进了一家小厂,每月固定工资1000元,生活稍稍宽裕了一些。2005年,父母把我的孩子带到了北京。
2008年的时候,我从厂里出来,开始在工地上打打零工,我觉得这样会自由些,在工厂上班很难请假,我需要照顾家人,特别是照顾两个孩子。
现在,我和媳妇都在同一个工地上做小工,主要就是刷油漆、搬砖之类的活。我一天80元,她60元。如果是给生人干活可能更少。我们夫妻忙活一天加一起也就140元,一个月收入三千块钱左右。并不是每天都有活干,没活的时候,我们只能呆在家里。有时在家呆了十天八天,心里就急,就出去揽活。
我的房租是260元每月,一家六口人挤在20多平米的房子里,没有暖气。除了房租,还有水电、柴米油盐等生活费加起来大概要1000多元。这几年物价涨得厉害,媳妇拼命为家里省钱,我们俩都没添过新衣服,两个孩子的衣服有的是好心人捐赠的,有时老大穿过的留给老二。
一家全年收入大概不到3万块钱。如果没大的意外,这些钱够我们家糊口的。但家庭负担最重的就是药费,而且经常有意外发生。我父亲快60多了,身体不好,支气管炎。去年发作,我们把他送到附近一家民营医院,花了几千块钱,才算把命救回来。我们不敢送到北京城区的医院,因为医疗费太贵。
对我来说,最大的心病还是我的孩子们。大儿子在重庆出生,到一岁半还没学会走路。到医院检查才知道得的是脆骨病。这也是当初我们来北京的原因,觉得北京医院好,总有一天可以把孩子的病看好。
做父母的,哪个不想有个健康的孩子?2006年,我家又添了一个娃。一年后我发现,老二和老大一样——脆骨病。真是雪上加霜。
房间小,两个孩子只能和我们睡一起。平时,我们得格外小心,他们的病不能碰,碰一下就麻烦。我们平时带孩子去城区看病,害怕坐公交。公交上挤,孩子容易受伤。但又没人知道我的孩子有病,有时站着也不会有人给我们让位,我们也不好问。没办法,除了坐公交我们还能坐什么?
两个孩子现在是我最大的心病。如果花钱能把孩子的病治好,哪怕不吃不穿都心甘情愿。但是这种病治不好。有时我感到绝望,想想这两个不能走路的孩子,我心里压力就特别大。几年过去了,现在也想通了,再愁再苦,自己还要养活这一家人。
社会上一些热心人士了解了我的家庭情况后,主动打电话来,有的人还会上门为我们捐款。他们的鼓励让我很是感动。有时我觉得,精神上的鼓励比物质的还重要。
孩子现在到了上学的年龄。皮村同心小学了解我的情况后,给孩子减免了全部的学费。现在老大读一年级,老二读幼儿园。这是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都是农民工的孩子。学校还是北京高校的志愿服务基地,平时会有一些志愿者义务给孩子们上课。
在学校的帮助下,我们现在得到了瓷娃娃关怀协会的资助,两个孩子每月会领到三箱牛奶。协会还找了一对一帮扶对象,每月给我们寄300元。不过,去年10月,好心人就没再给我们寄钱了。我也不知为什么,但人家毕竟是捐献者,给我们寄钱我们已经很感激了。可能人家也有难处。
北京这座城市发展快得让人窒息。8年间,我干过的工地估计有几十个,几乎跑遍了全北京城。有些工地已经摇身变为繁华的商业区了,但那儿不属于我们。我一直住皮村,这儿的房租便宜。但城市扩张的脚步太快,我担心皮村哪天也要被拆了。
终有一天,我还是会回重庆老家,毕竟落叶归根。但那天来临时,也许我已经做不动、干不了了。(本报记者金微采访/整理)

芬兰人的周末生活怡然自得。赵长春/摄
芬兰人的幸福来自何方
——感受最幸福国家的幸福生活

“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保障体制,不仅为所有公民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也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赵长春发自赫尔辛基芬兰不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度,为何这里的人们却有世界上最高的“幸福感”?据记者在芬兰工作多年的了解和体会,除了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体制为所有公民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较大满足外,心态平和的芬兰人的幸福感,更多地来源于对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的知足常乐。

稳定的橄榄形社会

芬兰是典型的北欧福利国家,社会福利保障体制相对完善。新生儿从出生直到年满17岁,每月可领取儿童补贴;所有公民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国家对药品实行补贴;残疾人也受到很好照顾,年满16岁的残疾人享受抚恤金和家庭服务;年满65岁的公民都可领取养老金,没有退休金收入的老人可领取国家提供的最低养老金——国民养老金;社会福利部门向在家中安享晚年的老人提供各种上门家庭服务和卫生保健服务。这种“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保障体制不仅为所有公民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也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与此同时,芬兰也是目前世界上收入差距最小的国家之一。芬兰实行高收入者高税收政策,使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趋于合理均衡。政府利用征收个人税收的方法进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使中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在强有力的收入再分配政策下,芬兰形成了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稳定的社会结构,社会财富趋向平均化。据国际权威研究机构统计,芬兰是全球中产阶级比例最高的国家,这一比例高达80%以上,形成了典型的“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社会结构。这是当今社会经济学领域公认的较为稳定的社会模式,从而促进社会平等、和谐与稳定。

知足长乐的生活态度

富足而安宁的生活是芬兰中产阶级的人生目标。他们在勤奋工作的同时,注重个人修养,尽情休闲,享受生活。他们非常看重生活的本质,心态平和,知足安稳。每年夏季的六、七月间,多数芬兰人都计划安排休假,尽情享受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
但别以为他们因为追求休闲和适意而出手阔绰,在消费方面,他们相当理性。大多数人注重收支平衡,量入而出,且不追求超前消费。可以说,一方面讲究生活品位,另一方面则蔑视奢侈和挥霍。
富裕而安稳的生活造就了芬兰中产阶级安于现状的生活态度,“知足常乐”是他们心态的真实写照,而这正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恬淡知足的生活态度,使他们乐于用生活之余的钱财来帮助弱势群体。当世界任何地区发生灾难时,芬兰中产阶级通常都友善地伸出援助之手。

优美的自然环境

美国《读者文摘》杂志曾评选出全球十大最适宜居住的绿色环保国家,其中芬兰名列前茅,其原因是由于空气和水源质量好。
的确,位于北欧的“千湖之国”芬兰,同时也享有“绿色金库”的美誉。这个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被郁郁葱葱森林所覆盖的国家,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从空中俯瞰,不论是在蜿蜒的海滨和湖畔,还是在起伏的丘陵和星罗密布的岛屿上,到处都生长着茂密的森林。
在英国《经济学家》2010年世界最宜居城市调查中,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排名第六。除了良好的公共基础设施等因素外,这座海滨城市又以融入自然的花园城市著称。没有围墙和栅栏的公园与周围的大自然融为一体,常年对公众免费开放。位于海滨的卡伊沃公园大树参天,绿草茵茵,空气清新,成为市民进行户外运动和休闲散步的理想之地。一位老年妇女告诉记者:“这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有空就到这里来散步。”即使是在市中心主要大街旁的德勒湾公园,每天从早到晚也有许多人进行健身锻炼或放松休息。人们在无障碍道路上骑车、跑步、遛狗;也有人喜欢在草坪上一边晒太阳一边读书,或邀朋友一起聚会野餐。
赫尔辛基还有一条从北到南贯穿整个市区的“绿色森林长廊”,长达11公里的森林一直延伸到市中心。这里保留着大森林的原有自然风貌,居住在闹市区的人们可以十分方便地来到大自然中,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各种各样的休闲健身活动。

别墅村里享受人生

夏季,到别墅度假是绝大部分芬兰人最喜爱的休闲方式,已成为芬兰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独特的别墅休闲文化。在仅有530万人口的芬兰,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别墅超过48万个,其中三分之二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海边、湖边或河边。几乎所有别墅都有桑拿浴房,80%的别墅还有游艇或小船。
大多数芬兰人通常在家乡或湖边修建简单朴素的木制别墅。普通百姓也可以在市政修建的别墅村度假。为了使赫尔辛基的普通市民,特别使产业工人以及多子女的家庭能拥有一个小型别墅度假和消夏,赫尔辛基市政府上世纪20年代先后专门在市区周围划出一些地段,修建了别墅村。
距离赫尔辛基市中心仅5公里的黑尔托涅米别墅村是其中之一。人们可以乘坐公共汽车或地铁往返于市区和别墅村。这座依林傍水绿荫环抱的别墅村共有182个带花园的小别墅。别墅村不远处便是森林和海湾,是个颇为理想的度假和消夏的好地方。
在一个环境幽静的小别墅里,记者看到一家三口人一起采摘草莓和鲜花。女主人说:“我们在别墅里过得很愉快。每天收拾花园,在院中烧烤,玩游戏,晚上看电视,睡眠也非常好。”
在阳光明媚的夏日,除了别墅中的园艺劳动外,人们喜欢驾驶游艇在水中游弋,或在岸边垂钓。夏末,人们还可以到附近的森林中采摘浆果和蘑菇。忙碌一天之后,人们痛痛快快洗个桑拿浴,并围坐在一起品尝美味烧烤和别墅里自产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全球“最幸福国家”排行榜

“幸福国家”意味着什么?按照美国《新闻周刊》的解释,它是能为你提供诸如健康、安全、合理财富以及美好生活的最好机会。
去年,《新闻周刊》历时数月调查,在请教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多位学者后,推出了全球100个国家“幸福排行榜”。榜单对各国在教育、健康、生活质量、经济竞争力和政治环境等五个方面的综合幸福感进行打分排名。结果芬兰、瑞士、瑞典分列前3名,美国排名第11位,中国位列第59位。

“最幸福国家”前10位

排名国家总得分
1芬兰89.40
2瑞士89.31
3瑞典88.93
4澳大利亚87.94
5卢森堡87.45
6挪威87.35
7加拿大87.29
8荷兰86.1
9日本85.99
10丹麦85.89

“最幸福国家”后10位

排名国家总得分
91塞内加尔46.15
92也门44.17
93坦桑尼亚43.6
94埃塞俄比亚41.61
95莫桑比克40.77、
96乌干达40.67、
97赞比亚40.50
98喀麦隆38.63
99尼日利亚38.26
100布基纳法索33.59

网友幸福造句

幸福不是GDP,而是CPI;幸福不是表面的歌舞升平,而是居者有其屋里的酒足饭饱。(打着伞晒太阳)
幸福不是赚了很多钱但是不快乐,而是快乐但不一定要有很多钱。(繁祁)
幸福不是锦衣玉食,而是当你开心或不开心时,转过头,爸爸妈妈就在那里。(独小誓)
幸福不是做了好事而受表扬,而是做了好人才知道自己还有良心。(新浪手机网友)
幸福不是什么都据为己有,而是只要一想起某些事还是会有酸有甜的滋味。(新浪手机网友)
幸福不是很渴时喝到甘泉,而是不怎么渴时看到满满冰箱的各式饮料。(方太初)
幸福不是眼睁睁地看着各种会的举办,而是在我们遥望的那片土地,有我们安居的那几十个平米。(Aska_鱿鱼)
幸福不仅仅是物欲的满足,而是个人价值的实现及不断提升的空间。(骆冬宾)
根本就没有幸福这样东西,有的话也是人们追求幸福的过程。(高健)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推荐资讯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烈士扈三娘事迹感动大宋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武斗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