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洋洋大观

理科生闹革命

时间:2010-12-26 14:41:32  来源:土摩托  作者:土摩托

 我来讲一个理科生闹革命的故事。

这个故事先要从台湾的60年代讲起。台湾的社会发展进程基本上比大陆早20年,台湾的60年代很像大陆的80年代,刚刚脱离白(红)色恐怖,老百姓有了一点自由,急切地想改变命运,于是掀起了出国潮,大批学生赴美读书,尤以读物理的居多,原因有三:一,越是乱世,学生们越是倾向学理工科,觉得靠手艺吃饭最保险。二,李政道杨振宁起到了非常大的榜样作用。三,容易拿奖学金。

其中有不少理科生很有理想,希望引进德先生赛先生,让台湾变得强大。赛先生是德先生的基础,于是这些人视开启民智为己任,科普就是开启民智最有效的一种手段。

台大物理系学生林孝信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台湾本省人,家境贫寒,但他很聪明,学习好,加之对台湾感情深,在读书期间热衷于办杂志,搞科普。林孝信活动能力很强,他联合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学,为《新生报》办了一份《中学生科学周刊》,因此结交了很多朋友,其中就有同班同学刘源俊。刘是外省人后代,比较书呆子气,但他也喜欢写字,和林孝信成了死党。
liu and lin
(左为刘源俊,右为林孝信。)

大学毕业后服了一年兵役,退伍后大家纷纷出国读书。1967年,林孝信去了芝加哥大学,刘源俊去了哥伦比亚。第二年林孝信通过了博士资格考试,清闲下来,救国救民的心又开始骚动,遂决定在美国办一本科普杂志,在台湾出版,继续开启民智。办杂志需要人才,这正是林孝信的强项。他交友很广,为了联络散在美国各地的大学同学,他刚出国就发明了“循环信”,把大家串联了起来。

要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那时别说互联网,连复印机都还没有普及,电话也很贵,穷学生打不起,大家靠什么联络感情呢?答案就是写信。所谓“循环信”,就是一个人先写一段,寄给下一个,再接着写一段话,继续传递下去。这样一圈之后大家就都知道了其他人在做什么,信息传递的效率提高了,成本却没有提高。

知识就是金钱!知识就是力量!

循环信发展到后来简直成了一门艺术。为了加快速度,林孝信把朋友们分成了6-10人的小组,最多时有12个小组,也就是说有12封循环信在同时进行。循环一圈后再拆散重新组合,这样做大大加快了循环速度,而成本仍然被很好地控制住了。

于是,当林孝信决定办科普杂志时,他手里有100多个学理工科的朋友可以帮忙写稿,或者帮忙联系合适的作者。事实上,光是写信还不够,1968年冬天,林孝信开始在美国大串联,就是靠乘灰狗和搭便车的方式去各个学校拜山头,用这个方式联系到了300多个朋友,并在几十个学校敲定了联络人,帮他联系该校的科普人才。刘源俊当仁不让地成为哥伦比亚大学的联络人,后来在那本科普杂志中担任最重要的物理组的负责人。

1969年6月,这本命名为《科学月刊》的杂志出了第零期(试刊),反响不错。1970年1月1日,该刊正式出版,作者大都是在美国的台湾学者和留学生,其中还包括沈君山。台湾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李怡严和台大心理系老师杨国枢担任了《科学月刊》在台湾的合伙人,负责在台湾的印刷和发行工作。“循环信”也因此升级,变成了《科学月刊工作通报》,定期出版,讨论办刊事物。

故事讲到这里,另一个重要人物必须出场了,他就是林孝信和刘源俊的同班同学胡卜凯。他父亲是国民党元老级人物胡秋原,1970年时担任国民党的立法委员,他还办过一本《中华杂志》,致力于保护传统文化。在父亲的影响下,胡卜凯从小就喜欢写字,在台大时参加了各种社团,撰写了不少文章。顺便插一句,台湾60年代的大学和大陆80年代一样,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社团,大学生中的理想主义情结非常强烈。

因为这个原因,胡卜凯的学习成绩一直不是很好,但他却结交了很多文科生,在文理科之间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胡卜凯也出了国,在费城的坦普尔大学物理系读书,很自然地担任了《科学月刊》在该校的联络人。费城和纽约很近,胡卜凯经常去纽约和一帮文科生在一起混。这帮人成立了一个社团,叫做“大风社”,还出版了《大风季刊》,但发行量很小,基本上属于自娱自乐。

就在这个时候,从台湾传来了钓鱼岛要丢的消息。胡卜凯读到了父亲寄来的一期《中华杂志》,上面刊登了台大哲学系讲师王晓波写的一篇檄文,引用五四运动的一句口号,把保钓上升到了保卫中华民族的高度:“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再顺便插一句,这个王晓波是台大的才子,马英九的学长,至今仍然是马英九的智囊之一。

读了这篇文章后,胡卜凯也热血沸腾,鼓动大风社为保钓做点事情。但文科生向来是热情有余,执行力不足,于是胡卜凯想到了林孝信,请求利用《科学月刊》在美国建立的联络网,把留美学生串联起来一起保钓。林孝信在征求了大家的同意后,把1970年12月的《工作通报》变成了《钓鱼台事件专号》,寄给了300多个《科学月刊》联络员,他们分布在50多所美国大学,通过他们联系到了上千名台湾留学生。后来《钓鱼台专号》又连续出了两期,反响热烈,台湾留学生们很快就在很多学校成立了保钓分会,酝酿在美国举行保钓大游行。

据林孝信回忆,全美保钓分会的领导人至少有一半以上都是《科学月刊》的人,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学理工科的,只有伯克利大学例外,他们的3位主要领导人刘大任、郭松棻和傅运筹都是念文科的,这件事为保钓后来方向的转变埋下了伏笔。

1971年1月30日,美国5座城市的华人留学生举行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保钓大游行,只有伯克利例外,他们选择了1月29日,谐音“一二九运动”,暗讽国民党。事后证明,伯克利的那几位文科领导人全都是亲共的左派,他们想利用这次机会打倒国民党。但当时在美国的留学生大部分都是反共的,于是保钓运动很快就因为参与者政见的不同而出现了分歧,勉强支撑到4月10号举行了第二次保钓大游行后,便发生了严重的分裂,保钓运动被左派文科生所控制,变成了反对国民党的运动。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人民日报》高调报道了保钓,称其为“海外的五四运动”。周恩来还亲自接见了5位保钓学生代表,但其实他们都是后来“篡权”的左派人物,保钓的实际领导人仍然是在台湾留学生当中最具公信力的林孝信,最后受到迫害的也是他,林孝信被国民党政府没收了护照,成了非法移民,在美国黑了20多年,直到1988年才终于回到台湾。

当然,保钓运动并没有停止,此后又连续反复了好几次,具体情况请看我在《三联》上写的文章。

这个故事讲到这里暂时告一段落。所有细节均来自我的采访,当事人现在的照片请点击这里观看。

刘源俊回国后担任了东吴大学校长,现任中华保钓协会理事长。采访结束后刘源俊先生送给我一本《科学月刊》第零期和一本《科学月刊》创刊号,非常珍贵。

林孝信目前仍然活跃在台湾科普届,致力于开启民智。我觉得他无论是身材还是口音都有点像方舟子,尤其是那股子执着的劲头,更是非常相像。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推荐资讯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烈士扈三娘事迹感动大宋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武斗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