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洋洋大观

《常回家看看》和《弟子规》都是精神雾霾

时间:2015-03-23 10:28:05  来源:腾迅大家  作者:杨早

 我的上一篇专栏,本是讨论两代相处之道,对于《常回家看看》和《时间都去哪儿了》两首歌,只是顺手一箭。因为编辑帮我改题目为《“常回家看看”的危害比“女神女汉子”大多了》,好些评论者只是就这两首歌的内容商榷过去商榷过来,令人哭笑不得。

有一种意见认为:《常回家看看》难道讲述的不都是实情吗?有什么好批评的?持这种观点的人完全没有理解“叙事也是观点”的传播之道。同样是拍部纪录片谈论雾霾,知识都是正确的,数据都是精准的,但我可以用这些材料来呼吁“清除雾霾,从我做起”,也可以用来陈述“雾霾是工业化必然代价”。重点不在于你讲了什么,而在于你以什么立场,什么态度去讲。

《常回家看看》看上去只是在叙事,但它从第一句话开始就在“要求”听者。我们抄一段吧:

找点空闲 找点时间

领着孩子 常回家看看

带上笑容 带上祝愿

陪同爱人 常回家看看

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

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

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

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

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

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

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一首歌词,就像一部小说,总是有一个叙事者。流行情歌一般喜欢用“你”、“我”这种限制叙事。不管多少听众会将自己投射或代入其中,它仍然是一种个人叙事。而《常回家看看》的叙事者,不是歌中的任何一方,不是父母,也不是儿女,而是站在旁边的一位“道德宣导者”,宣导者要求你,规训你:你“应该”常回家看看,把工作的事情、生活的烦恼向爸爸妈妈说说谈谈,因为啊,“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 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这种道德宣导加上亲情包装,相当有效。或许大多数人听了都觉得“很有道理啊”。可是我只想问……你算干嘛的?凭啥跟我说这些?我家里的事,关侬啥事体?

我总结过“央视腔”的特点,就是“政治问题伦理化,经济问题道德化,政府问题个人化,新闻问题宣传化”。这“四化”归并起来只有一个结果,就是宣传喉舌总喜欢对个人生活指手划脚。他们不喜欢多元化,总想抡出一个伦理模式来,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这个弯子,很多人转不过来。我再说一遍,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不管你说得对不对,我很讨厌这种道德宣导,因为“被宣导”这种事跟独立思考、特立独立那些词汇,很难兼容。二是道德宣导通常都问题多多,因为它并非像看上去那样无私无欲,它有它的立场,它的诉求,它是一种意识形态,想千秋万载一统江湖是它的天性。

 还是听不懂?那我再来具体说说《常回家看看》这首歌。谈这首歌,我不能把自己放在“子一代”的立场,因为它看上去是在帮父母说话,如果子一代反对,很轻松就能给你扣上“不孝”、“无礼”的大帽子。已为人父,我想说,在我儿子成长过程中,我决不给他听这首歌。等我儿子长大成人,等我老了,我决不拿这首歌或类似的宣导来要求他——丢不起那人。

《常回家看看》这首歌,不仅是在要求,而且是单向的规训。它不管家庭关系如何,两代沟通状况怎样,只是一味地标榜“常回家看看”,一味地号召“团团圆圆”。这就是建立了一种唯一的价值观。相信我,处理人与人之间,也即是双方的关系,没有比只做单向要求,只有唯一价值观,更大的坑更深的渊了。

从指手划脚到直接干涉,相距只有一步之遥。大家该还记得,经过几年的舆论造势,2013年7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新法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媒体称为“常回家看看入法”。两年过去了,这条法例解决什么问题了吗?

谁都知道,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空巢”作为家庭问题日益突出,但什么才是有效的解决之道?把这种社会问题伦理化是最简单省事的:你们这些当儿女的,多回家看看不就得了?那好,我们一起高歌《常回家看看》,一起谴责不孝儿女,是否就能这个广泛的社会问题如应声而解?

事实上,排除那些需要政府或社会救济的案极端案例,比如刀架脖子也不肯回家看看的,中间的大部分个案,都有着各种各样的苦衷与无奈。它们可能不够震撼,但应该更普泛——事实上,这些中间个案也是《常回家看看》这种道德宣导针对的现象,因为它已然预设:常回家看看,非不能也,是不为也,从我做起,常回家看看。

我们平心静气地想想,作为孩子,与父母有二十年的相处,有割舍不断的亲情,如果家里让他/她感到温暖、熟悉、亲切,他/她又有能力与时间,他/她为什么不愿常回家看看,还需要喉舌们大张旗鼓地宣导?如果是力有不逮,那不是宣导能解决的,如果是心有不甘,我不相信那么粗暴的宣导能有效果。

我身边有不少朋友都这样:在外地的时候,觉得想回家,该回家,真回了家,又住不长,呆不住。反过来,不少父母也一样啊,他们去大城市跟孩子一块儿住,可总是“住不惯”,要不是帮忙带孙子孙女,或者生活不能自理或要长期上医院,他们宁愿回老家住自己的老房子。

这种现象是人之常情,不是吗?谁愿意总是生活在“别人家的规矩”之中?古之四世五世同堂,为什么要强调“百忍”,因为一大家子共同生活,只能有一种规矩,规矩的制定者自然有最大的自由,其余那些规矩的执行者、服从者难道不会觉得委屈,觉得不自在?从前是无处可逃,只能多年媳妇熬成婆地代代传承,一旦大家族体制崩溃,人可以独立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活在别人的规矩之中”就变成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所以我认为问题的关键是怎样让“常回家看看”变得有吸引力。没有人唱一首《常出去走走》,“民众应该经常出游”也没有入法,也可是一到节假日,国内国外旅游胜地,满坑满谷,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王小波在小说中写道,如果单位要求职工某天回家必须行房,房事就会变成一种让人厌倦烦闷的例行公事。我想,如果子女们回到家里,没有催婚逼生那些伤感情的事儿,每个人能够最大限度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想熬个夜睡个懒觉没人干涉,两代的交流,没有压制与强求,家庭成员有共同的爱好与品味,能一起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分享家乡美食也分享社会观察,政治观点不怕碰撞,审美情调各美其美,这样的家庭,怎会没有吸引力?有多少子女,会把回这样的家视为一种负担,一种不得不尽的义务? 

汪曾祺的《多年父子成兄弟》现在好象是入选了高一语文课本。通篇平易,但结尾是有郁愤的,或许就是对中国传统家庭的看不惯:

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 

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

“多年父子成兄弟”,重点在于从上下位置的“父子”变成了平等相处的”兄弟“,是父亲自觉的“降辈儿”。你们天天抱怨孩子有话只给朋友讲同学讲,你们想过自己怎样从”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变成儿女同气相求同声相应的伙伴吗?想过子女成年之后,怎样才能继续一起愉快玩耍吗?

你看汪曾祺写的父子关系,他自己的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是画家,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卉。图章初宗浙派,中年后治汉印。他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箫管笛,无一不通”。“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

“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我小时,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我的作文,时得佳评,他就拿出去到处给人看。我的数学不好,他也不责怪,只要能及格,就行了。他画画,我小时也喜欢画画,但他从不指点我。他画画时,我在旁边看,其余时间由我自己乱翻画谱,瞎抹。”

 “我十七岁初恋,暑假里,在家写情书,他在一旁瞎出主意。我十几岁就学会了抽烟喝酒。他喝酒,给我也倒一杯。抽烟,一次抽出两根他一根我一根。他还总是先给我点上火。我们的这种关系,他人或以为怪。”

汪曾祺如何对自己的儿子汪朗,当然不便自夸,但他举例说明了父母对孩子的理解,是在出现大分歧后的理解:儿子下乡插队,春节回家带了一个“黑人”,“我们留他在家住,等于窝藏了他,公安局随时可以来查户口,街道办事处的大妈也可能举报”。因此汪曾祺责怪了儿子“怎么事前也不和我们商量一下!”

“我的儿子哭了,哭得很委屈,很伤心。我们当时立刻明白了:他是对的,我们是错的。我们这种怕担干系的思想是庸俗的。我们对儿子和同学之间的义气缺乏理解,对他的感情不够尊重。”

你要是递给汪先生一本《弟子规》,跟他说小学都得学这个,他一定会说“什么玩艺儿”,没准还补一句:“拿这书当教材的人,不能搞教育,但可以当教育部长。”

我们来看看《弟子规》一开头怎么规范两代关系的: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每句话都是恶狠狠的规训,不由分说,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比如“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汪曾祺儿子带“黑人”同学回家,就是“擅为”。你大学毕业不考公务员而去追求理想,也可能是“擅为”。该结婚不结该生孩子不生,还不是“子道亏”?

而且《弟子规》有自相矛盾之处。“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父母不喜欢的,你不得坚持,但下面又说“亲有过,谏使更”,那如果你认为父母的所好所恶,是“过”,该怎么办?父母坚持他们的选择,你还要“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这是置父母的独立性于何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这是人人皆可刘慧芳,皆可感动中国的节奏吗……

 反正打死我,我也不想让儿子吸收这种“孩童长成的必要的精神资源”(邵建老师语),我也不会要求他在我死后“丧三年,常悲咽”,我只会用鲁迅的那句话作遗嘱:“忘掉我,管自己生活。”如果因为不讲求这些压抑人性的规矩,中国不配做礼仪之邦,又怎样呢?我们的孩子需要学习规矩,但不需要饮鸩止渴,靠逻辑都不能自洽的《弟子规》来学做好人。

最让我不解的是,教育是贯穿一生的事,你们怎么能让一个孩子在小学背《弟子规》,到了高一,又让他们读《多年父子成兄弟》,这不是在培养精神分裂人士吗?

《弟子规》和《常回家看看》是一脉相承的。后者虽然更温情,更热闹,却掩不住背后那一股子宣导味儿,都是划一个圈儿,咄,你们好好呆在圈里吧。 

我同意《常回家看看》和《弟子规》都是“精神雾霾”。还记得《穹顶之下》里的描述吗?我们一开始以为那是雾,那是一种自然现象,雾蒙蒙的还挺有诗意,直到有一天我们知道了何谓PM2.5,知道了它对人体的危害,我们才开始动用一切手段——口罩,门窗紧闭,空气净化器,离开北京甚至移民——来帮助孩子们远离这一灾害。同样,不管道德宣导员怎么说,央视春晚怎么播,教育部门怎么拖,想帮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追求自由、崇尚独立的公民,而不是愚忠愚孝的臣民,可以从远离《弟子规》和《常回家看看》开始。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推荐资讯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烈士扈三娘事迹感动大宋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武斗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