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洋洋大观

35年后世界啥模样

时间:2012-09-25 10:28:26  来源:G+  作者:

著名的《外交政策》期刊为纪念创刊卅五周年,邀请全球十六位精英放眼未来,分析哪些今天被我们视为当然之事物,到了二○四○年将已不复存在。所邀请的思想精英,都是在他们领域的权威,他们描绘的人类发展方向,深具启发意义。  

    主权至上 概念式微

    理查德.哈斯 智库"美国外交关系协会"会长

    "主权"的概念是三百五十年来国际关系基本原理,然而再过卅五年,此项概念将日趋式微。民族国家虽不至于销声匿迹,却须与数量更多的强大非主权机构分享权力,包括公司、非政府组织、恐怖团体、贩毒集团、地区与全球性的机构、银行以及民间基金等。 

    势不可挡的全球化过程直接挑战各国的入出境事务控管能力、斫伤各国的主权。 

    甚至某些国家会剥夺其他国家的主权。例如无能或不愿满足国民基本需求的政府、赞助恐怖主义的国家与研发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或屠杀人民的国家,将会丧失主权, 或遭遇其他国家攻击、撤换政权甚至占领。未来的主权将隐含著:主权是有条件的,甚至是以契约约定的,而不是绝对的。 

    民族国家选择放弃部分主权的趋势也已然成形。最显著的例证在贸易领域(世贸组织),甚至全球气候变化也开始影响到国家主权(京都议定书)。然而各国仍将保有部分主权,未来并不会演变出世界大同政府,也不至于陷入全球无政府的状态。 

   

     政党认同 趋于模糊

    卡多佐 前巴西总统、社会学家

    大家理所当然认为,政党在现代民主政治中有其不可或缺的地位。其实,在大型民主国家中,政党的前途并不看好,甚至有可能从此消失。 

    长期以来政党一直以意识形态及阶级划分作为其党纲基石。不过,这两项因素在先进国家已较不具重要性,取而代之的是种族、宗教、性别等跨越党派传统界线的因 素。今日社会,左派或右派这些标签已变得愈来愈无意义。先进国家人民已培养出多重兴趣、多元归属感及交互重叠的身份认同。 

    有些政党为迎合改变,已开始自我调整。看看贝理雅首相所领导的英国工党,或者巴西劳工党,目前经济政策跟其早期工会的宗旨已无太大关联。 

    民众对政治代议的传统形式已渐感厌烦,大家想在公共事务上有更大的发言权,且往往宁可直接或透过利益团体、非政府组织表达本身利益。 

   

    宗教组织 解体转型

    哈维.科克斯 美国哈佛大学神学院教授,著有《天堂之火:五旬节教会的兴起》、《廿一世纪宗教改造》等书

    今日,各主要宗教的阶层组织正快速解体转型,"消费者选择"与地方教会各自为政的趋势,已经席卷宗教领域。过去高高在上、发言有如神谕的宗教领袖,如今不仅要走下宝座对信徒循循善诱,还得应付其他宗教的竞争。 

    以基督教(新教)为例,美国各地的卫理公会与信义会,通常并不怎么理会上层领导阶层。向来阶级森严的天主教会,现在也必须倾听各地教会争取更高自主权的呼 声。至于信徒多达十二亿人的伊斯兰教,更是早从创教先知穆罕默德升天之后,就已陷入派系林立、百家争鸣的分裂态势,再也没有出现大一统的教会组织。 

    宗教阶层组织的解体与转型,一方面会引发危机,诱使教士以投合信徒所好取代宣扬福音,斫伤宗教信仰的本质;但另一方面也焉知非福,能让人以更成熟的心态来面对不同宗教,强化教会对抗世俗化趋势的力量。 

   

    未来毒品 依人调配

    彼得.舒瓦茨

    "全球商业网络公司"董事长

    反毒之战即将落幕,但绝非已把违禁品扫荡一空,而是因为今天我们所知的毒品即将消失。阿富汗的罂粟田往后将一片荒芜。未来的主流毒品应是甲基安非他命,不 仅便宜且容易制造,也不需大批毒贩。一切就地取材,在车库或地下室即可制造。这种方式生产的毒品不可能加以阻止,只有傻瓜及最无能的人才会被逮。 

    卅五年后,毒贩将会是化学剂师,专为富人量身订做毒品。他们会依照个人体质及神经系统调配毒品。毒品的一些不良副作用、甚至成瘾的特性,在设计时即被排 除。制造师会让那些花得起大钱的人享受到一种完美的"化学经验",这种毒贩不会因贩毒下狱,只会因逃税被逮。使用毒品的人数将大幅增加,合法的体能增强剂 (威而钢)与非法的快感与创意增强剂之界线趋于模糊。


   

    欧元统合 终将退烧

    克里斯托弗.希金斯

    《浮华世界》月刊专栏作家、纽约"新学院大学"通识教育客座教授

    欧盟今年推出象征政治统合的"欧洲宪法"遭重大挫败,法国和荷兰相继在公投中否决了这部宪草。更糟的是,一些已经采用欧元的国家如德国,因为经济表现不佳,其国民竟然想念起旧货币。如果现在公投,我不相信英国人会舍英镑,而就欧元。 

    和其开始一样,整个共同货币的观念似乎已经退潮,"欧洲统一"似乎更是遥遥无期。 

    如果欧元到头来只是成为众多货币之一种,那么它也将失去其独特意义了。 

   

    英国王室 走入历史

    菲利普.费南德斯─亚迈斯托

    塔夫斯大学历史学教授、伦敦大学玛莉皇后学院资深研究员

    埃及逊王法鲁克曾在1948年表示,不久后将只有五个国王还能留存世间,那就是扑克牌中的黑桃、梅花、红心与方块四个老K(国王)以及英国的君主。而当英国王室成员不愿履行应尽职务,王室的危机被触发时,英国君王似乎也将从其中除名。 

    理论上,王室是民族集体目的之象征,同时也体现民族的共同价值。然而,英国王室实则只是与世浮沉,宛如情境喜剧中的寻常人家或肥皂剧里的王朝,迟钝或愚蠢、无纪律、自溺、微不足道的敌意就能激怒他们,而唯有婚外情能带给他们活力,实非模范家庭。 

    虽然英国公众仍愿意让英国王室存续,但这毋宁是因为欠缺可行的替代方案,并非是对王室依恋不舍。 

    无论如何,英国王室很快就会丧失持续履行职务的意愿,甚至于向往出任英国国王的查尔斯王储,也已不再喜爱他即将代表的国家,认为英国人已经扬弃他们特殊的 传统,转而拥抱新的无阶级的政治正确价值。而王室的新世代威廉与哈利两位王子,对于履行职务也不感兴趣,他们的双亲都经历过公众与媒体的指摘、嘲笑以及对 他们私生活的侵扰,而他们也只能气馁地面对相同的命运。

   

    一夫一妻 终变落伍

    贾克.艾塔利

    法国著名社会经济学家

    一夫一妻制不过是一种社会习俗,迟早会崩溃,但也不至于回到多配偶制社会,将来的社会对男女关系可能发展出一种新制度,不禁止一个人同时和多个人有伴侣关系。

    在民主和自由市场的制度下,社会变得越来越透明,任何公众人物的私生活如有不检点,在严格检视下都会无所遁形,从而暴露出一夫一妻制的伪善。此外,个人自 由的增加、寿命的延长乃至科技的进步,都会使一夫一妻制更形落伍。普遍的生育控制已经为拥有多伴侣去除一个重要的生物障碍。 

    我们终将承认,同时间爱不同的人是合乎人性的;这是时代的潮流,任何宗教或其他势力都无法抵挡;这场革命将从欧洲开始,接著是美洲,最后普及到全世界;它的影响将非常巨大,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将彻底改变,现行的财产制度也可能必须重新设计。

   

    生儿育女 央及国计

    李光耀 新加坡资政 

    性爱、婚姻与生育原本不属政府管束的范围,但这种情况想来无法再撑持多久了。无论面对人口膨胀或紧缩,各国政府别无选择,很快就得插手那些一般被视为私人 领域的事务,因为影响廿一世纪安全与成长最重大的因素不是民主制度,而是人口。开发中国家人口激增拖累国家发展,而已开发国家生育率下跌,也减损经济成 长。在中东及非洲,人口成长已超越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如此便成为极端分子与恐怖活动的温床。接下来富裕社会则把来自那些地区的移民视为威胁,且心生 抗拒。

    最欢迎移民的国家会取得经济优势,然而移民政策太开放却也带来风险。一波波新移民,其种族各异,可能教育程度较低,有时还没有工作技能。他们经常虔信宗教,改变原本走世俗路线的移入社会。他们创造出来的种族多元化,也可能导致社会紧张,对社会认同及凝聚影响深远。




    生命神圣 备受挑战

    彼得.辛格

    医学伦理专家

    今年,安乐死议题也在美国引起强烈冲击。认为人类生命是神圣的观念在未来卅五年内将分崩离析。韩国研究人员已证明,用普通细胞的细胞核取代未受精卵的细胞 核可以复制人类干细胞。到了二○四○年,会认为人类生命从受孕到死亡都有其神圣性的,大概只剩下一些活在象牙塔的基本教义派人士。美国保守人士一直为联邦 禁止以研究为由制造新胚胎辩护,但这项禁令却阻断了美国科学界在生物医疗科技方面的发展。

   

    汽车废气 终将绝迹

    约翰.布朗 英国石油公司执行长

    拜科学家和工程师之赐,有害的气体排放到二○四○年将不再成为环境问题。新的提炼科技使汽油更干净,让引擎更有效运转的润滑油品质也在提升,而引擎因为燃烧汽油更加彻底,也变得更为干净。

    但汽车只是有害排放物的来源之一,工厂、学校和家庭消耗的能源更多。要如何改进生产能源的设备以及转化消耗能源所产生的物质,才不至于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这是我们大家须共同面对的挑战。


    文化公域 将被吞噬

    劳伦斯.列希格 斯坦福大学法律教授

    每一种文化中都有个公共范畴,那是不受版权法规范的自由领域,它对创意工作的推展一向攸关重要,文化不需他人同意而得培育。传统上,法律为公共域与私人域 两者维持平衡。但因科技丕变,版权法的范围和性质已产生重大转变,因而威胁到这种平衡。美国已大幅扩增版权法规的适用范围。而透过世界知识财产组织,富国 试图对其他地区施加更严格限制。若进一步借助科技充当利器,文化所有权者对于"他们的财产"如何被使用,更将掌握几近完全的控制权。公共域与私人域之间的 平衡关系将因而消失,私人域将吞噬公共域,而接下来文化和创意的推展将会受到那些声称拥有它们的人所操控。创作自由受到扼杀,公共域可能因而无声无息寿终 正寝。


    网路世界 难再匿名

    艾丝特.戴森

    这是一个愈来愈透明、愈来愈没有隐私的世界,一个人不管搭机出国,上医院看病,或是到图书馆借书,都必须呈报个人资料,甚至走在街头,随时随地都会被某个监视摄影机摄入镜头。这是一个个人隐私无所遁形的世界,隐姓埋名是一种奢侈。 

    网路出现后,更是对付匿名行为(anonymity)的强大力量,任何人上网做任何事,不管是购物或发电邮,只要掌握资源的人肯费心,大都追查得到。有些 人掌握了技术优势,或许可以维持一定程度的匿名性,他们在网路上使用好多化名。但这些隐瞒身份的伎俩只能对付一般人,碰上拥有调阅资料权力的政府当局,还 是可查到蛛丝马迹。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推荐资讯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烈士扈三娘事迹感动大宋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武斗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