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洋洋大观

谁能像梭罗一样生活

时间:2012-11-23 11:43:46  来源:华尔街日报  作者:

 李静睿
在纽约漫长的冬天全面降临之前,我去过一次上州的Catskills,这是传说中在美国观赏红叶排名前三的地方。我们十几个人租了一部大车从116街出发,那天大概哥伦比亚大学有个什么体育比赛,学校门口一堆啦啦队员吵吵嚷嚷着各自补妆,穿着极短的蓝色短裙,天气已经开始凉了却还是露出整条大腿,上面是紧得不能再紧的T恤。啦啦队员们并不都是美女,有一两个即使以美国的标准来看也算是胖子,但不少路过的男同学都不知道真心还是礼貌性地吹了口哨。

车子行驶了不到一个小时,我们穿过华盛顿大桥来到新泽西州,然后沿着哈德逊河一路往北,那吵吵嚷嚷的纽约就逐次消失。同行的朋友提醒我们看看车窗外那没有尽头的群山红叶森林小溪,他们说:不要被纽约迷惑,这才是真正的美国。

坐完Catskills有近一百年历史的古老小火车后,我们继续沿着山路往上,每次行驶了十几分钟,就能隐隐约约看到森林里一栋孤零零房子的踪影,更为直接的证据是路边会立着一个木质邮箱,提醒你此处并非空无一人。这些房子大部分建在溪边或者小湖边,屋檐下挂着的自制风铃一刻不停地叮咚作响,夕阳照在水面上的光斑难以描述,我相信每一个人都在此情此景里重新打量自己当前的人生。

有个朋友突然提到,她去过一次林达夫妇在乔治亚州的家,屋外是50亩老树林,树林里有很多野鹿,还有可能遇到小狼,最近的邻居也在好几里之外,有一次她一个人回到这里,不敢开门进去,习惯了城市的人向往它们,却又恐惧它们。然后几个都还没有去过瓦尔登湖的人很自然地将话题转到了梭罗的《瓦尔登湖》:在中国的时候,我们没有可能像梭罗一样生活,然而身在美国,我们又是不是真的能像梭罗一样生活?

1939年,E.B.怀特从纽约搬至缅因乡村,就像彼得•德弗里斯说的那样,“梭罗是他的神,或诸神之一”,怀特不厌其烦地描述自己的梭罗式生活:草坪上一个蔫了的番红花球茎、金翅雀飞掠而下、墨蚊贴着鳟鱼游动的小溪飘摇。1941年4月,德国人在巴尔干半岛发起了春季攻势,他却在着急照顾一群刚出生的横斑岩鸡鸡雏,因为炉篦上结了一块熔渣,炉火有点不旺,他将其称之为我“唯一可以用来抵御纳粹的‘春天’理想的东西”。但是E.B.怀特终身都没有真正割裂和纽约的联系,他是不是真的有像梭罗一样生活,这本身大概就存有疑问。

前段时间我重读了毛姆的《刀锋》,《刀锋》里毛姆问拉里他想做什么,拉里说:“晃膀子。”这三个字来自周煦良的译文,原文是loaf,拉里就真的这么过了一生,拉里的原型维特根斯坦的遗言是:“告诉他们,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拉里的“晃膀子”比梭罗的湖边小木屋走得更深更远,毕竟梭罗只在瓦尔登湖生活了两年多,但《瓦尔登湖》的结尾是他这两年隐居生活的灵魂:“快把你的视线转向内心,你将发现你心中有一千处地区未曾发现”。

在北京的时候,身边不断有人,甚至包括我自己,间歇性冲动着要离开这个让人喘不过气的巨大城市,到丽江去,到大理去,到西藏去,到随便什么地方去,晃膀子去。但是我并没有见过太多真正成功的人,有朋友倒是去了大理几年,最后却还是回到北京,因为他离开北京是试图逃避密密麻麻的饭局,最后却发现在大理依然是密密麻麻的饭局,他觉得这一切都是让人好笑的徒劳。而另外那么几个走掉的人,在丽江或者双廊热火朝天地开起了无敌海景的旅馆,不能说这样的人还太少,因为现在去双廊人人都会抱怨洱海事实上就是一个吵吵嚷嚷的大工地。

在城市里阻止我们向梭罗一样生活的理由已经是这样无穷无尽,那些逃离城市的人又继续叠加了无穷无尽的理由,他们总要做点什么以向别人、更重要的是向自己解释这一切的意义。在北京是去别人的公司上班,在双廊是去自己的旅馆上班,“晃膀子”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容易,因为我们早已习惯生活必须充满目的,而非写满细节。

在《刀锋》的结尾,拉里散尽他那点可怜的财富来到纽约,成为一名开着小黄车的出租车司机。这个并没有那样在乎要以某种固定姿态逃离城市的人,最后在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里生活下来,并且成功地逃离了它。

(本文作者李静睿,以前是记者,现在毫无目的地暂居纽约。微博名"阿花的伊萨卡岛",取自希腊诗人卡瓦菲斯的诗《伊萨卡岛》:当你启程,前往伊萨卡,但愿你的道路漫长,充满奇迹,充满发现。文中所述仅代表她的个人观点。)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推荐资讯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烈士扈三娘事迹感动大宋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武斗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