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洋洋大观

喝农药自杀怎么就成了寻衅滋事?

时间:2014-07-29 11:29:59  来源:团结湖参考  作者:

 

他们即使是在绝望时,也仍然是良善的。他们虽然受到了非常不公正的待遇,仍然没有想过报复。把这样的良民变成犯罪嫌疑人,真的合适吗?

 

 

喝农药自杀怎么就成了寻衅滋事?

 

文|蔡方华


7月18日,7名中年男女在中国青年报门口齐齐拿出药瓶一饮而尽,很快口吐白沫不省人事。事情发生之后,据说在中青报内部引起了争论:究竟是作为媒体深挖事件背后的原因,还是作为当事机构审慎回应?后一种观点好像占了上风。


与 中青报一样,大多数传统媒体对这一惊人事件都没有做太多探究。原因当然“你懂的”。十天过去了,集体服毒事件终于有了调查结论。这7位服毒者都是江苏泗洪 人,都是因为拆迁问题信访未果,才在报社门口“想不开”。泗洪县包括县委书记在内有14人受到纪律处分,而这7位访民也因为涉嫌寻衅滋事被刑事拘留。

 

泗洪县委书记徐德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从 调查结果看,7位访民通过集体服毒所表达的诉求是正当的,他们的确在当地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当地政府在拆迁过程中也确实存在诸多不规范、不恰当乃至违规 的问题。而根据新华社记者的采访发现,这7位访民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采取各种正当方式信访29次之多,还两次前往中青报投递信访材料。在这所有的努力都 化为泡影之后,他们才采取了集体服毒的极端举措。


用自杀的方式维权,这样的做法当然不可取。这既是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又是对自己 的家人不负责,同时也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但是,作为旁观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是,这7位泗洪人是在穷尽了一切正常手段之后,才选择了“非正常手段”的。他 们这种不理智的做法,其实是被逼无奈之后的绝地反击。这是一种极其无奈、极其悲哀的举动,它反映的是民众在维护合法权益时的极度资源匮乏。但凡有一点办 法,谁会用自己的生命做赌注呢?在人们责备其不理智时,又有多少人能深切体会其走投无路的痛感?


在事实已经得到充分披露的背景下,不难看出,有关方面对这7位访民采取刑事拘留的措施是有欠考虑的。就算寻衅滋事是一个“口袋罪”,想要把这7位访民的行为“装”进去,也是非常困难的。现 行刑法所规定的寻衅滋事罪,其实是从1979年刑法的流氓罪分化而来。寻衅滋事罪要想成立,不仅要求其受损害的客体是公共秩序,还要求当事人存在危害公共 秩序的犯罪动机。而这7位访民之所以在报社门口服毒,目的并不是要破坏公共秩序,事实上他们除了“浪费”一些医疗资源之外,也的确没有造成损害公共秩序的 后果,报社仍然能够正常上班。这些人除了伤害自己的健康,危害自己的生命安全,没有对任何潜在的他人造成任何可能的不良后果。他们即使是在绝望时,也仍然是良善的。他们虽然受到了非常不公正的待遇,仍然没有想过报复。把这样的良民变成犯罪嫌疑人,真的合适吗?


不 是所有的自杀都值得同情。但是,对社会、对他人没有任何危害的自杀,却的确是值得同情和悲悯的。这7位泗洪人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求告无门,尝尽了世态炎 凉、留下了很深的心理创伤,他们的服毒举动又危及了其生命。如果我们是一个文明的社会,本该对这些人予以人道的待遇,本来该给予他们正义和抚慰,怎么反而 赐给他们牢狱之灾?


有关部门刑拘7名服毒者,用意不难理解,无非是不想出现更多的效仿者,无非是要维护首都的稳定。但是,习近平同 志曾经明确地界定维稳和维权的关系,他说,“维权是维稳的基础,维稳的实质是维权”。如果用这样的思路审视集体服毒事件,就应该看到,依法维护7位泗洪访 民的权益,才是正确的维稳。要想杜绝更多的效仿者,就必须促使社会矛盾在当地得到妥善的解决。用新的不公正来“熨烫”旧的不公正,只会导致人们对公义、对法律的怀疑,不会有别的效果。


刑拘7名服毒者,也许恰恰是旧的维稳思路的顽固表达。要清除这样的维稳惯性,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推荐资讯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烈士扈三娘事迹感动大宋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武斗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