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洋洋大观

媒体札记 | 柴静为王

时间:2015-03-03 12:09:20  来源:徐达内小报  作者:
还记得1年前的昨天吗?昆明火车站,暴恐杀戮,31位同胞遇难,那一日许多国人突然发现,新闻里看到的恐怖袭击,原来就可出现在身边,愤怒,哀伤,悲戚,无奈,刷爆了维系着现实社交关系的朋友圈。
 
还记得68年前的前天吗?台湾,二·二八事件,游行,暴动,镇压,流血,“枪声在黄昏的鸟群中消失…芒草…蓟花…旷野…呐喊”,多年以来大陆知识分子上下求索,希望从惨痛的血腥悲剧中,寻觅到启迪现实的珍贵线索。
 
还记得18年前的今天吗?“飞机盘旋”,“大海呜咽”,年轻的“储君”胡锦涛亲手将邓小平骨灰撒向大海,总设计师的一朝遽然离去,让那些因改革开放而命运转变的一代人,怀着虔诚的感恩之心悲恸不已。
 
如果不去查历史上的今天,绝大多数人对此应该早已忘怀了吧。
 
愤怒。暴动。感恩。这三个关键词所产生的叠加争议,与前日、昨日、今日这三天来,移动互联网上所爆发的情绪如出一辙。
 
雾霾VS中产
 
是柴静团队带着诚意之作《穹顶之下》,让雾霾国度的不少民众一下豁然开朗:原来雾霾的伤害力真有如此之大,“同呼吸共命运”不只是一句口号;原来一位母亲所孕育的能量,可以无边界地感染整个社会;原来应对之策不只有段子手式的调侃,穹顶之下个体也可以行动起来。
 
“沉寂一年后,柴静归来”,2月的最后一天,上午10时刚过,柴静《看见》一书官方微博@柴静看见,带来即将刷爆各路社交媒体的视频《穹顶之下》:“多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根源,多国实地拍摄治污经验。同呼吸,共命运,要为空气做点事。@人民网与@优酷同步播出 。”
 
从一开始,这就不是柴静一个人的单兵作战,视频是团队的心血,推广有央媒的助阵。一小时前,人民网已刊出专访,回顾这一年的艰辛不易:“这不是一个计划中 的作品,当时因为孩子生病,我辞职后打算用相当的一段时间陪伴她,照顾她,所以谢绝了一切工作邀请…一开始没有想要公开,只是自己找资料,找专家问,想解 开一些迷惑。我调取了十年来华北上空的卫星图片,可以看到空气污染早已存在…我拜访了国内外多家研究大气污染的学术机构,去了一些污染严重的现场调研,调 查了背后的执法困境…我想回答三个问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
 
如果仅止于此,那或许不过是柴静一期自媒体式《新闻调查》而已,打动人心的是,这还是一位母亲的诚意拳拳之作,为了一出生即患有肿瘤的女儿:“一出生就接 受手术的宝宝如今已经痊愈,但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柴静对雾霾的感受却越来越强烈,‘生活在一年竟有175天污染的北京,害怕女儿有一天会问我‘什么是蓝 天’‘为什么老把我关在家里’…‘一个人没有当妈妈之前,这个世界只跟你有几十年的关系,到此为止,我对我的一生负责任就可以了。但确实有了她之后,你跟 未来世界有了关联,有了责任’。”
 
自费百万去调查,为了刚出生的女儿,毫无意外,这两个标签光彩夺目吸引眼球。好记者,好妈妈,好公民,一部记录雾霾的103分钟视频,受众群一下囊括三大 群体:有一直以来即仰慕柴静的读者、观众和粉丝,有受其社会责任感所鼓舞的知识分子,有一并希望天天天蓝、孩子健康的父母们。
 
所以,哪怕朋友圈分享已是漫山遍野,可是,他们也要亲手再转一次尽一份力。
 
广获传播的知乎用户“笛励”之声,或许正是典型的中产父母之无声呐喊,“我也是妈妈,也有个女儿。所以看得我感同身受。好多次,女儿想出门去玩,看看外面 的雾霾,我只能和她待在家里”:“从一个简单母亲想要回答孩子提问的角度出发,一直追溯到整个国家的体制、历史的影响、产业中最深层次的纠葛,我觉得柴静 解答了这个问题…这一次,她目的相当明确,还有一种勃勃的生命力。她要改变,她不但指出了问题所在,还说明了方向,每个微小的力量如何去做都给指明了…没 有孩子前,女人是娇弱的。有了孩子后,就有了无穷的力量,什么都不怕,不管你是什么,哪怕我都看不见你,你敢伤害我孩子,我就跟你丫死磕到底!”
 
帅!
 
连演说踱步的方式,也同乔布斯一样:“她一条旧仔裤、一袭白T恤,像沙龙主人般向围坐的听者介绍投入调查的心理动力、调查的思路和复杂的感受,解释有关雾 霾的性质和危害、来源和构成的科学原理、调查的过程和结论。她环视、打量追光下的尘埃,和观者一起想象PM2.5的模样;她背负空气采样仪采样送检,请来 左小祖咒为动画短片配音,直观演绎PM2.5如何危害人体;她用数据视觉化,把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前卫生部部长陈竺与专家合作发表于《柳叶刀》杂志的报 告估计的中国每年因室外空气污染导致35万至50万人早死这样惨烈的数字,处理得通俗、形象、警醒。”
 
一份“互联网时代的公民调查”,这是同行兼前同事庄永志2月28日在腾讯大家专栏的观察总结:“她实地勘察,在燃煤消耗和钢材生产大省河北,经历了无人机 因雾霾过重而无法记录污染情况的尴尬;在燃煤污染致死数千人的伦敦雾霾事件过后62年,她前往因雾霾丧生者的墓地凭吊,也去到仍烧壁炉的人家拜访…她深入 英国南威尔士一座关闭的矿井,在已成文物的最后挖出的一车矿石旁,向网友介绍了解到的英国以油气代替煤炭的能源战略;为考察同样恶名昭著但污染源主要是汽 车尾气的洛杉矶光化学污染现象,她在直升机上俯瞰这座车轮上的城市摊大饼式的道路模式和对汽车的高度依赖,在公路边直击加州空气资源管理委员会的官员向没 给重型柴油车加装空气颗粒物过滤器的司机开出罚单。”
 
“一个女生说,等片子出来后,我都已经想好怎么宣传了:如果你不想花时间看这几年雾霾的报道,花两个小时看这个视频就够了”,的确如同这句被广为引用的自 荐之词,从此以后《穹顶之下》不再只是斯蒂芬·金的小说,也不再是一部电影或者一部美剧,更多的时候,记住或搜索这四个字的好奇者,将会把它与柴静关联起 来,把它与雾霾关联起来。
 
致敬VS不屑
 
风靡效果,出乎意料。
 
“学习柴静好榜样”是典型的赞誉之声。
 
“请看一下。一定要看一下。”这是@东东枪的呼吁;“我们共同面对,向雾霾宣战!”这是@姚晨的号召;“请让更多人看见”,这是@韩寒的希望;“值得每个人看看”,这是一向板着脸的@头条新闻所说。
 
曾经的媒体同行,也在向柴记者致敬。@王左中右不吝赞赏道:“从选题、执行、呈现、传播等等各方面来看,是我从事媒体业近十年来看到的最好的新闻调查。落 地效果我相信将接踵而至。”电视界大咖@刘春也收敛起平日的嬉皮笑脸,改成深情凝望女神的模样:“柴静和范铭的《苍穹之下》,让普通人认识了雾霾,让很多 人感到震撼,让更多人加入到环保的行列,让媒体人看到了力量与希望,让决策者反思和警醒,让我这样的人倍感惭愧。”
 
联想到热映的《狼图腾》,罗昌平为柴静的母爱注入新解:“…柴静对雾霾的怨恨,叠加了新闻遗憾与狼性母爱,以及对这片土地的一丝希望…跟举报刘铁男类似, 这是个人品牌、独立意志、主题遴选、专业素养、调查耐力、时机把握和渠道资源的集合,更重要的是,本人为此承担的风险与代价只有自己清楚并消化。这是自媒 体的魅力之一,无关商业,言极穹顶,瓦解文宣。”
 
仿照《史记》风格,民间赞誉到来——《柴静雾霾君传》热气腾腾出炉:“…乙未年,正月,周末,柴氏忽现,掷神器,曰《穹顶》。一时神州滔滔,皆为此女刷 屏,虽路人亦为之弹指。此前片刻,内港之争正炽,《穹顶》见,港人无声,其或有意乎?《穹顶》者,檄文也,柴氏披白甲,着牛仔,欲与雾霾君决死战…”
 
昨日,新上任的环保部长陈吉宁,也及时为她送上掌声与鲜花:“我昨天晚上完整地看了,今天上午给她发了短信,我想向她表示感谢…她从一个特殊的角度,从公众和健康的视角,唤起公众对环境的关注,值得我们敬佩。”
 
有赞总有弹,这无可避免。
 
将柴静与崔永元并列,@翁涛weng为他俩鼓与呼:“柴静的《穹顶之下》和崔永元的《考察转基因》共同之处:他(她)们都是来自央视、都是自费制作、都是 媒体人、都是亲历亲为、都是社会良心、都是出于对生命的敬畏,他(她)们都为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她)们是中国的典范!是中国真正的脊梁!请大家转起 向他(她)们致敬!”
 
可是,恐怕即便是崔永元本人,也不会认同这种判断。
 
“《穹顶之下》对柴静很重要,但对治霾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这是前同事小崔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之际抛出的答案,有人或许还从中不免品出一丝酸味:“我认 为《穹顶之下》唯一的作用就是启蒙作用…你可以推断一下,假如柴静拍了一个深入浅出的纪录片,让所有人都明白了雾霾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导致雾霾被彻底治 理,那你说我们要那些部门干嘛用啊…所以,还是那句话,调查记者不是影视明星,她不是在别人掌声鲜花下生活着,她的荣誉感来自于她对自己职业的尊重,这是 最重要的。”
 
这还是客气中肯的,有些质疑则不留情面。
 
《柴静抽着烟,开着4.0排量的车,说自己生在美国的女儿是中国雾霾害的》,这篇态度尖锐的文章,从标题即可瞥见态度。
 
更刺刀见血的是王五四,那位微信公众号年前被封,而后又另起炉灶的流行文创造者,他颇为不屑地为柴静的《穹顶之下》总结出一个朗朗上口的主题:“雾霾很严重,治理很困难,人人有责任,别光怪政府,大家一起来,明天更美好。”
 
令人称奇的是,可能是代表着一片致敬声中的相反一极吧,《请放过那朵雾霾》在新账号发布被删之后,以预览发出的第二次传播,阅读数居然依旧突破10万+: “说过类似话的还有崔卫平老师‘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以及周带鱼的‘你光明,中国便不再黑 暗。’这些人无一例外的用深情款款地文字冷冰冰地把责任均摊到每个人身上,而忘记了每个人都出让了自己的权力统一交给政府,由他们来负责。肯定有人要说, 政府有责任,但我们也不能撒手不管,其实各种NGO早就出现了,也各种被抓和遣散了,‘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难道你不知道这些事?你连这个都 不知道,或者知道也不去救救他们,果真‘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最后问句,您见过女儿被侵犯后,说跟生殖器有个人恩怨的妈吗?”,由此,化身为“王枪枪”的王五四,开始剑走偏锋直奔下三路而去:“不要再假装有爱有责 任有良知有希望了,也别作出一副要为爱舍身取义的悲壮,一部作品里有各种打动你的元素,也有你需要的精神慰藉,但咱能别瞎拔高和显摆吗?这不是草榴技术讨 论区…伊丽莎白泰勒曾说:‘我只和自己的丈夫睡过觉,现在谁还敢这么说’…我们就不要在意她有过8个丈夫这样的细节了…或许,你们真正需要的就是那感人的 第一句话…爱女儿,就让她留在美国吧,柴阿姨。”
 
私德VS公益
 
质疑的声音逐渐聚拢,一个焦点即是,柴静是不是资深烟民?
 
方舟子昨日接受凤凰网采访时,有一分为二的的专业科学分析:“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新生儿良性肿瘤和空气污染有直接关系。如果有关系,空气污染重灾区新生儿良 性肿瘤发病率会明显上升,但没有这个迹象。有人把柴静女儿得良性肿瘤归为她吸烟,这也没有证据。孕妇吸烟有很多危害,例如增加新生儿畸形、早产、死亡的风 险,但无证据表明能增加良性肿瘤风险。”
 
柴静是资深烟民的传闻不知从何而起,反正传着传着好像变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实。
 
友人出面作证,此说并不可信。妥善起见,@黄章晋ster昨晚用了一个胡锡进式的复杂表述:“稳健谨慎的说法是,至少我从没见过柴静抽烟。”他在朋友圈自 诩柴静脑残粉的发言,也被许多媒体同行引用流传:“差点想一一回应朋友圈各种对柴静的质疑。想想还是算了…我去年12月6日看到她为纪录片做的PPT大 纲,当时感觉极为震撼,简单说,做内容多年来我一直很享受在信息量上对同行的碾压感,但这次实实在在被碾压了,尽管柴静给我的印象一直是特别勤奋努力的 人,但这个刺激还是非常强烈。作为同行,深知这个远未成型的作品背后付出的心血和努力,如果说这个行业里干了这么多年还保持比我还努力状态的,大概只有柴 静了。所以,对各种阴谋论和高明的批判,我觉得真没辩护的必要,因为我是柴静的脑残粉。”
 
受此声援感染,更多声音出现——@刘春又出现了:“我认识她十几年了吧,也从未见过她抽烟。”“见过柴静十几二十次”的@潘石屹,在这位前央视女记者面前,说话也不结巴了:“本人从来没有见过柴静抽烟。”
 
这换来@文茜小妹大的一声叹息:“不能称赞一个人做好事的‘某些人’,可能心底深处有看不见的雾霾。”
 
不过,@王福重还是反唇相讥了一语:“有人扒柴静的私生活,我对此不感兴趣,没什么意思。但既然她的片子,是从自己的私生活开始的。而且显然将自己孩子的 肿瘤和雾霾联系起来。那人们对于她自身情况和孩子疾病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看法,扒一下她的私生活,也是自然的。肿瘤的原因,很复杂。科学家还没说清呢。”
 
传闻的有无或许还说得清,但个人的好恶短时间内实在难扭转。
 
@盐光水灵Isabel即是一例。对她而言,关键在于不喜欢柴静,其他看来只是次要:“柴静的东西我一般不敢看,尤其怕不跟我商量就过来擅自掏我的心窝 子。两个小时?我还是省了吧。无非就是声情并茂,声泪俱下,声声控诉。但有理不在声高,有理不在情茂,尤其是纪实或纪录片,最忌讳的就是催情。柴的主持风 格,一向是这个党的宣传风格的精髓,用她自己的情感温柔地抹杀了你的思考。”
 
所以,才有@灰鸽子银水的总结,“看起来就像‘我一直都很讨厌柴…’和‘我越来越佩服柴...’一直以来延续的吵架,和雾霾没有什么关系了…”
 
好像还真是如此,不过,在私生活的讨论上,大致的共识还是有。
 
“六神磊磊”之文《别钻女人裙子底下望天空》直言,“动机、小三、绿茶,这都是很私人的东西,是人家裙子里的东西,没有义务向他人证明”;“沙小皮”在 《让“柴静”消失》中写道:“即便她真的如你们所言不堪,那!又!怎!样!套用经济学之父斯密的一句话:屠户、酿酒师和面包师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但他 们也因此满足了公益”,还有,严肃八卦也在《泼粪与造神,被舆论反转的柴静》里严肃了一回:“…造神或泼粪,都是一种极端的情绪出口,叙述目标并非柴静, 而是自身的诉求:我们要骂政府—代我们骂政府的人怎么可以是体制内的;我们要爱国—央视记者怎么可以在美国生孩子;做一个淡淡的女子—淡淡的女子怎么可以 陷入第三者的传闻…这正反两方面的感情,反复强调的都是自己认可的狭隘价值。复读机式的攻击背后,是当代人无限上火的情绪和少得可怜的表达能力。柴静到底 是怎样一个人,这件事真的与每个人相关吗?不。但借评价她来呼号,却是最简便、最过瘾的路径。”
 
如潮的非议中,@李佳佳Audrey有些伤感,她记起了两个世纪前的一番话:“因为调查雾霾,柴静八竿子打不着的私生活也被翻了出来大加鞭挞。我就纳了闷 儿了,谁规定只有圣人才有资格调查空气污染?不禁想起《竞选州长》的结尾:我呈递上退出候选的声明,签上我的名字:‘你忠实的朋友,过去是正派人,现在却 成了伪证犯、小偷、拐尸犯、酒疯子、贿赂犯和讹诈犯的马克·吐温’。”
 
官媒VS异议
 
当时,@阿花的伊萨卡岛就震惊了,“柴静的视频出来,冷箭居然是齐齐射向她本人而不是雾霾…”。
 
与阿花的细腻感性不同,熊太行的视角更为理性,“这是政治活动,宣扬的是政治主张”:“反对一方只要辩风良好,大家同场竞技。萧条期才有这样的可能。辞去 公职,组织团队,筹备资金,联络媒体,这是不自觉的竞选预演。也许就有一天,柴静请罗永浩做副手,电视辩论对花千芳和胡锡进组合。大家也都配合,自动拿它 当竞选了,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攻击会转向私生活。但我这一点破肯定有人骂,说不能是政治,必须是理想主义才对。”
 
是竞选吗?不管马克.吐温同不同意,反正叶隐估计是不会认同。
 
隐于@叶下笑隐,叶隐有如是之论:“在一个任何公共问题披露,都需要许可证的国家。柴静视频因喉舌背书引发巨大公共反响,这不是个人情怀所能造成的奇迹或 偶然事件。而是和当前政策走向,有必然联系,她是知情或不全知情的‘共谋者’。我不赞成对她进行人身攻击,同样不赞成对她进行过多褒奖,而应该聚焦于提高 对新型洗脑术的识别能力…这个视频,还很有可能是为派系斗争服务的。被采访的官员政治警惕性都那么高,没有巨大的背景协调,谁愿意随便表态呢?”
 
没错,在下一盘大棋的猜测,难以证伪也难证实,但却无碍它的流行。
 
人民网采访背书,部长接招回应,这让@张效羽躲在一旁冷笑:“柴静拍的东西出来不到两天,有关环保的文件一连好几个放出风来、部长也发话了、市长也被约谈 了。如果说事先没有策划,那说明我国政府对公共舆论反应速度一下子提升两个档次;如果说事先有策划,那说明宣传工作提升了三个档次…”
 
“柴静的视频不简单”,@财经女记者部落也是一声惊呼,并列出了六点理由:“1、拿到详实数据做各种专访,宣传部门等事先不可能不知道;2、人民网首发, 新华社跟进。你们懂吗?3、习大大对环保的看重决心极大,之前关于APEC蓝都忘了吗?4、两会前引爆话题,手法和反腐一样,先放风再做事儿。发动群众是 毛主席的战略,反对派吃得消吗?5、环保部新部长背景很牛,你造吗?今天刚宣布。6、你看图吗?看图你就知道上周环保股启动了。基本面信息确认而已。环保 是创业版块重版块。亲。duang、duang、duang。”
 
在duang、duang、duang的晨钟暮鼓中,微信公众号“十全大补汤”开始浮想联翩…
 
时刻穿梭,剧情上演——“其实,事件可以是如下样貌的一盘大棋:2013年某日,央视大裤衩。低头前行的柴静忽然停了下来。抬头望去,两名黑衣男子微笑开 口:‘柴小姐,主席想见您’…一年后,《看见》停播,柴静从央视离职的消息传出,独立公知形象栩栩如生…此时,距《纸牌屋·吾善泡面》正式上映已有三个多 月…2015年2月27日,第十九号主席令被签署:免去周生贤并任命陈吉宁为环保部长…2015年2月28日,《穹顶之下》首发于人民网,剑指两桶油并直 陈有关部门苦衷。”
 

咕噜咕噜喝完“十全大补汤”之后,脑补过去畅想未来两不误:“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新《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正案 (草案)在接下来的会期中上会审议并一致通过…2015年下半年始,河北钢企爆发倒闭潮,大批工人下岗。保尝雾霾之苦,受过环保启蒙的同胞一致认为这是产 业转型之阵痛,碧水蓝天之代价…资本市场,环保概念涌入大批资金,雪莱特、威孚高科、汉威电子等企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乐视超级汽车下线,比亚迪继 ‘秦’之后的第5款电动汽车销售长红…京津冀地区的蓝天数增加至历史最高水平…一个山清水秀,产业结构先进的中国逐渐揭开面纱…2020年,柴静的女儿站 在少儿舞台的主持人位置。手里的话筒上,‘民族英雄——习近平’的字样闪着金光…”;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推荐资讯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烈士扈三娘事迹感动大宋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武斗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