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洋洋大观

公立医院现医生离职潮:能走的都走了

时间:2015-07-20 23:41:02  来源:墙外楼  作者:

  最近几年,很多行业似乎都出现了“离职潮”。《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调查发现,一大批“80”后医生正加速从医院逃离,其中不少都是三甲医院的骨干医生。高强度的工作、低性价比的薪资、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不知前路的医改等,都是他们选择逃离的原因。一些单位医生表示,“能走的都走了,目前还没走的也有离心”。

  爱岗敬业是中国人非常重视的一种优秀品质,以前很多人一辈子都效力于同一个单位,即使换工作也都不会轻易离开自己所处的行业。然而,经济发展和 社会变迁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也改变了人们对工作的态度。随着社会流动性日益增强,每个人面临的选择和机会不断增多,“跳槽”成了一件很寻常的事。

  人才自由流动能创造更多的活力和价值,它是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比如,越来越多的公务员放弃“铁饭碗”,跳到体制外的广阔天地去干事创业, 就被认为是官本位文化松动、社会价值观更加多元的证据。不过,我们也要看到,医生等行业因从业者遭遇职业认同感危机而出现“离职潮”,是值得警惕的信号。

  与自发的工作调整不同,因普遍缺少职业认同感而出现不少年轻医生离职,很容易造成人才“多出少进”的局面,进而导致医院的人才体系出现塌陷或断 档。在优质医疗资源原本就很稀缺的当下,年轻骨干医生迫于无奈现实而逃离,势必会成为医院难以承受之重。更糟糕的现实是,如今很多医务工作者明确表示不希 望子女从医,不建议年轻人选择医学专业,不少医学院学生则“毕业即改行”。

  时间退回到几十年前,医生是一个社会地位和口碑都非常好的职业,医生找对象时都能额外获得“加分”。相比之下,如今医生群体的职业认同感已经大 不如前。究其因,一方面是因为医生的从业环境恶化了,频发的暴力伤医事件,让很多一线医生缺乏安全感,“谈病人色变”。有医生辞职后接受《新华每日电讯》 采访时称,他们“急诊科一半医生被病人打过”,“要穿防刺背心上班,还要自备电棍”。

  另一方面,低性价比的收入让医生群体感受不到职业尊严。医生是典型的“饿不死,吃不饱”的行业,但要承受非常大的心理、生理压力。很多医务工作 者原本指望新医改能够改善他们的生存状况,让他们能够体面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但现在不少医生都觉得医改“换汤不换药”,无法改变现实困境,不得不萌生退 意。

  与其他行业不同,医生这个职业的最大特殊性在于,它是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行业,而且有非常高的专业门槛。那些选择逃离的医生,大多数 都不是庸庸碌碌之辈,而是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但却无法实现自我价值的真人才。一个国家的医疗好不好,医生医术好不好,服务态度好不好,关系到社会的每个人, 如果医生群体的职业认同感持续走低,优秀人才纷纷流失,最终受损的将是全社会。

  解铃还须系铃人。遏住医疗人才流失的趋势,增加医生群体的职业认同感,当务之急是要持续改善医患关系,增进公众对医生群体的理解,确保医生安全 良好的执业环境。备受关注的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第一次将“医闹”行为纳入刑法修改的范围内,表明了国家依靠法律打击“医闹”行为、保护医院和医卫人员 正当权益的决心。第二要通过改革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分流病人降低大型公立医院医生的劳动强度,通过改革分配,让一线医生光明正大地获得与自身医术相称的合 理报酬,第三,医疗领域也要认清系统内的一些不正之风,及时清理害群之马,改善自身形象。

  医患关系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其实,医药分开、分级诊疗等医改大方向已成共识,现在需要的是医改方案再完善再细化,而各地各级要有壮士断腕的改革魄力、抓铁有痕的推进力度和科学细致的操作技巧。(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易艳刚)

 

 【导读】调查发现,一大批“80”后医生正加速从医院逃离,其中不少都是三甲医院的骨干医生。高强度的工作、低性价比的薪资、没有安全感的环境、 不知前路的医改等,都是他们选择逃离的原因。一些单位医生表示,“能走的都走了,目前还没走的也有离心”。医疗行业从业者因遭遇职业认同危机而出现的“离 职潮”,是值得警惕的信号。
究其因,一方面是因为医生的从业环境恶化了,频发的暴力伤医事件,让很多一线医生缺乏安全感,“谈病人色变”。有医生辞职后接受采访时称,他们“急诊科一半医生被病人打过”,“要穿防刺背心上班,还要自备电棍”。
另一方面,低性价比的收入让医生群体感受不到职业尊严。医生是典型的“饿不死、吃不饱”的行业,但要承受非常大的心理、生理压力。很多医务工作者原本指望 新医改能够改善他们的生存状况,让他们能够体面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但现在不少医生都觉得医改“换汤不换药”,无法改变现实困境,不得不萌生退意。
深度调查:三名“80后”骨干医生的辞职原因
高强度的工作、低性价比的薪资、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不知前路的医改——尽管尚无权威统计数据,但一批年轻人正加速从医学界逃离,却是不争的事实。其中,三甲医院“80后”骨干医生的离开尤其令人担忧。
三名已离职的“80后”前医生,讲述了自己的无奈,并愧于当了理想的“逃兵”!
原因一:无安全感,谈“病人”色变——在我工作的急诊科,一半医生被病人打过,包括我
【辞职者】李鲁(化名),“80后”,医学学士,辞职前为东部沿海某地级市一医院(三甲医院)医生,工作7年后辞职,现在当地一所卫生学校教书。
【自述】我从小立志从医,知道当医生苦、当医生累,也预计过当医生的风险,但没想到工作后要面对的是生命危险。
在我工作的急诊科,一半医生被病人打过,包括我。有次后半夜值班,一位40多岁的看起来像外来务工者的求医者说自己有胃癌,要求开“杜冷丁”。按规定,这 属于管制药品,必须有病历、诊断证明。而他什么资料都没有。我刚说了3个字“不能开”,还没来得及解释原因,他就抓起桌上的瓶子砸我,又扑过来抓我。幸好 当时有男护士拉开了他,又叫保安,打110,把人带走了。
我们一线医生像惊弓之鸟,谈“病人”色变。根据同行间交流,“听不懂”医生所说、住院床位紧张、晚间休息不允许探视等等“任何理由”,都有可能导致病人或 者病人家属挥拳就打、拿刀就刺。而医护人员被打、被刺后,又常常是不了了之,一笔糊涂账。患者能不能有一些常识,不要无限制地要求医生?为了自卫,我的男 同事自购了电棍,女同事备了防狼的喷雾,我大学练过跆拳道,但也买了防刺背心穿着上班。
原因二:无信任感,对医改仍有迷茫——社会总认为医生服务态度不好,说实话,在高强度的工作中,保证诊断无误是我们的第一追求,“态度”只能退居二线
【辞职者】金杰(化名),“80后”,某985高校医学博士,留学日本一年,辞职前为东部沿海省会城市一医院(三甲医院)医生,工作2年后辞职,现经商。
【自述】大学时我们班里30个人,现在已经有六七人不从事医生这个职业了。能走的都走了;目前还没走的,也有“离”心;坚持不走的人,要么是真爱,要么是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走,主要是因为失望。医疗改革,外人看有很多政策,我们看看觉得“换汤不换药”。不改善一线医生的处境,医改就成功不了。现在普遍流行的一种观点是,中 国看病难、看病贵,中国医院的公益性没有得到体现,医生靠看病挣钱,治疗过程以经济利益为导向,乱开大处方、大检查。但以我在日本留学所见,以及和其他国 家同行交流,我觉得,与大多数人认为的相反,中国的医疗服务水平绝不落后,中国事实上给国民提供了远超于中国国力的医疗保障。可是这种保障的经济成本由谁 来承担?医院要体现公益性,运营医院的钱从哪里来?看病的人,还是财政?我觉得医生的劳动报酬和服务价格被强行压低了。
在日本,医生有选择权。想赚钱,去私立医院;想赢得声誉,就去大学医院。病人求诊,首先去社区医院或者是私立医院,不行再转诊到大学医院。大学医院的主要 功能是提高整体水平,然后把技术推广到其他基层医院,医生只有2到3天花在门诊。仅以挂号费为例,不同类型的医院就拉开梯次。我曾因尿路结石求诊,挂号费 2000日元,相当于人民币160元,而遇到的医生还没有我自己懂行。而国内呢?既然大医院的挂号费和社区医院差不多,那为什么不去大医院?结果就是患者 大量涌向大医院,大医院高强度运转,医生身心疲惫苦不堪言;社区医院门可罗雀无人问津。这种局面又阻碍了社区水平的提高和规模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
辞职前,我是眼科医生,一周6天门诊,一天看50个病人很常见,这不算多,同城有其他三甲医院的眼科医生的工作量是每天100到200个病人。社会总认为医生服务态度不好,说实话,在高强度的工作中,保证诊断无误是我们的第一追求,“态度”只能退居二线。
希望医改将部分资金拿出来直接补偿一线医生的收入,让医生可以合法体面地过上与自身贡献相称的生活。
原因三:无尊严感,收入性价比低——我当医生时月薪4千元,每天工作在10小时以上,基本无节假日;现在的工作月薪6千元,工作时间固定8小时,我还可以回家照顾孩子
【辞职者】林嘉(化名),“80后”,某985高校医学硕士,辞职前为东部沿海某省会城市(三甲医院)医生,工作3年后辞职,现在从事医疗保险审核工作。
【自述】我妻子也是医生,两个人原来算是双职工,职业上能互相理解和鼓励,可是两个人都很忙,根本顾不着家。而且现在的从业环境险恶,患者的维权意识很强 烈,对医院的期望值又过高,冲突纠纷防不胜防。大家都说医生救死扶伤,是高尚的职业,可为什么从业者自己感到没有尊严感?
辞职前后,明显发现医生的性价比太低——我当医生时月薪4千元,每天工作在10小时以上,基本无节假日;现在的工作月薪6千元,工作时间固定8小时,我还可以回家照顾孩子。

这样正好
尊重全体民众的选择
以后找不到医生看病 都是爱闹的民众自己作出来的

广东二线城市三甲医院,病人是我亲戚,喉癌,但是有酒精肝和硬化,血小板不足,化疗可能导致肝腹水,手术+放疗是唯一选择,可惜有能力在血小板、肝 功能不稳定的情况下做该手术的医生已经跳槽,目前有这能力做手术的整个广东省只有中山医二院的医生,只能去广州重新挂专家号……
那家三甲医院上个月才有医生被打伤
正常流动?正常个jb,张嘴就来。爱干干不干滚?确实不缺医生,治不了大病做不了手术而已
爱干干,不干滚?说这话的都是傻逼,纯的。
培养一个医生动用的社会资源远超你们的想象,有出色临床能力的医生从一线退下来是整个社会的巨大损失。
就像上面说的,保安还想当医生呢,还想领高工资呢,实际行吗?
别以为都像政府公务猿事业单位,有那么多人抢着进,很多医院是在到处想办法挖好的医生的,了解了现状再来喷。
不算读书时间。培养一个能干活的医生,需要外院规培3年,内院轮转2年才能放心让医生单独下临床还不能主刀手术。你以为走了一个一群人就能马上替换上岗?

这么说吧,我们前不久要给深圳三院招一个博士后,对方给出的待遇是保证税前年收入20万。我在高中同学群里发了一下,有其他行业装逼的同学说你们这 个待遇就是骂人,太低了在深圳没法活之类的。过了没多久,不光深圳的医生同学出来打脸,连重庆、杭州、成都的医生同学都上来冒泡打脸。
这个20万的税前收入,对于学医的、40岁以下的,真的不算少了,极个别混到主任的,在其他地方有挂职的,年收入可以超过。普通的主治医师,奖金、津贴、灰色收入什么的加起来,很勉强能到这个数。

最近重庆又出了新政策,学生毕业后必须去大医院实习3年,加上读书本科5年,等正式工作1年后才能考职业医师,就是说大部分人要在27岁后才开始挣钱,大家觉得以后考医生的人趋势会如何?

朋友的老爹原本是广东那边的医生,后来移到香港了,现在吃香喝辣的
和朋友聊过这方面的问题,说现在稍微有点本事的医生都在考证评证准备直接移民
剩下一部分走不了的也就是所说的混吃等死型
说爱干干不干滚的要的是一群混吃等死的么?

最近上课的老教授有个独子,985顶尖学校博士,因为在国内医院学历太高一直受到排挤,然后去哈佛读博士后,在美国当医生,拿到绿卡很多年。老教授人品非常好,也很爱国,就是有些遗憾唯一的独子不能留在身边,学到的知识也去报效美国人了。

我我觉得现在就是个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
有本事的医生纷纷跑路移民
剩下一群混吃等死的,只要不出大的医疗事故就混下去就好
这样造成好的医疗资源越来越少
医患矛盾越来越大
这就是死循环无解。
喊着爱干干不干滚的人最后没地方看病又得继续喊tg必须死

就我接触到的各行各业人员来看,医生的平均综合素质是最高的,甚至比高校研究所的老师都要略高。
说个不恰当的比喻,当你重病上手术台的时候,你的亲人不见得盼望你手术成功,但是,手术台上的医生是绝对会盼望并竭尽全力保证手术成功的。
一个靠谱的三家医院主治医师(都不用到主任级别),付出的各种艰辛你压根是想象不到的。学术、临床方面的压力是极大的(而且学术方面要求虽然极高,但只能业余时间搞)。如果真的是一个外科大夫,要上手术台的那种,那种日子简直太不是一般人能熬过去的。
我从小青梅竹马的那家老爸,小时候经常骑车带我出去玩的,上周就因为心脏病去世了,抢救了14天没救过来。本来他这个岁数和级别,是不一定非要上手术台的,可出于负责的态度,还是去了,结果自己倒在手术台了,这让我感触很深,非常的唏嘘。
我们高中有不少同学学医,现在一线还有几个外科大夫(尤其是做微创手术、显微手术、胸科手术的),普遍感觉现在这种环境下,太没有尊严了。在同学圈里发一 些自己遇到的真实案例,我们都觉得可笑,但不幸的是,这就是真的。有同学改作基础医学研究了(如果是学医的,知道这个基础医学是多么的无聊和难出成果 的),也有去私立医院的,还有想从首屈一指的三甲医院回到家乡退居二线的。

中国医疗体系就是一包屎,好的医生就是越来越少,现在主任都是搞科研的。专心研习医术不搞科研行政级别上不去,没有回扣只能靠红包,久而久之做人就一踏糊涂了,把红包当成理所应当,本院的过去找他帮忙也觉得恶心。有点自己底线的人不收红包的基本都跑了。
照这么下去,我觉得医院里剩下的大部分人,不是放弃技术的,就是放弃道德的,最后吃亏的只能是看病的老百姓。现在已经有点这种感觉了,医生自己生病托人找的真的好医生,和患者千辛万苦早上2点就来排队挂专家号的医生往往不是一批人。

都是极端的人,随便说出一个麻醉医生一年几十万上百万的人,我真看不懂,那医生绝对顶尖并且忙死的人,医生确实比一般收入高,比农民高,比工人高, 比老师高,比公务员高,也按年龄级别,但是要到一定程度,譬如主治副高,估计四十岁左右。三十岁之前绝对赚不到钱的,30-40工作主力,能有较好收入, 但是结婚生子房子,其实也不好过,40岁上有老下有少,还是不好过,成了教授也不一定好过,最好的就是当了主任才好过,但是也离退休差不多了。医学高考应 该是属于高分的,譬如中山医,5年学士,3年硕士,2年博士,规培3年,然后医师主治副高正高,高水平医生高入门,培养时间长,付出多,收入相对公务员高 些,论文论坛多,风险也高,要求较高,不要跟保安比,不同性质的,准入也不同,非要去比较也可以,但是心塞。现在的人很暴戾,要求医生是神仙,过高了,但 是医生也有很垃圾的,收回扣红包的,所以应该打击,但是伤害医生那就是违法了,过了,职责范围之内,错了可以投诉抗议第三方坚定法律都可以的,依法才行, 社会才有秩序。

由于职业的原因,几个知名大医院的院长、院长助理(一般都是主抓科研的)都还算熟(当然也是托单位的福)。在一些闭门会议的场合,院长的吐槽很犀利 也很真实,当着国家政府官员的面(当然不是主管单位;如果是卫计委的,哪怕是协和的院长也得变成真孙子),也经常说一些掏心窝子的建议。
但是,说个悲观但真实的事情,在现如今的这种可悲的情况下,要想真的做医改,唯一可行的路子就是降低现在的医疗水平。只有医疗水平降下去了,才能降低医疗成本,才能让国家掏钱在医保上。
有抱负、有追求、有能力的好医生,对不起,国家的医院真的对不住你们,真的养不起你们。要么去私立医院(赚大钱),要么走仕途(去二甲搞行政),要么出国(阜外、安贞、天坛、宣武多少NB大夫在国际上都知名,有国外的行医执照啊!)。

现在大部分人印象都是医疗这部分应该是国家承担
医生就和公务员一样应该为人民服务,人民公仆
而医改国家政府将这块又推给医院
医疗资源有限,国家给予的支持也有限,还要加上各种领导优先,分给p民的就那么多不可能每个人都满足,自然有纠纷
加上傻逼媒体站在背后煽风点火,患者自然把矛头对准他们以为的政府的前台–医院
而政府为了维稳又大事化小的态度赔钱了事,造成越来越多的人去模仿
有事就闹没事也闹
医生作为一个培养成本很高且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很大的职业,本来拿着与其不相符的收入
现在还要承受着生命威胁,自然有本事的人良禽择木而栖,医疗资源全世界哪边都缺,去哪吃饭不是去吃何必在这憋屈?
没本事的继续在医院混吃等死,然后医患矛盾加剧。
而真正应该站出来的政府却在背后尸位素餐
这样发展以后就是去医院都不知道找谁看病,或者去私立医院花高价看

嘿,我老丈人心胸外科的专家,全省少有的几个可以去北京串场给部队首长做手术的医生,累死在手术台上了,追的烈士,二等功
我老婆继承父业,在一线干了两年多,值夜班被打,被恐吓,被住院病人家属泼菜汤泼开水
本来一直以父亲为榜样,想着悬壶济世,今年年三十值夜班又遇到傻逼,动手闹事还撒泼投诉,他们那还是部队医院
3月份终于灰心不干一线了,现在在医务处管管物资管管招聘管管接待和人事调动,一天工作6小时,不用值夜班,工资待遇不变,但是管物资管人事你懂的
我老丈人二医大时候的上下铺,入伍同年兵,一起扛过枪的弟兄,德日留学的双医学博士
现在是医院的院长,技术三级正军待遇挂将衔,早就不干一线了,认我老婆做干女儿
没我老婆这种条件的医生基本都在想办法。
还真是爱干干不干滚,干不了,滚就是了

都为医生说话,问题现在医患矛盾那么大到底谁之过?
我爸前年得病,先后被几家医院误判(有意或无意),我爸先是出现吞咽困难,然后眼皮下垂。先去本地医院诊断说胃食道有肿瘤,我们家里不放心,到区医院再检 查,结果还是要做手术。几经周折做完手上完全没改善,下半年病情更重,医院医生根本不理,反正就是让你住院,一住又是大半年,后来病危,我姐想来想去还是 觉得不对,马上花钱找熟人拉关系,收钱的人也肯办事让我们出钱找广州专家会诊(我是不明白还能这样)。最后确诊为“重症肌无力”,马上对症下药救回一命。
妈蛋!我最恨的是啥?我以为这病罕见(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过)本地医院没见过,可是转病房后发现有好几个病房都是这类病人!中年到老年都有!更艹蛋的是之 前的医生还专门跑来跟我说“我早就觉得是这个病了”,巴拉巴拉说一大堆话,你们可知道我当时真有了杀心,好想捅他几刀!你们知道这一年多时间我爸我家人经 历有多痛苦?
我一直认为中国社会乱,乱在是非道德无法判断,而且这情况只会越来越糟各种。问题找不到根源,或者不想找根源就对现象找各种任由它边坏的理由,什么“爱干干,不干滚才是”最大负能量。
还有就是医术可以学习培养,医德由人的本性而生,偏偏现在整个社会大洪流简直是对人性的绞杀。大家反对患者的暴力行为,但是有无想过医生对患者的暴力?言语上的暴力或者冷漠的暴力,我去看医生,绝大部分医生看我的眼神都像看死人一样。
胡乱说了一通,讲真的,你或你的家人被医院折磨一回,在生死中徘徊,你就觉得现在医患关系简直无解。

很正常,三甲医院流动性本来就很高
最近几年更高,年轻人熬不过的
想晋升太难
社会地位又得不到体现,说穿了干的是体力活和技术活7 3开

有一次跟我老婆的俩干爹吃饭,他俩唏嘘的说,当年二医大一个宿舍的弟兄们已经死了一半了
俩累死的,一个维和任务牺牲在海外了,一个胰腺癌晚期,基本等于死了,剩下四个,两个是干行政的,一个去做学术,一个去二医大教书去了,他们俩都早早脱离一线做行政去了

普通二甲医院我不知道,但是北京的几个大的三甲医院主治医生以上级别的,说真的,医德是相当相当靠谱的。
要说国内的庸医多不多,多了去了;但是三甲医院的庸医多不多?真心很少。这就和一些学校似的,破学校里有很多衣冠禽兽,但重点学校里的优秀教师是令人敬重的。
说起来呢,还是因为三甲医院的水平远高于其他级别的医院(更别提那些专科排在全国前十位的NB医院了),而且国内的分诊制度极不完善,所以三甲医院的累死,普通医院的只顾捞钱。

其实张嘴就来的,大多数都是社会底层,都是见风就是雨,被媒体牵着鼻子走的人

医生的长期收益率是高的,另外要看在什么地方生活了。
一线跟风口的行业比,确实收入偏低,但放到二三线,还算好。
我大姨夫是老家县里最好的外科主任,表叔是当地县医院的胸外科主任,大姨哥是隔壁县的私立医院外科主任。还有不少,不提了,我在苏州看个病跟狗似的悲剧。回老家的话,多花一点钱,有VIP病房,有亲戚主刀、有亲戚护理、卫生系统各条线都有人的那种感觉。
在当地,医生收入和地位是相当的高。特别是社会人脉,在很强调人脉的地方这很重要。
另外,经济上行周期没人考虑失业,等经济下行时我们中年危机了就会发现医生这职业的好了。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推荐资讯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烈士扈三娘事迹感动大宋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武斗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