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洋洋大观

作家“死掐”百度应获法律和道义支持

时间:2011-03-22 13:19:01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

  权利,这个过去更多呈现在文本中的概念越来越与每一个人有关,没有谁可以例外,只是时间问题。它从来不是消极退避的底线,但却遭遇太多现实尴尬,不可想象,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竟然可以是那么艰难的选择。这次忍无可忍的,是一群作家,3月15日,由贾平凹、刘心武、阎连科、麦家、韩寒、慕容雪村、沈浩波等50位知名作家和出版人联署的一封公开信在互联网发布,洋洋几千言,语带悲愤,几难抑制,矛头直指备受业界诟病的百度公司长时间、大范围的侵犯著作权行为。

  公开信的字里行间流淌的,是近乎哀鸣的情感。由作家慕容雪村执笔的公开信所要代言的,已经不是个别人在个别现象中的痛苦体验。“中国有个百度网,百度网有个百度文库,百度文库收录了我们几乎全部的作品,并对用户免费开放,任何人都可以下载阅读,但它却没有取得我们任何人的授权”。能够读出写作者对自己的作品被公然侵权后的无奈,而且这样的事实陈述已经不是第一次诉诸公论,只是稍加检索后会沮丧地发现,这些几乎不存在任何争议的公然侵权,竟真的可以那么莫名其妙地不了了之,一次又一次。

  几乎不需要援引任何具体法律条款,就可以在这样一场满是悲壮的对决中作出基本的价值判断。纳闷的是,作为侵权者的百度公司,为什么可以这样一直肆无忌惮,而且从来都没有听到过一声像样的道歉。容易见到的,是一次又一次桌底下的个个击破:“表达诚意,愿意和谈;私下工作,信口许诺;好好好好,拖拖拖拖……”过去任何单一的权利人维权,百度是这样做的,现在诸多作家群起捍卫自身权益,百度依然想这么做。问题是,谁给了他们这样的勇气?

  当然可以说,在时下这样一个法治不彰的氛围中,这不算什么,互联网的免费转载甚至成为让整个行业都忍气吞声的潜规则,即使是侵权,大家都这么做,再合法的权益又能如何?起码的耻辱心不复存在,企业的道德底线不具备任何抵抗恶行的机能,整个社会都对这样的行为见怪不怪。不错,百度文库中也有像模像样的免责声明前置于页面,而且不乏免费资源的受益者想要去对这样貌似惠及大多数的行为表达理解,但可以明确的是,这一定有违互联网的精神要义,信息共享的前提必须是对他人权益的尊重。公然提供一个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庞大平台,并且从中牟取巨大的、或明或暗的商业利益,这已然是公开的偷盗。是的,这不公平。侵权者必须付出代价。

  更何况,还有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摆在那里,侵犯合法著作权的一个最恶劣后果在于,“如果所有的书都可以免费阅读,那么长久下去,必将无书可读”,它所伤害的,可能是一个民族的创造力。这不是危言耸听,它正在成为事实。知识产权也被称作智慧财产权,它天生脆弱,需要更多的呵护,这关涉知识的尊严,国家和时代的尊严。在作家群起维权的背景板上,有已经惨遭失败的音乐人,有仍然选择忍耐与沉默的更多权利主体。这是一个侵权者可以潇洒抛出“大不了你去告”的法治环境,苟活于这种屈辱之中的,是每一个人。

  不是中国作家天然如此软弱,而是没有谁可以为其提供足以直起腰板去维权的起码底气。甚至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理解,理解作家们“不首先诉诸法律”的选择。哪怕是再著名的个体集结在一起,当选择去对抗一个庞大的公司法人时,也还是捉襟见肘、倍感无助。不仅在司法途径的启动有程序上的艰难,而且还有诉讼成本与最终所获得赔偿的不成比例,也让人们产生畏难情绪。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公然侵犯,却对法律不敢寄予任何希望,这是谁的悲哀?

  法律必须成为所有守法者的庇护所,它的前提便是让所有的违法行为均确定无疑地付出代价。它应当是及时的,确保正义必达,而且要让所有寄托期待的人们确实看到希望。应该给予那些愤而维权的作家们以声援,包括道义,包括法律,这已然超脱个人甚至行业的利益范畴,这是在为整个时代找回应有的尊严。他们刚刚起步,但已经伤痕累累;他们选择“死掐”,但对最终的胜利却不敢抱有丝毫期待,这是不得已的悲壮,但绝不应当成为理所当然的下场。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推荐资讯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烈士扈三娘事迹感动大宋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武斗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