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洋洋大观

读完中共党史研究生然后读博去高层次党务部门可以吗?

时间:2013-07-05 10:56:20  来源:知乎  作者:
前情提要:本人男,某综合性211大学中文系大三下。
我现在在犹豫是直接准备公务员考试,从9月份开始一直参加各路公考,直到考中为止。还是放弃准备,考公务员。公务员是从3月份开始准备的,本周五确定要入党了。然后老家大学的一位领导打电话来说,年轻人要志存高远,目标远大。
爸爸今年41岁,从事烟酒茶娱乐业等生意,在老家当区人大代表,社会活动能力90分最少。
该 领导建议我考研究生。经过反复考虑,结合自身实际,我打算报考厦门大学中共党史专业。厦大只有中共党史专业的研究生,立志一直念到博士,博士估计要换个专 业,还在厦大。我对文字敏感,理论素养不错,觉得博士毕业后去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是可以的,起点起码比现在本科出去高很多。至少市委办公室级别,个人 偏向于以后去政策研究室、党史研究室之类的岗位,避免下基层。以后老了,可以到省委党校或者省社会主义学院或者找个清闲机构当党务领导,进可攻,退可守。
爸 爸早婚,现在精力旺盛,但我每每不忍他一人操劳。所以一直倾向于回去帮助家业,父子二人同心,力量不凡。但同时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自己年级小,现在22 岁,只能在基层岗,起步慢,升迁慢。现在提倡高学历,将来进公务员,我只能从基层的文字秘书干起,一定是起早贪黑的。不过,我能吃苦。真正打动我的是发展 前景。
按票数排序

57 个回答

 

安雨宁美帝留学生

760 票,来自 张凯深水珊瑚Ziya 更多
你的整个一大段话,一眼看过去:
“至少市委办公室级别”
“避免下基层”
“找个清闲机构当领导”
“只能从基层的文字秘书干起”
“一定是起早贪黑的”
......
虽然很不想打击你,但是你言语里透出来的功利主义还是让我倒吸一口冷气。

你 对仕途抱有如此大的期待和向往,是因为什么呢?因为“工作稳妥,收入稳定,地位显赫么”?那请问你知道现在你能在媒体上见到的所谓“高官”(我们暂且将之 定义为厅局级以上)他们在20岁左右的职业生涯初期都是做什么的吗?车间工人,地质技术员,工厂工程师,普通医生,基层士兵...... 任何事情,如果在一开始的时候你就急于求成,把心思和精力全部放在对金钱、地位、名誉等物质回报的迫切渴求而不是踏踏实实做好眼前事把握住当下的机会之上,你是绝对不会成功的。

我的父母与祖父母以及其他旁系亲属大部分都在政府机关和地方军区任职,大部分都是厅局级干部,从小家庭里的教育熏陶和耳濡目染让我很清楚,政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各方利益的博弈,是建立在高风险平台之上的妥协对抗,优秀的政治家无一不是勇于游戏于风险之上并以此获取机会而获得升迁的。不 要以为你想去的部门是与以上这些没有关系的。各地党委办公室是党委权力中心的辅佐助手,是决策者的左右手,需要极具察言观色及深谙为人处世之道者才可胜 任;政策研究室相当于智库,是具有极高智慧与极丰富的社会阅历之人才能担当的;党史研究室的作用则与政策研究室大不相同,相对来说生存环境较为单纯,现今 任职于党史研究室的大多是与各级高级干部有良好(亲戚)关系者;至于省委党校和社会主义学院,那里的主要领导者基本都是来自于各高校的马哲和唯物主义学 者,与前面各个部门又大不相同!

所以,非常明显,你如此之向往仕途,却又对中国政坛一窍不通!但这并不怪你。因为中国政治这东西,若不是 家庭里从小耳濡目染或者自己亲身浸泡于其中,几乎没有人能拿捏地准确其奥妙。你提到你的父亲是“老家区人大代表”,因此你认为你父亲的“社会活动能力90 分最少”。那么我还是想说你错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是中国政治概念里最容易被误解的概念之一。普通老百姓总以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和其他体制内官员是一个性质,甚至比许多厅级处级干部还要说话管用。其 实不然,政协相当于西方国家的上议院,人大相当于下议院。通俗来讲,就是政协委员是可以用钱“买”的,这个“买”不是指买官卖官,而是你只要在任何一个领 域做出了一定成就、拥有一定的社会认知度,你都可以被提名为政协委员;而人大代表就不像政协委员那样都是“名流权贵”了,人大更多都是相对草根的阶层。所 以你可以看到,我国的政协委员大多都是知名企业家、影视剧明星、著名歌手等等,而人大代表相对来说非常草根,甚至还包括农民工代表什么的;这些人大多不具 有很高的政治常识和智慧,因此每年三月两会期间各种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总是能发表各种各样的奇葩言论引起网民公愤。不过我说以上这些的意图是为了让你明 白:在真正的“体制内”,从没有人把政协委员当回事,因为在“一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我国(你懂得),“上议院”的作用是为了配合老大说话,它必须存在,但毫无实际用处;“上议院”且当如此,更何况你“下议院”?


中国的官场,能力、学识、经验都不是最关键的因素,最关键的因素是人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关系”。这点我想大家都懂。上一段我已经解释过了,虽然我并不清楚你父亲的具体情况,但请不要对你父亲那边抱太大希望。我的外祖母现任国内某军区副军级政委,老人家已七十多高龄尚未退休;在普通大众眼里看来,可能都觉得“这已经够了”,但其实这“远远不够”。越往上走,阻力越大,对于90%的官员,处级是他们一辈子的极限;能够最后停在厅局级别退休的官员,都是极幸运的少数,都至少是有一定“家族关系”的。中国有多少公务员?中国实际由国家财政供养的公务员和准公务员性质的人员超过7000万人(2006年)。而中国又有多少处级和副省级以上官员?分别是180万和3000人(不算企事业单位)。这个残酷程度,一目了然。更不要说最开始公务员考试的惨烈了,千百人中挑一个,那一个还要先到最最基层的地方干起;没有“关系”,谈何容易?!现在再回头看看你自己美好想象里的“统战部”“宣传部”“市委办公室”“省委党校”,真有你想象的那么容易吗?

年轻人啊,你才22岁,为什么说出来的话如此畏头畏尾而萎靡不振呢?我们不管做任何职业,包括想要在中国的政府部门任职,为什么不是怀着为民谋福祉为社会谋发展而是一心只着想避风险爬高位拿丰禄推责任呢?!

你口口声说你“能吃苦”,那你为什么又反反复复强调着“避免下基层”还怕“起早贪黑”?那你的“能吃苦”到底体现在哪里?“博士毕业后去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喝茶看报纸么?还是“退休后找个清闲机构当领导”么?你现在才22岁,就已经把你40年后的生活都想象好了,人生那么多未知的精彩与挑战,你就这样甘心于四十年如一日蜷缩在几平米的办公室里每天上班下班回家吃饭睡觉千篇一律地重复亿万无梦想之人的乏味生活?这难道不可怕么?!

最后,引用我一位现在在中国社科院政治与经济研究所工作的学长写的文章中的话:
“过去几年,体制内的巨大吸引力是否已经磨灭了很多人的奋斗精神?有迹象显示,这个社会的风险厌恶程度似乎在不断提升。人们争相进入体制内希望稳坐办公室。
而这种情况在上个世纪的日本也出现过。此后日本陷入了至今仍然延续的漫长通缩。
风险厌恶高并非坏事,但社会需要不同的风险偏好。
以 金融业为例。人们拼命要挤入金融行业,愿意出巨资去镀金获取敲门砖,人们艳羡金融投行男女的高薪水。但和人聊天时,我却经常听说有比如社会学系的本科生也 申请了美国的金融硕士,愿意付出十万美元进修,而在此之前她们对金融一无所知。难道是对金融突然萌发了真爱?细问之下,她们的动机在于进入金融行业,获取 稳定的工资和安稳的生活。
呜呼哀哉,金融从来是一个和风险对抗,和风险相伴相生的行业,而希翼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最渴望的却是规避 风险,安度终生。海外的投行如摩根大通,高盛者无一不是通过紧紧抓住风险的咽喉来获取机会的。即使是海内的券商也逐步甩开了膀子干活;他们常常在一个政策 出来后就迅速组成团队研究套利机会,对收益从来不放过。我想,即使是街头巧言善辩的房产中介也会比这样的应届毕业生更好地把握和适应风险,适应金融业。如果这个时代里,社会环境让大学生只一心求稳而拒绝颠簸,只敢循着前人的老路走下去,那么新经济或许很难有坚实的基底。就业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国人,特别是青年精神的磨损。

(我想文中的金融行业,与你向往的体制内公务员生活,无不有异曲同工之妙。)

你的青年精神去了哪里?人生有无限种可能,趁着还年轻,多去体验,多去见识,多去犯错,多去积累经验;把自己过早的局限在一个框框里面,等你年老时回首往事,那才真的是“一无所有”。

祝好。
 

匿名用户

1。我家里是厅局级的,父母亲戚都是。所以更高层的不懂。
2。局级干部真是太小了,随便一个人都能踩咕你。
3。为什么没有副部以上的呢?因为不是红色后裔,也没有娶红色。厅局就是死头,除非上过天下过地给国家流过血,没戏。相当于大校。
4。党史?政策?统战?sb才去。要么交通厅要么组织部,退一步财政局,共青团。这才是好地方。
5。你毕业的学校太次了。去部委清北是起步。政策研究室是智库,选拔标志太严格,清北都差点,很多哈佛读本科然后肯尼迪出来的。里面待遇不好,老大王沪宁都一般般,好多人都跳,比如创京东那个叫什么来着?
6。最后一点。在目前我国,前后10年左右,升超级大官最快最舒服的方式:进央企,当书记。
7。你写的没太看懂。我国国情是:官大未必有权力,没权利的官混的不如狗。你想进的破单位注定一辈子吃糠咽菜被其他单位挤兑的
 

leicaaaron汪汪汪

55 票,来自 深水珊瑚、知乎用户、张枫华 更多
-
介于知乎的文化氛围。

不是很适合你这样志存高远的共产党员。
-
 

匿名用户

不知道您父亲对您的教育,程度如何?我指的是官面儿上的,不说太微妙的,就说基础,酒宴上的吧。

座位怎么排?哪是主位?八仙桌和圆桌的主客位有什么不同?
什么时候点菜?是人来齐了点,还是事先点好?谁来点菜?人均几个菜?
倒酒的时候,白酒怎么倒?红酒呢?用什么器皿?倒多少合适?
什么时候敬酒?从谁敬起?碰杯喝多少?不碰喝多少?
什么时候该给领导代酒?怎么代不失体面?
敬酒时说什么?敬领导,男领导说什么?女领导说什么?领导故意为难你,逗你玩,不跟你喝,你该说什么?
什么时候陪着敬酒?什么时候千万不能陪?
什么时候添酒?如果都喝多了,酒还有剩怎么办?如果喝多了,领导还闹着要酒怎么办?
给领导端茶怎么端?添茶怎么添?说什么?同级呢?
怎么判断这顿饭用不用己方结账?结账的话,什么时候去结,发票什么时候开?遇见别人抢着结怎么办?

说起来也很惭愧,中国人研究这些东西,研究的是太深了。我觉得知道这些事一点也不光荣,但题主既然想“进步”,想“发展”,个人认为与其埋头读书,倒不如及早投身此道,从基础学起,从学会“揣摩上意”开始。

另外,题主是中文系的,要是你进了官场,你会发现中文的文稿写作简直就是一门科学……

 

匿名用户

40 票,来自 安全棰Jade陈万如 更多
好巧,我父亲就在你向往的政策研究室当一个局级干部。

看你写的真么详细,想必是希望得到中肯的答案。但我不得不告诉,上面的所有答案都带有严重的偏见。实际上,你在知乎是很难得到关于这个问题的有价值答案。因为,能回答你这个问题的人,至少应该做到厅局级,并且在多个部门任职过,要不就是中央或各地组织部的人。而这些厅局级干部,大多是50,60后,能够上网,但会上知乎太困难了。就算上网也就看看新闻,会回答问题就更罕见了。

这些好心回答你的人,大多都是干部的后代。而以我的感受,对官场升迁的了解或许比一般人强一些,但依旧是雾里探花。绝对的以偏概全,以自己看到的那一点点加上一些“小道消息”来推测全局,这样的答案你觉得可信几分?

我觉得有个偏见一定要澄清一下:不是红二代很难当上副部级以上?
全 国有1300-1400个部级官员,这些人的简历资料是公开的,你有兴趣可以查查,红二代的比例一定是少数。大家有这种成见是很正常的。由于众所周知的几 个大官是红二代,加之新闻总报道某地区谁又神速升迁,结果一查们因为他爸是某官。给人一种印象,不是红二代真是伤不起啊。但你要清楚,这就好像飞机出事 故,尽人皆知,给感觉飞机很不安全,其实飞机是事故几率最低的的交通工具这个道理一样。

从你的描述可知,其实你的想法几乎是所有人期望的,就是:在职业发展中,能少吃苦做大官最好,但是实在不行去吃点苦也忍了,只要有前途,但是最好还是不要啦。其实你要问的是做大官的最快途径。就像上面的一样,作为一个干部后代,又是你期望的岗位的后代,只能给你我的所见所闻,只不过我不会认为这是全国的情况。

听我父亲一次在餐桌上说,没有考过公务员考试的话,还有两种方法可以当上公务员。1.做某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然后转到政府智囊部门。这里有个最好的例子,可以成为你榜样的人: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BOSS。他曾经是复旦大学的老师,在政治学研究上很有一套,江总时代末期被人推荐到中央,且创造一项历史,智囊部门的头首次入选25人。对你而言,党史是一个很好的专业,因为相较于其他政治相关专业,你比不过国外名校回来的海归,党史这种事情,一定中国自己人最在行。其次,作为没有工作经验的人,想进入政策研究部门我父亲说,必须是博士,所以你要读博士,不像上面说的硕士就可以。实际上,政策研究部门也是有区分的。一个是在党下面的,中央政策研究室,里面分有很多不同领域的局。另一个是国务院下属的,下面一样有很多司。从规模上,国务院研究室远大于中央政策研究室,但是中央的那个在海里面办公,而且据说那里升迁稳定。2.进入央企,做到一定级别之后争取转到行政部门。这 条道路需要更多的人品了。首先进入央企这件事确实很需要拼爹。进去之后的每次升迁除非你成绩能力过人,拼年头的话,还是要拼爹。同时,要从央企转到行政部 门不是一件简单地事情,需要人品和拼爹。当然以上这些的拼爹还能被另一个能力代替——拍马屁能力,和上司处关系,让上司喜欢你才是初期升迁的王道。其次才 是人脉。

所以,想去智囊部门,我认为你这条道路还是可以的。当然,时间那么长,不认为哪条道路一定可以达成什么,只是就现在来看。同时非常同意排名最高的答案,政策研究部门也是不清闲的。我父亲经常加班,特别是在开大会前夕,会被关起来写材料。

突然看到上面有说也就去组织部门这样的话。这样说吧,一个公司的人力总监你敢惹么,组织部门绝对值得一去。

--------------------------------------------------------------------------------
上面写得这么多是完全给题主的,没想讨论中国政治、升迁之道和官场险恶。
接下来补充一些内容。阅读了这个问题下的高分答案,感受到一股对中国官场深深的厌恶、绝望的气息。忍不住想说一些。

我知道改变不了大家的看法的,但是这种气息让我很难受:让看到这个问题的人,觉得官场惹不起,给那些想当官的人、想通过从政为中国做些事情的人,一个严重的打击。毁灭一个人的梦想轻而易举,而决定从事一个事业是需要多大的勇气。更何况,你们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确定对自己的所答有把握么?什 么厅局级再往上不是有关系很难?走某些部门没前途?到厅局级退休就是有关系了?官场多么险恶?我说,是当事人么?你在官场混过多少年?你作为一个比一般人 离官场更近一些的人,确定看全了?你调查过?怎么敢先站住权威的地位然后说出这么绝对的话?甚至当我看到一些我在知乎敬佩的大神一样点赞吐槽的时候,我真 的感到很悲哀。

想获得高关注的答案,符合大众的口味是最简便的方式。而事关阶级的问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自己放到群众去,拉近或者让大 家觉得我就是跟你一个阶级。党的“走到群众中去“是个道理吧。你们再看看回答这些答案的人,基本都是“你看我家谁谁是什么官吧,可以了吧,还是被人踩。” 拉近距离吧?有亲切感觉了吧?好,我告诉,这有多险恶,没关系不行!越赤裸越受欢迎。抨击是很容易的事,你们点赞的时候是不是太轻而易举?

我承认,官场险恶,一党专制的弊端很多,比如官僚风气固化。阶级利用自身优势造福后代,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开始阶级对立,看看前苏联。所以我们是该抨击这样的不好,形成对既得利益体的平衡,但是这代表我们应该传播一股绝望碰不得的气息么?何 况,事实真有这么绝望?我身边的情况是,包括我家人,以及我父亲在不同部门地域工作的同事一点点升上去的人,没有一个是红二代。政策统战部门怎么就不值得 去?官场不像公司,每个部门的技术没有多么专业,你进入一个看似一般的部门,又怎么知道不会在自己努力工作的情况下升官到别的部门。和我父亲同在一个办公 室从科员做起的同事。现在他的政治升迁之路是这样的:北京某部科员------该部某处处长-------部长秘书(处长级)-------部长被调到地 方当书记,他继续留在该部门人任职-----------1年之后某省会城市副市长(局级)-----现为另一个省的省一级某权力部门正部长(正局级)。 跨越了多少部门?这是人品么?一定有,更重要的是他干实事啊。这就说到下一个问题,上面的言论给人感觉到处级或局级再往上就是拼关系了。你怎么得出的结 论?你调查过?部级任命过程大致是:改选前很长时间人事组织部门会划定一个候选范围,经过长时间的持续关注进一步缩小范围,之后还会对其周 围的人直接或间接的调查周围人对他的态度,经过层层考核后再任命。通过这个过程的分析,入选首先还是能力,不然如何服众?。部级是很受关注的,是能决定一 些走向的,怎么可能因为他是红二代才可以。所以不要不负责任的传播这些消极言论,这不是爱国的表现,不是用来博取大众赞同的手段。


以上内容禁止转载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推荐资讯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烈士扈三娘事迹感动大宋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武斗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