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洋洋大观

求是:将改革进行到底

时间:2017-09-05 17:22:11  来源:求是  作者:

   ■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全面关注经济、政治、司法、文化、生态文明、国防军队建设、党的建设、民生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完整呈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格局。

  ■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深刻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向更好形态转变的生动实践。正是这一结构之变,使我国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实现了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深入阐释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极端重要性。五年来,正是因为我们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我们才能闯过一个个难关,啃下一根根硬骨头。中国共产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者,也是这场伟大改革中的自我革新者。
  ■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能够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和强烈的情感共鸣,归根到底在于这部片子讲述了改革历程始终秉持人民立场,生动展示了全面深化改革如何增进人民的福祉、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编者按: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播出后,引起了强烈社会反响。该片全景式地展现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五年来砥砺奋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为观众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改革画卷,向世人昭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我们组织这组文章,希望在畅谈观看体会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和基本经验,以此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全面深化改革
    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杜飞进
    “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不仅要破解当下难题,更要着眼长远”,“中国,该如何走向未来?中国,怎么办?”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将这个“时代之问”提给了大家。对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早已有坚定的回答,那就是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时代之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鲜明的问题导向聚焦破解改革发展难题,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创造性回答时代和实践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形成了一系列极富创见的理论创新成果。五年来,全面深化改革能在神州大地形成生动实践、结出丰硕成果,最根本的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为全党掌舵,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指引。
 
    一、举旗引路,指明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方向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站在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站在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高度,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作出新的理论阐述,深刻回应了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改”“往哪儿改”“为谁改”“怎么改”“如何改到位”等时代关切,指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方向。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关键就在于我们始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面对关于改革方向的种种杂音噪音,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度的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深刻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与坚定制度自信的关系: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这就为全面深化改革始终沿着正确道路前进提供了根本保证。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事关改革开放性质和命运的根本问题、原则问题。我们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动地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确定哪里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是改革重点明确了基本“度量衡”。
 
    二、谋篇布局,构建科学完整的决策理论体系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就需要有管总的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勾画了到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实现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突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一总目标的提出,深刻回答了推进各领域改革最终是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整体结果这个重大问题,是在我国发展进入转型期的重要历史关头,全面考量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认真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和最新实践提出的,是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的重大改革思想创新。
 
    全面深化改革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而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脉搏、锐意推进理论创新,明确了各领域重点改革任务,基本确立了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理论已形成体系。正是在不断创新发展的重大改革思想理论指引下,全面深化改革在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全面关注经济、政治、司法、文化、生态文明、国防军队建设、党的建设、民生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完整呈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格局。
 
    三、遵循规律,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推进。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的政治眼光和敏锐的洞察能力,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和各领域改革的具体特点,提出一系列改革新理念,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始终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引领改革的正确方向,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方法论。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及其面临环境的日益复杂,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改革的关联性互动性不断增强。许多重大改革政策的出台,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以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来谋划改革、观察改革、推进改革,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把握改革的总体趋势和根本方向,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抓住关键、找准重点,知难而进、开拓创新,并始终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谋划深化改革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加强不同时期、不同方面改革的配套和衔接,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始终能够在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中不断前进。
 
    鉴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难免触及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利益调整,凝聚改革共识的难度不断加大,习近平总书记从认识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出发,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握好五大关系,即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辩证思维的方法论,为我们正确处理改革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把握好“破”与“立”、“点”与“面”、“稳”与“改”等之间的度,着力提高操作能力和执行能力提供了基本遵循。
 
    全面深化改革永无止境,指引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作出的这一科学论断,不仅深刻揭示了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内在联系,而且深刻揭示了党的创新理论引领改革全面深化的内在逻辑。我们坚信,只要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下,自觉将改革进行到底,就一定能完美作答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所提出的“时代之问”,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如期实现。
 
用改革的办法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刘 伟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围绕这个大逻辑,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深刻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向更好形态转变的生动实践。正是这一结构之变,使我国经济发展上升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实现了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悉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判断,为中国经济的未来确立了全新的历史坐标。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世界经济进入长周期调整阶段,目前仍处在深度调整中。在经济发展长周期和全球政治经济新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三期叠加”的新阶段,面临着诸多结构性变化。我国的经济减速是短期变化还是长期趋势?经济结构要调整,但新的结构是什么?内生动力从哪里来?面对这些疑问,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并用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概括了新常态的重要特征。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带着我们全景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和论述新常态的全过程,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把握和引领好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
 
    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回答了对中国经济“怎么看”的问题,还要解决“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拥有诸多优势和有利条件,但经济积累的矛盾风险很多,必须爬坡过坎。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工作的理念、思路、着力点等都要进行调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强调要引导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指明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继“经济发展新常态”之后作出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是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通过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促使我国经济与旧的发展方式告别,向追求质量和效益的新发展方式迈进,实现了供给侧从“有”到“优”的巨大变革。
 
    激发了市场活力和人们的创新潜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层次着力点,就是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结构之变的关键。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特别是政府和市场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效发挥受到诸多制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旗帜鲜明地提出来,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生动展现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财税、价格、金融、信用体系等基础性、关键性领域改革中取得的新突破,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就是: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正为中国经济的结构之变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
 
    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和理论的深刻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宽广的视野和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国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提出的经济理论革命。在实践层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是中国转变发展方式、克服经济失衡的关键之举,是宏观调控方式的深刻革命,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动力;在理论层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运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发展经济理论、宏观经济理论、制度经济分析的重大突破。正如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所展现的,这一系列重要思想,不只是简单的政策措施,而是闪耀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光芒,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以党的自我革新打赢改革深水区攻坚战
 
    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主任 陈武明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深入阐释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极端重要性。五年来,正是因为我们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我们才能闯过一个个难关,啃下一根根硬骨头。中国共产党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者,也是这场伟大改革中的自我革新者。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全方位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自我革命的勇气,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的伟大历史进程。全面深化党的建设领域改革,增强了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为打赢改革深水区攻坚战提供了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更加统一,为打好改革攻坚战掌舵领航。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进入各种矛盾叠加、风险隐患集聚的深水区,更加需要全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为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步调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顺应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明确了习近平总书记是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进一步强化了党中央权威、强化了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使得党的领导核心更加巩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全党同志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守政治忠诚、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我们党掌舵领航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成为改革攻坚战的主心骨。
 
    党的制度更加严明,为打好改革攻坚战保驾护航。党纪严明,政令才能畅通。严明纪律规矩是管党治党的治本之策,也是改革事业行稳致远的保障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坚持抓常抓细抓长,刹住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我们党按照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的新理念,明确底线、握紧戒尺、立起规矩,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坚持有纪必执、有违必查,不搞特殊,没有例外,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目前已出台或修订近80部党内法规,超过现有党内法规的40%,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制度笼子越扎越紧。巡视工作全覆盖与派驻机构全覆盖,进一步健全了党风廉政建设的体制机制,印证了制度治党、改革强党的加速度与落实度。党规党纪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落地生根,切实增强了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使得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为各方面的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提供了保障。
 
    党的队伍更加纯洁,为打好改革攻坚战增强动力。领导干部是推动改革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中坚力量,党员领导干部队伍是否纯洁决定着我们在改革深水区是否能勇往直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勇敢地向自己开刀,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老虎”“苍蝇”一起打。在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中我们看到,截至2017年5月底,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7.04万起,处理23.11万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2.27万人,其中包含省部级干部20人。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担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全党的要求。我们党通过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等,严肃了党内政治生活,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纯洁了党的工作作风,使党在人民群众中间树立了崇高的威望,使改革形成了万众一心的生动局面。同时,我们进一步强化各级党组织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培养对党忠诚、确实为老百姓想事干事、老百姓信赖的好干部,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全面从严治党的这些努力,推动形成了党员干部想作为、敢作为、善作为的良好风尚,极大增强了我们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为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注入了强劲动力。
 
    展望未来,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正如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所揭示的,只有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对改革的领导才是坚强有力的,人民群众对党的领导才是信服的,这场伟大变革才真正富有生命力和不辱历史使命!
 
    站在人民立场上推进改革
 
    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范 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能够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和强烈的情感共鸣,归根到底在于这部片子体现了改革历程始终秉持人民立场,生动展示了全面深化改革如何增进人民的福祉、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立场、人民至上,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价值取向和执政主线。站在人民立场上推进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特色,是改革顺利推进的根本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坚持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改革为了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人们期盼经济更有活力,政府更加高效,文化更加繁荣,生活更有保障,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优良,权益得到更好维护。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全面深化改革顺应了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五年来,我们党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改革,既重视破除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也重视破除阻碍人自身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既强调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强调要更好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更好地让人民群众享有公平正义;既尊重多数人的意愿,又照顾少数人的合理要求,尤其是强调绝不让一个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掉队……改革为了人民,就是要让最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国家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坚持改革依靠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人民在治国理政中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人民是改革的主体。改革中,我们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及时总结经验,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提供了不竭内在动力。改革中,我们强调,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通过各种方式、在各个层级、各个方面同群众进行协商。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齐心协力推进改革,收到了明显成效。可以说,坚持人民是改革的主体,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事业兴旺发达、蓬勃发展的强大根基。
 
    坚持改革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获得感普遍增强。2012年至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10元增加到23821元,城镇新增就业每年超1200万人,百姓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基本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全国平均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幅达到10%左右。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人民陪审员制度和人民监督员制度在改革中不断完善,进一步保障了人民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权利。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正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精准扶贫成效显著,农村贫困人口从9899万人减少到4335万人,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成,居民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高,全面二孩政策落地,人口更加均衡发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得到强力推进,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丽中国、美好家园的诉求,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的资源消耗强度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局面已得到初步扭转。改革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改革成效明显不明显,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
 
    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明确而坚定地昭示,我们站在人民立场上将改革进行到底,必定会给中国人民带来更多的获得感,中国人民生活将更加幸福,中国人民权利将得到更加充分保障,中国将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吴 强 郭斐然 吴晓迪 李雯博 张建平 黎海华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推荐资讯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烈士扈三娘事迹感动大宋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武斗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