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洋洋大观

在一家亚文化传销公众号当编辑真的一点也不 “飞”

时间:2016-07-12 12:52:37  来源:VICE  作者:

 随着互联网与自媒体的蓬勃发展,平日出行不易的我们拥有了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的能力。当人们对于主流视线之外的暗潮产生兴趣之后,一些不见人的事物也被拎到了聚光灯下被顶礼膜拜。这其中不只包括人畜无害的 “屌丝” 之类,还有与黄赌毒大打擦边球的 “SM” 和 “飞” 。无数人在网络上找到了自己的知音,这也使得这些被统称为 “亚文化” 的小圈子注入了更多新鲜血液。

入职这家公司的时候我已经待业超过半年,我凭借着便宜(薪资要求低于平均水平)的优势光速拿到了 offer 。这家公司刚刚成立一年多,位于北京三里屯附近。“朝阳群众” 虽然声名远扬,但是整个公司从头到脚都散发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息。

来到公司第一天,老板在楼上和我进行了一段为时十分钟的对话,向我大概介绍了一下我的工作内容和他的创业梦想。他开门见山地和我说想建立一个“亚文化矩阵” —— 我不太懂这是什么意思,只好编了一些诸如 “音乐审美” ”“文化导向” 之类的词让老板体会到我的专业。于是我的职责变成了撰写该公司的一个 “音乐经济” (这词真不是我瞎编的)类公众号 —— 从企业战略意义上来说就是为了养肥了做音乐节营销。老板特意提到 “不要涉及黄赌毒” , 因为 “公司有号被封过” —— 但我也琢磨了好一阵,一个音乐经济类公众号怎么能跟黄赌毒扯上关系。

公众号搜索功能告诉我老板的担忧不无道理

在了解了自己应尽的义务后,我来到了楼下的办公区域,插上电脑准备开始工作。大概是因为员工频繁变动,这家公司命令所有员工自备电脑办公。我在登陆了公众号之后开始找选题,最后决定写一篇有关主流艺人与音乐节的文章。

公司同名公众号由另一位女生主笔,我在入职之前没有仔细看过这个公众号平时都发什么内容,在点击了 “查看历史消息” 后,我惊了。大量带着五颜六色光圈的标题图已经足够魔幻,点进去一看,没完没了出现的 “飞” “致幻” “燃料” 等字句让我觉得这家公司随时可能被连窝端。在用一堆动图引诱完青少年犯罪后,文章结尾出现了一张该公司活动海报,并且宣称转发可参与抽奖,奖品是一瓶吸入剂 —— 我被这种营销手段折服了。

 

点击这个按钮就会提醒参与 “合法飞行” 抽奖

我放下手机平复了一下心情,准备查点资料给我的文章打个好的基础。上文所提及的新时代 “亚文化” 网络文学套路我实在无法心安理得地照搬:作为一个野心满满的新人,我满脑子都想着得拿出实在的干货,好跟主笔分庭抗礼。主笔的一声惊呼打断了我的思路:她趴在公司沙发上挥着手机好像找到了新大陆一样对我们说: “我发现了一个手机 app,上面有很多特别 ‘飞’  的图片! ”

一个标准化亚文化公众号文章开头(我对 Kraftwerk 没什么意见

入职第一天,我在11寸的笔电上找数据找得眼睛都要瞎了,而主笔用手机下了几张飞图轻松完成了当天的工作任务,还在沙发上睡了俩小时。

回家后,我向男朋友进行了深刻的工作反思,男朋友指出我工作过份卖力。点击量证明了男友的判断:如此卖力的一篇文章点击量,竟然真比不上几张会晕车的 gif 图……好吧,以后我便也开始了划水度日。

第三天晚上我正在和男朋友打街霸,老板突然发了我一篇有关 dj 和欧洲杯的文章。面对这种突袭我已经见怪不怪,因为后面往往跟着的是一句 “这个公众号不错,你学习学习。”

可是这一次不同,跟在文章链接后的是连着的三个短语—— “再写一遍” 、 “别抄他的” 和 “二次创作”。男朋友拍了拍我的肩,我就这样来到了电脑前开始苦思冥想。

我用《猜火车》的经典台词 “选择他妈的 XXX” 当了标题。我在 “二次创作” 的过程中顶着极大的压力:一是怕被发现遭人诟病,二是觉得这种 “洗稿” 就是写得再好也跟抄袭没什么区别,羞愧得很。文章发布后,老板直接问我: “这个标题是否有些不妥?” 我本想解释一下这是一句台词,但是又担心让老板面子挂不住提前滚蛋,最后还是选择装死。

第四天来到办公室,老板又叫我上楼,进行了一次主旨为 “公司同名公众号需要一个更严肃的人来做” 的谈话。就这样,结束谈话后我职责就成了主笔的助手。那天正值黄家驹纪念日,我精心挑了几张可爱的小动画配上小猪蠕动的视频,整合出一篇主旨为 “纪念家驹不如跳舞” 的文章。

对了,这个小猪视频实在太可爱了,我忍不住再次推荐一下:

主笔看过后说需要修改,我则去看看动画片积累工作素材。文章在晚上11点被发了出来,这时我才发现又是熟悉的 “迷幻” gif 充斥着大幅版面。可爱的小猪也变成了土到无以复加的乡村蹦迪 —— 这种土不仅仅是指视频中的人们,而是这个视频本身早在一年前已风靡过社交网络。我发自真心地认为她这个举措不属于复古,而是自身信息闭塞。文末分享的新裤子让我感觉不伦不类:一篇混合了热点、过时视频、迷幻动图、的士高跟演出信息的东西,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但是这篇文章竟被分享了60次之多。

面对自己被糟蹋的心血我的确又嫉妒又气。我国人眼中的亚文化就真的只剩下黄赌毒了吗?我虽然愤懑,但是也无可奈何。谁让我只是个廉价劳动力呢?

让人震撼的历史消息

以后的日子我继续划水,同事们则在电脑前大谈特谈他们的飞行体验,内容无非是 “我前些天抽了什么什么感觉很好一点也不沉但是感觉好饿” 诸如此类网络文献。我害怕自己变成同一首歌里明星麦克风下被利用来互动的歌迷,惭愧地走到楼道抽烟。我活活站了半小时才敢回到办公室,看到大家开始专心玩手机了,我终于长舒一口气。

坐下工作不到十分钟,主笔喊道:“唉,我现在好想呼一根看《猫和老鼠》啊!”《猫和老鼠》是我童年很喜欢的一部动画片,仅次于《月亮街》。现代人总是容易对一些事物产生过度解读,把作品中才华横溢的想象力当作是 “飞多了” —— 我眼前就坐着一位活生生的例子。

炮制 “亚文化” 推送的工作流程大概是这样的:上朋友圈看看有什么热点 — 上百度图片 — 上找图 app — 打开美图秀秀制作 “迷幻” 图 — 用一堆迷幻图胡诌几句。对,就这么简单又无聊。

主笔的配图。没有一套辛普森动图怎么好意思给亚文化公众号写稿!

几天后的一个大清早,来到办公室的我撞见了激动的主笔:“beebee 出了篇新文章,是飞茶叶的!”

我打开手机看了一眼,内容实在太土,看不下去。2009年我身边的朋友就有试着抽茶叶的了,而事实也证明这主意一点都不飞。但这种比酱香饼还掉渣的梗却往往能吸引他人的眼球,为什么呢?

例会上我冒着极大被鄙视的风险提议撰写一篇抨击朋友圈飞来飞去的文章,老板居然同意了。我早早写完了文章盼着它早点发出去好引爆一个热点,结果主笔却睡到了九点才发出去,配图又是那一堆……我感觉我的确不应该对这群天天使用百度图片搜 gif 的人抱太大期望。

把所有的烂梗都美图秀秀到一张图片上,就是亚文化帐号编辑创造力的极限。

老板在这些日子里不断的会见投资人,回到公司时看起来心情都不是太好,坐在电脑前就要把大家批判一番。幸亏我创造力极强,靠忽悠勉强应对。另外两个商务部门的同事就惨了。听说我能有这份工作也多亏了老板 —— 当初他们提出让老板找人供稿,老板以100块每篇的价格逼退所有伸来的橄榄枝,这才不得不招人来写公众号。

前两天,老板转发了一条 “乐队不允许进行英文歌曲创作” 新闻,并且胸有成竹地说这一定将会成为热点,我实在不忍心看他被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忽悠得一愣一愣,委婉提出这是一条 “洋葱新闻” —— 没想到老板居然问:“洋葱是啥?”

明明点一下就可以掌握真相可 ta 偏不

这一刻我终于找到为什么我国的亚文化新媒体充斥着无聊的烂梗却能四处招摇撞骗的引领潮流的原因了。因为不少无聊却又偏偏想展示自己多么叛逆的年轻人,已经完全丧失了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变成了不折不扣的 “拿来主义” 簇拥。国产搜索引擎一家独大的流氓行径,让他们宁可选择通过朋友圈这种相对私人的媒体平台去迎合朋友之间的兴趣爱好,标榜自己和 “转疯了” 之间的与众不同 —— 可说实在的,又有什么不同?

在这种娱乐至死精神的带领下,大家放弃了放弃了严谨的调查和冗长的统计,只要上上网翻翻墙就能量产出一篇又一篇的 “亚文化” 新声,低成本高回报,红得又简单快捷,何乐而不为呢?而这种行为本身也如同一场大型的 “亚文化” 传销,用舆论的轮番轰炸洗脑着一批又一批弄潮儿。 “要想酷,先吸毒;没毒吸,看看图。” ,无论是自媒体从业者还是不明真相的受众,心思都难免因此活络起来。对这种潮流的追求正像那些囿于30平米大通铺的人一样 —— “早日脱土” 就是精神上的 “一夜暴富” 啊!

长者曾经在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 “物质文明建设” 与 “精神文明建设”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而当人们的精神文明客观要求变成了一样又一样用以逃避现实的致幻剂,那这种流传于朋友圈中的电子毒品,也算是一种慰藉了吧。

话题扯的太远,反正我是决定早日离开这家公司,去做一个有血有肉的 “人” 了。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推荐资讯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烈士扈三娘事迹感动大宋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武斗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