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洋洋大观

香港公立医院看病记

时间:2013-12-24 10:12:45  来源:腾迅大家  作者:章诗依

 半个月前胸前起了个包,自我诊断是火疖子。我没管它,后来开始红肿、流脓,自己用碘伏和红霉素眼膏处理了几天,包比以前小了一些,但并不明显,而且一触即痛。于是不敢再做“蒙古医生”,由老婆陪着去香港公立的邓肇坚医院看医生。

医院并不远,按理早该来了。之所以一拖再拖,除了以为几天就会下去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不会讲粤语,怕沟通起来麻烦。这回是硬着头皮去的。

 (一项由国际著名调查机构组织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的公营机构和政府部门当中,香港市民对香港的医疗制度最有信心,信心指数高达72%,而市民的满意率更高达99%。图片源自网络)

 不过,一个半小时下来,看病的经历堪称愉快,遂将一点体验和细节记录下来,以期对内地医院有所启发和借鉴。

到医院的时间是两点多一点儿,先去普通科门诊缴费,也就是相当于内地的挂号。这道程序需要出示身份证、住家地址和电话等个人信息,因为香港居民在公立医院看病。药不花钱,所以需要验明正身。

挂号费是45港币,不分内科外科或者更细致的科室。“4点钟行吗?”征得我认可后,窗台后的工作人员递给我一个大约64开大小的浅黄色简易文件夹——一个有我姓名和条形码的“小黄本”,也就是一本医疗记录册。一张纸条上打印着如下内容:8诊室门就诊,序号为24,就诊时间是下午4点。

我同时被告知,每次就诊都需要提供这个“小黄本”,不管前往哪家公立医院——这一点很好,不用换家医院就要重新建一个病例本,有利于节约资源。

挂号时医院就会告知患者准确的就诊时间,这一点很贴心。知道了准确的就诊时间,就不用在医院苦等了,也可以分流就诊的人群。我们于是到附近的银行办了点儿事,约一个小时后,返回医院,坐在8诊室门前等候。诊室的门前有几排椅子,大概因为人人知道自己的就诊时间,没必要一直等,所以在我等候的时间段里,椅子上一直没坐满人。

按医疗记录册上的提示,我在等候的时间里,用旁边的自动测压机量了血压、测了身高与体重,机器吐出的打印数据显示一切正常。整个缴费、候诊区约200平米,有三处放置了自动量血压、测身高与体重的器械,足敷使用。

候诊室的中间,坐着内地医院中没有的角色——身穿深绿色工作服的“业务支援”,其职能有点像“不管部部长”,专管与患者候诊有关的一切事情。比如我们刚刚缴完费来到候诊区,一个“业务支援”立即过来看我们的单子,然后将8诊室的位置指给我们。再比如,向每个刚进候诊室的患者发放口罩。不仅医生,患者也要戴口罩。老婆的口罩戴反了,被“业务支援”看到,过来指点正确的方式。

每个候诊室的门前,都有一个电子显示牌,按序号通知患者进去就诊,不用医生在里面喊,也便于患者清楚什么时候轮到自己。4点16分,显示牌上出现“24号”的字样,该我了。

诊室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比较宽敞,要比内地大医院的医生诊室宽大不少。比较起来,缴费处工作人员与“业务支援”的空间要逼仄得多了。第二个印象是东西多:内地诊室除了一张桌子,往往四壁萧然,没什么东西。这个诊室可好,电脑、书籍、小器械等,还有一张供检查用的床,满满当当。医生叫护士,按右手边的铃即可。给我看病的十来分钟里,医生按了两次铃,每次,几乎都是手刚拿开,护士即推门而入。

感觉得到,医生在这里处于相当中心与权威的位置。

医生看了我的患处,认为不是大问题,开了一种抗生素药和一种消炎药,告诉我需要护士清洗伤口。这个环节中,印象最深的,是医生给患者的诊断意见即时输入电脑,当场打印出来,放在“小黄本”里,而不是手写。这样一来,患者就不用面对常见的医生那一手“金蛇狂舞”“蚯鳝暴扭”的字了。

出了诊室,去清洗伤口。刚到清洗室门前,“业务支援”出现了,告诉护士:是说普通话的。护士有些歉然地说:我的国语说得不好呀。我说:挺好的挺好的。

清洗时,护士拉上一个布帘,与外面隔开,然后从架子上整齐码放的几摞蓝包中取下一个,打开,里面是一叠整齐的小块方形纱布、两个塑料钳子,还有一个蓝色的小托盘用来盛放药水。一个患者一个包。处理完后,将包打上,应该是消毒之后再用。

至今,我已经去清洗了四次伤口,每次都是不同的护士,每次清洗时,都被问询到“疼不疼”,声调均相当柔和、亲切。最近一次,还被护士问起这几天是否冲凉,并被告知可以在来换药之前冲凉,冲凉时用凉水对着伤口将浴液冲掉。为防我没听懂其意,这位护士还让我复述一遍她的话。

最后的一道程序是拿药。先到一个窗口递交药方,拿到一个号码,然后坐在大厅里等待叫号。这一点似乎与内地一般医院不同,显然,这样的安排,使每个患者不必直接将药方交给药房,然后站在窗前等待药房人员捡药。

 与在内地医院拿药最大的不同,是内地医院往往需要排大队。这家医院的药房则有一个独立的大厅,有约一百个座位的椅子。药房的窗口上方,悬挂一个很大的黑色电子显示屏,上面一次显示十几个号码。患者的号码出现在屏幕上,意味着药已捡好,才起身去排队,其他的坐在椅子上等候即可。排队者站在一条绳子拦成的通道内,快到拿药的窗口前有道黄线,排到的人才能越过黄线,站到窗口前领药。

电子屏幕上显示取药号码的同时,广播里同步用英语、粤语播出排到的号码,语调极其柔和,近乎催眠,听长了也不觉得吵闹、心烦。

这家公立医院规模不算大,但药房里人手很多,有七八个工作人员在捡药、发药。因此尽管有近百人在等候,但取药的速度很快。我注意到,各种不同的药都装在一个透明的塑料袋里,没有五花八门的包装,也没有成份说明。袋子上贴有一张纸条,上面除了标示用法之外,还写有“小心放置,以免儿童误服”的字样。

香港公立医院的药,除了价格贵者,一般不用患者掏钱,而所有的药由香港医院管理局统一采购,包装简单,药量不多。想起半个多月前在北京看颈椎,花了280元钱照了肌电图,结论是“在正常范围”。但医生还是相当豪放地一口气开了6种药,花去我近700块钱,不禁唏嘘。

值得一提的,还有医院的候诊室里建有盲道,方便盲人患者就诊。此外,医疗记录“小黄本”里夹有一张“重要通告”,也值得一记。通告的内容是告诉病人,医院的员工可能请病人提供个人资料,这些资料将用于健康护理,以及发生灾难的情况下提供给相关公共部门。这是出于对病人隐私的尊重而做的提醒。

省时间、不累、被照顾得很仔细,是这次看病的主要体验。需要说明的是,从药房近百人拿药的事实推测,这家医院尽管称不上是大医院,规模也不算太小,但看病、取药过程有序、流畅,服务质量上乘。作为内地人,对其身为公立医院而有如此优良的服务,难免深有感慨。

环视医院所有显眼的地方及角角落落,没有任何“以人为本”“患者至上”之类的标语口号,也没有什么承诺性的宣示。但每个环节和细节中,都最大化地体现了方便、体贴患者的原则,让看病不至成为一个疲惫不堪、充满挫折的过程。

一项由国际著名调查机构组织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的公营机构和政府部门当中,香港市民对香港的医疗制度最有信心,信心指数高达72%,满意率更高达99%。

这并非香港医护人员的道德水准先天地多么高尚。香港人能幸运地享受世界上最好的医疗服务,是锐意改革的结果。香港现行公立医院体制系于1985年由澳洲一家顾问公司设计,经过广泛公众咨询,于1990年正式成立医院管理局,接管所有公立医院和医疗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医院管理局并非政府机构,而是法人团体,是一个高效、专业的机构,其一系列制度设计与配套措施(如独立的投诉与调查机构)构筑了香港高效、公平的公立医疗体系。

此外,政府充足的投入更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香港公立医院的费用92%来自于政府拨款,医护人员类似于公务员,有固定薪酬,制度设计中医生更没有以开药获得提成的可能。

作为丰裕社会,香港有内地现阶段不具备条件去学习的地方。但是,许多技术性的细节,需要尽快“拿来”。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推荐资讯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烈士扈三娘事迹感动大宋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武斗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