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洋洋大观

一位英国记者的“中国历史课”

时间:2012-11-13 10:15:41  来源:青年参考  作者:
○本报记者 张慧 《 青年参考 》( 2012年11月07日   28 版)

    2011年9月凯莉·格雷西因罹患癌症暂别BBC,并于2012年5月17日重返BBC主持岗位,此事被英国各大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图1

    图2

    图3

    图1、图2和图3均为凯莉·格雷西镜头下的“老百姓”。凯莉认为,他们讲述的历史,就是历史课本那些重大事件背后的真实背景。

    英国广播电台(BBC)的记者凯莉·格雷西(Carrie Gracie)是个热爱中国的西方人,她在中国生活了 10年,完成了大量关于中国的报道,甚至还嫁给了一位中国摇滚音乐人。这个中国的“洋媳妇”带着审视的眼光,“观察着迷人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现实之间的 断层”,并通过电波展现着她的观察和思考。

    从10月18日开始,英国BBC广播开始分10集播放系列专题节目“中国:历史的见证”。凯莉用她有些沙哑却很温柔的声音,讲述了司马迁、忽必烈、周公、李白和杜甫、秦始皇、刘备、宋氏姐妹、王安石、洪秀全和中国现代普通老百姓的故事。

    有关中国历史的“十日谈”

    背着录音设备,凯莉在北京、上海走街串巷,搜罗生活的声音,无论是桌游吧里玩“三国杀”的年轻人,古董市场里淘宝的文化人,博物馆里观看展 览的游客,还是农闲时给儿孙讲古的老祖母,都成了启发她思路的线索。她的关注焦点,用她自己在节目中的话说:“‘中国:历史的见证’讲的不是历史,而是仍 在历史延续中生活的中国人。”

    在凯莉眼中,司马迁是中国2000年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在中国,对掌握权力的人说实话,是个高风险策略。当权者总喜欢听奉承话,而忘记 了这一点的作家,就会大难临头。”凯莉在节目中毫不掩饰对司马迁的崇敬,“我想象中,他身着白袍,脚穿布履,就像我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看到的那样。”

    她赞成司马迁的历史观,即历史的意义是教会当权者如何治理国家。但她遗憾地在节目中指出,从古至今的中国政府从来只是将历史看作巩固统治合法性的工具。“我想,司马迁一定希望也有人像他当年一样,静静地待在角落,真实地记录当下的历史,留给后世的人评说。”

    在这个系列节目中,一个出乎意料的人物是周公。在凯莉看来,他的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起点,而他思想的核心其实是探索理想的人与国家关系。

    凯莉说,周公树立的政治哲学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这种温和有礼、四平八稳的文人治国思想,在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被彻底颠覆,文化大革命的 “破四旧”抹去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最后一丝色彩。这一切使当代中国陷入了创新与回归之间的缝隙,无家可归。在这样的情况下,周公和儒学再次被现代中国人 高高地贡在祠堂中,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

    在凯莉的广播节目中,宋氏三姐妹的故事是有关性别与政治的专题。她告诉英国的听众,在宋氏三姐妹生活的年代,中国女性惟一影响权力的方式,就是嫁给权力。凯莉在节目中以电影《宋氏姐妹》作为基本脉络,播放了大量历史录音,甚至原音重现了宋美龄在美国国会的演讲。

    伴着“夜上海”的乐曲,三个女人与近代中国的故事由凯莉娓娓道来。姐妹三人天各一方,老死不能复见的结局引得凯莉唏嘘不已。在中国历史上, 和权力走得太近的女人总是被冠上“红颜祸水”、“祸国殃民”的帽子。据此,凯莉感慨,在今天的中国,虽然女性地位提高了,但一提到政治,女性还是弱势群 体,而“嫁给权力”似乎仍是最快捷的从政之道。

    在关于秦始皇的故事中,哈佛大学的皮特·波尔把秦始皇的地位说得很简洁易懂:“没有秦始皇,就没有中国。”凯莉的观察是,秦始皇给中国留下 的影响,远不止将四分五裂的封地统一为一个国家,他为后世统治建立了模型,这种“一个君王”的绝对统治深入中国文化,至今仍影响着中国社会。

    刘备被看作中国历史上的军阀,在讲述他的权谋和生平前,凯莉先介绍了在中国很有人气的桌游“三国杀”。为让英国听众更好理解小说《三国演 义》,凯莉将它称为中国的《荷马史诗》。在她眼中,这不仅是一部关于列土封疆的史诗,还是关于运用智慧和削弱敌人的“决胜秘笈”,是关于挑选和任用人才的 “管理学宝典”。“今天的中国仍充满着刘备和曹操”,凯莉对此大发感慨,认为想要读懂中国,仅仅熟读政策和文件是不够的,思索背后的故事才是关键。

    观察中国亲戚的“洋媳妇”

    这个执着地要帮助英国听众“读懂中国”的主持人,是名苏格兰人。她和亚洲的联系从出生那天就开始了。她的父亲是石油工程师,1966年,父亲在巴林勘探油田,凯莉就出生在了这个盛产石油的波斯湾岛国。

    凯莉是一个性格冲动、充满活力的人。她高中毕业后进入了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即将毕业前,她突然冒出了开餐馆的念头,于是退学去当了一年餐馆老板娘。随后,她进入牛津大学继续学业,并获得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学士学位。

    1985年,凯莉第一次来到中国,在重庆大学教授了一年的英语和经济学。1991年,神秘的中国吸引她再次离乡背井。这一次,她是来学中文的。1996年,她在中国获得了文学学位,并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她嫁给了一位中国摇滚歌星,还生了两个可爱的孩子。

    凯莉从1991年开始在BBC的北京办公室供职,作为一名记者,她以旁观者的冷静,敏锐地观察着中国社会。中国历史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是最让凯莉着迷的话题。

    在中国生活的时候,她经常和丈夫的大家庭待在一起,并观察着这些中国亲戚的生活,努力从中找到历史留下的痕迹。在和太婆婆、婆婆、丈夫等人 的闲谈中,凯莉看到了书本上的历史如何改变了现实中中国人的生活。在凯莉眼中,中国历史就这样变得鲜活起来。她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研究历史与中国当代社 会关系的课题,逐渐在她脑海中有了轮廓。

    借助着国外汉语言文学家的译著和她本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凯莉把中国经史子集中的道理,掰开揉碎地说给那些对中国充满好奇的外国人听。

    “中国:历史的见证”前两期节目播出后,BBC第4频道的“推特”和“脸谱”上,就出现了很多赞美的声音。一个叫做RJ的网友说:“我在学 校的时候,学到的关于中国的历史非常少。我最近对太平天国感兴趣,正在自学,如果不是听了这个节目,我还不知道它是由‘基督的弟弟’领导的呢。”

    不一样的历史人物

    凯莉选择的10组人物在西方人眼中,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中国名人”。洪秀全、王安石、周公和刘备这样的名字,甚至会让大部分西方人觉得陌生。而她讲故事的角度,让熟知这些人物的中国听众也觉得很有启发。

    在每集短暂的15分钟里,凯莉不徐不缓地讲述着,她很少讲这些人物的生平,也不谈他们的丰功伟绩,只是试着去还原这些人物与当今中国存在的若即若离的联系。

    这些节目听起来趣味横生,每期节目都有丰富的背景音乐,从锣鼓齐鸣的京剧唱段,士兵冲锋陷阵的喊杀声,到老上海的靡靡之音和庄严肃穆的钟鼓 之声。而每个故事的切入点又都贴近生活,从黄浦江畔拍婚纱照的小夫妻,到被网民人肉搜索的“表叔”。凯莉的“中国历史课”其实是在当代故事的基础上讲述 的。

    一个外国人看待中国历史,往往会有一些新奇的想法,能让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觉得柳暗花明。

    借助忽必烈的故事,凯莉试图解释中国人对“外国人”看法的演变, 并且得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那些被称为‘蛮夷’也就是外国人的王朝统治中国的时候,往往中国社会会有飞跃式的发展。”

    郭怡广是中国第一个重金属乐队的创办者。作为一个摇滚歌手,他的音乐灵感来自李白的诗。凯莉采访了许多在北京漂泊的人,他们已说不出最喜欢的古代诗人是谁了,她不胜感叹道:“当今的中国没有李白的空间。”

    凯莉告诉西方听众,所有那些没能写进历史书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老百姓”。她将老百姓的英文翻译成“一百个古老的姓氏”,是从“百家 姓”的意义延伸而来。这些老百姓口中的历史,既有李自成进北京城时的轶事,也有抗日战争时的亲身经历,还有躲避黄河泛滥的经验和教训。

    在凯莉的节目中,老百姓口中的历史有独特魅力,每个人、每个家族的故事搭建在一起,就是历史课本那些重大事件背后的真实背景。而老百姓讲起这些故事来总是绘声绘色,加入了老百姓特有的幽默和豁达,反而达到“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的效果。

    在节目的最后,凯莉说,中国还有很多历史的谜案,它们中的一些距离现在太近,载着太多伤痛,因此不能提及,但早晚会浮出水面。“我认为我们都有意无意地被历史驱动着前进。如果中国当代领导人能给国民机会去塑造未来,那么历史人物的过去就是我们的现在。”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推荐资讯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烈士扈三娘事迹感动大宋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武斗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