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洋洋大观

极蠢还是极简:Yo 一炮而红的秘密

时间:2014-07-03 10:39:27  来源:外滩画报  作者:

 

一款让开发者自己都害羞得不想上架的应用,竟然在几个月内获得过百万的用户和上百万美元的融资。Yo 的出现,颠覆了人们对即时消息应用的传统定义

 

打电话浪费时间,写邮件太麻烦,发即时消息也不见得多省事,不如发个单词吧。

你或许已经听说了最近特别火的聊天应用——Yo。它仅用 8 小时开发,功能简单至极:在你的联系人手机上推送一个单词:“Yo”。

“Yo”这个俚语很难用中文直译,它可以是接电话时的“喂”,也可以是朋友之间的“你好啊”。当然,我们最早知道这个词多数是来自说唱文化。

过去几年在圈内小有名气的科技创业家 Moshe Hogeg 为了省去和老婆以及助理间通过电邮和短信交流的麻烦,拜托他的员工 Or Arbel 开发一款“蠢应用”:点下按钮就能发送“Yo”这个词,告诉发送对象自己正在想着他或者需要他。

完成后的 Yo 连登陆的入口也没有,图标就是一个紫色色块,界面倒比 Hogeg 想象中要简洁好看一些。虽然他也常会和朋友发“!”或“?”这样的短信,但作为严肃的科技创业人,Hogeg 看到 Arbel 带来的成品后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没让他用我们的名字发布。” 

这个带着玩笑性质的应用在愚人节上线了。因缺乏实质内容,几番争取下才得以在苹果的 App Store 上架。连团队自己都没料到,Yo 竟在两个月内拿下了 App Store 前十。有些讽刺的是,与 Yo 的性质相似,Facebook 为“戳朋友”而单独推出的 Poke 应用经过一年半的挣扎在今年五月下架。

整个互联网都是破碎的——Yo 很快遭了黑客攻击。上周四,在这个应用上发送出去的“Yo”已经超过四百万个。三名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大学生称他们拿到了所有用户的手机号码,可以借用他们的身份信息,随时随地发送流氓短信。本来就容易被拿来当做恶搞工具的 Yo 奄奄一息,不少人觉得它的热潮就此终结。

没想到,Yo 不仅挺了过来,还活的好好的。周日,他们的推特账号宣布:“欢迎我们第 1,000,007 个用户!这四天下来,我们感恩也感谢你们的爱。”Yo 在上周超越了 Facebook、Instagram 和 Snapchat,成为美国 App Store 排名第五的应用。

Arbel 在 Medium 上发布文章,庆幸 Yo 能在早期被黑客袭击。事实上他还和黑客们一起合作修复了漏洞,甚至将其中一个学生聘请到了公司。

几个众所周知的原则让蠢应用 Yo 一炮而红,并且挺过了首个危机:

1. 在数字世界里,一切娱乐至上

大家都承认 Yo 很笨,但大家都忍不住装上它。无论是代替问候用来和家人保持联络,还是同事之间的简单知会,甚至是用来”骚扰“朋友……Yo 老少皆宜,虽然形式简单,本质上还是以一种俏皮的方式来与他人保持联系。

2. KISS 原则,让 Yo 所向披靡

“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是人人挂着嘴边,但又时常做不到的原则。不仅适用于程序设计和广告创意,还在企业管理中有一席之地。在以简约风格为主导的科技领域,人们追求的就是快速和简单。Yo 不仅在功能上做到了,在 UI 上也有所体现。同时,它还做到了"Keep It Sweet & Simple"和"Keep It Short & Simple"。

3. 细化功能和定位

功能和服务小而专一的应用更容易成功。WhatsApp 没有那么多花哨的聊天功能,Vine 只靠拇指来拍摄 6 秒视频,Snapchat 让人们用照片来交流,还有操作极其简单的 Flappybird ……当用户很快、且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能从这个应用或网站上得到什么,成功就来的容易多了。特别是这项功能没有人做过的前提下。

误打误撞,与更复杂的目标相比,Yo 也不会给黑客带来太多有用的信息,仅是一个用户名、其唯一标识号和收发记录而已。

4. 足够有趣,用户才愿意分享

Yo 无厘头地形容自己为世界上最简单、最有效的交流方式

 

Yo 的图标几乎称不上是设计,简介也诙谐,懂得自嘲,在更新日志里都不忘用 Yo 来结尾。撇开应用本身调侃气质带来的口口相传,Yo 还吸引来了各种“奇葩”的用户评论,称 Yo 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Yo 改变了我的生活,我删掉了邮件,取消了手机套餐,把声带也拿掉了。Yo 是你唯一需要的交流工具。”

 

“这个神奇的应用帮我克服了在公开场合演讲的恐惧,因为只要发一个‘Yo’,你根本不需要在公开场合讲话。我希望有一天英语语种也能被‘Yo’这个词完全替代。”

 

“求助!没有朋友怎么用这个应用啊?”

5.  任何宣传都是好的宣传

就像上面这些对 Yo 的留言一样,从网络至电视节目都没有给 Yo 做什么正面宣传:《The Colbert Report》嘲笑它“把一切沟通都综合成了两个字母”,Gwaker 称它是世界上最蠢的应用,《Fast Company》质问它是否是初创企业的末日……黑客袭击必然让 Yo 失去了一批用户,但也再次吸引了媒体关注。而把黑客招进自己的开发团队更是聪明之举。

光是满足以上几点,仍不足以帮助 Yo 挥去“buzz”的标签。Yo 目前正在尝试玩出新花样。他们在世界杯期间为“情境讯息”(contextualized messages)做出了首次尝试:用户添加“WorldCup”至联系人列表,就能在每次进球时收到一个“Yo”的提示。

除了世界杯,Yo 还想与星巴克和麦当劳等品牌合作,比如在客户订餐到达时发送一个“Yo”的提示;与博主合作,每有新文章发布,订阅者都会收到即时通知。

读到这时你或许已经发现,Yo 并不是只会说“Yo”的应用。Arber 为《Mashable》做采访时一语中的:“这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获取轻量级、非侵入性的推送通知。它的存在是为了消除杂音。我们更愿意称它为基于上下文的消息。”

当 Facebook 大张旗鼓地用 Slingshot 复制 Snapchat,Snapchat 在应用内部用 Stories 复制 Colors 的时候,极蠢又极简的 Yo 给挤破头争抢即时消息市场的同行们一记响亮的耳光。或许 Yo 的热潮真的能够说明:一种全新的推送方式正在出现。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推荐资讯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烈士扈三娘事迹感动大宋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武斗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