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洋洋大观

日常生活中的郭沫若

时间:2015-01-06 11:52:34  来源:看历史  作者:

文/李斌

 

郭沫若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书法家。他在新诗、戏剧创作,在古文字、历史研究等诸多领域均有重大贡献。日常生活中的郭沫若又是怎样的呢?

 

人格风范

 

郭 沫若天赋很高,又勤奋治学。跟他同在日本留学的钱潮回忆说:“大学时代的沫若,给我留下了永磨不灭的印象是好学深思。福冈是九州岛上的大都市,犬马声色, 比比皆是,沫若从不问津。星期日,除了读书、上图书馆,最大的休息就是逛旧书店。一个月官费生有四十三块银元的补助,在他是很拮据的,但郭沫若还要从中挤 出一点钱来选购图书。当时我经常到他家,在室内除了几件简陋的家具,满墙遍角都堆满了书,因为书占了矮桌太多地盘,只好挨在桌角就餐。”

 

新 中国成立后的郭沫若尽管上了年纪,又要处理繁杂的事务,但依然勤学不倦。中国科学院的同事在他逝世后的怀念文章中写到:“到他家里去作客的人都知道,即使 在他高龄的时候,也是饭后就握笔写作。这使许多青年人愧叹不如。” 秘书王廷芳回忆说,郭沫若往往在厕所里一蹲就是半天。有一次出国,赶机时间不多了,工作人员去厕所叫他,发现他正拿着一本《楚辞》在飞快地写着什么,他的 《屈原赋今译》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

 

郭沫若不仅勤勉,还从国家亟需人才的高度,关心着青年的成长。

 

中 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的研究人员回忆说:“一些素不相识的青年同志写信或寄稿子给他,对他的学术见解提出不同看法,他都亲自批阅,写得好的稿子他还推荐给报 刊发表……历史所一位青年研究人员,写了一篇颇有创新见解的文章给一个学术刊物,当这个学术刊物退稿后,他直接寄给了郭老。郭老帮他改正错别字,并推荐给 《历史研究》,于一九六四年第五六期合刊号上发表了。”

 

郭沫若还接待过一个素不相识的来访者——内蒙古大学化学系一 名学生,对他研究出来的《公元干支互查盘》、《公元回历速查盘》、《中国历史纪年速查表》等多种历法互查工具给予了肯定,并与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一起 建议教育部将他调入南京大学天文系学习,使他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1963年,在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系就读的曲信 先,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整天钻在图书馆里看古罗马的历史,完成了话剧剧本《斯巴达克斯》,写在又粗又黑的纸上,通过同学郭庶英(郭沫若的女儿)带给郭沫若 看。一个星期之后,郭沫若退回剧本。全剧共改动72处之多,有一个地方郭沫若改后认为不妥,又改了回来。在郭沫若的帮助下,曲信先转到上海戏剧学院学习, 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对于青年的成才,郭沫若不但尽可能给予支持,还根据青年自身的特点,帮助他们走上正确的学术道路。这些都体现了一代学术大师的人格风范。

 

可亲长者

 

老 舍说郭沫若是个五十岁的小孩,“因为他永远那么天真、热烈,使人看到他的笑容、他的怒色、他的温柔和蔼;而看不见的,仿佛是他的岁数。”郭沫若逝世后,长 期与他共事的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写文章悼念说:“郭老为人平易近人,注意培养青年,奖掖后进,科学、文化领域里的同志们,景仰郭老如泰山北斗;现今一旦失去 了尊敬的前辈和良师,感到非常悲痛。”

 

曾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张劲夫在郭沫若百年诞辰时回忆说:“郭老的作风平易 近人,从来不摆架子。凡有事要向他请示,需要请他出场和帮助,无不随约随定,有求必应,鼎力相助。与人相处,充满人情味,既可敬又可亲。”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所的研究人员,对于郭沫若的平易近人,也有深刻的印象:“他在我们中间,不论是与老专家或青年同志讲话,总是像摆龙门阵似的,谈谈古器物的鉴定、古文 字的释义、重要史实的考订、历史人物的评价、古籍的整理等等。”

 

“平易近人”、“充满人情味”、“非常亲切”,不仅郭沫若的同事这么说,所有接近他的人都这么说。

 

著 名文学家、文物学家王冶秋自青年时代起,就常常阅读郭沫若的著作,每每为之心潮澎湃。抗战时期,王冶秋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几个被人遗忘的歌者》,提 到了戚继光的《凯歌》。此时郭沫若正搜集有关戚继光的史料,看到此文后主动写信给王冶秋,虚心请教相关问题。王冶秋以为郭沫若也许难以亲近,当他去郭沫若 家里见面后,说:“不易亲近的想法,完全打碎了。和蔼可亲,一见面丝毫不感到生疏。从前觉得郭先生是锋芒毕露的人,而见到的却是一位温和的长者。”

 

1940 年,孩子剧团跟郭沫若一起住在重庆的全家院子,郭沫若很快就跟这群孩子成了好朋友。孩子剧团的成员回忆说:“郭老谦虚和蔼,平易近人。我们在他眼前,一点 不感到拘束。有一次,我们到他家里玩,他正在翻阅一本甲骨文刻本,他就教我们怎样辨认甲骨文。有时我们向他请教古曲诗句,他也耐心地给我们讲解。那时,我 们每人只有一点生活补助费。有了零用钱,我们就爱买炒熟了的‘铁蚕豆’吃,一边吃,一边用它玩‘弹豆子’。有一回,郭老也和我们一起玩,他还指着秋夜的星 空,给我们讲天上有多少星星,它们距离我们有多远,还给我们讲述银河是怎么回事,揭示宇宙的秘密。一个孩子问:‘郭先生,人怎么会分男女呢?’郭老从染色 体的多少,讲到生命的起源,打破我们对科学的神秘感,鼓励我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在北京荣宝斋工作的侯恺回忆 说:“如果你以为郭老这位学识渊博、社会声望极高的文人高不可攀的话,那就错了。他在生活上,与人交往方面,尤其对文化艺术界我们这些晚辈小子,是从不拘 泥小节的。只要有他在场,气氛总是非常活跃。遇上寡言少笑或者显得拘谨的人,他就寻找话题使对方欢快起来;或者接着对方的话茬,讲个历史掌故引人发笑,还 常常寓教于谈笑之中。”

 

郭沫若不仅平易近人,还真心爱护着身边的朋友和下属。老舍喜欢喝酒,郭沫若常常劝诫他。想起 这些事情,老舍满怀感念:“好几次了,当我辞别他的时候,他低声的,微笑的,象极怕伤了我的心似的,说:‘少喝点酒啊!’好多次了,我看见他这样规劝别人 ——绝不是老大哥的口气,而永远是一种极同情、极关切的劝慰。”当孩子剧团与郭老同住一个院子时,“院子里有农家的草垛,大家就倚着草垛,或者把稻草铺在 地上睡。郭老夜间工作结束,走到院子里,发现孩子们已经睡熟了。他回到屋里,把棉被、夹被、毯子和衣服,一次一次地抱出来,替孩子们盖上,生怕我们被夜露 寒气冻着了。”

 

郭沫若八十多岁时,值班人晚上睡在郭沫若卧室外的折叠床上。他们担心自己半夜睡熟了照顾不到郭沫若, 就在暖气木罩上安了一个小电铃,铃线连在郭沫若的床头灯开关上。郭沫若耳聋,听不见铃声。他一起床,值班人就能醒来。为了不影响值班人的休息,他每次起床 都轻手轻脚。但令他奇怪的是,每次值班人员都会来帮他。经过询问,他知道是小电铃在作怪,后来起床就不开灯了。多年过去了,值班人员仍然深情地讲着这个故 事,诉说着郭沫若对他们的关爱。

 

简单生活

 

郭沫若故居院中的影壁墙上有毛泽东手书的“艰苦朴素”四个大字,这是郭沫若夫妇特意选出请人临摹在墙上的。艰苦朴素也是郭沫若长期以来保持的生活作风。但艰苦朴素的他,却能慷慨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把自己的收入捐给国家。

 

在 日本期间,郭沫若手头不宽裕,过着简朴的生活,甚至“没穿过袜子”。有次他出席文艺聚会,“和青年们交谈,答复人家的问题。接着在那里吃便饭,他讲得多, 吃得慢,还有半碗饭,可是桌上没有菜了,只剩大半碗汤。我们要去添菜,他不肯,就把那半碗汤倒进自己的饭碗里,草草算是吃饱了。”生活如此艰苦的他,对待 朋友却很慷慨。1930年,上海艺术剧社首次公演,没有经费,从一个书店即将寄给在东京的郭沫若的版税中,抽调200元作为演出费。郭沫若知道后,写信给 剧社说,这200元就算我买下你们的戏票,分请无产者看戏吧。

 

抗战期间,郭沫若跟大多数文人一样,生活依然很艰苦, “有红萝卜的时候,他家里经常是吃红萝卜的”。尽管如此,郭沫若却常常照顾比他更穷的文人。曹禺说:“在重庆的时候,郭沫若知道我们大多很贫困,便时常留 我们在家里吃饭。”郭沫若在重庆所住的天官府寓所成为文人经常聚会的场所。

 

北京荣宝斋的侯恺回忆道:“郭老的衣着饮 食很普通,从没有见他有过豪华的穿戴,即使出国访问,在报纸照片上看到的也都是身着制服。夏季我们一般都爱穿双凉鞋,他却常穿双布鞋。老年人穿布鞋轻软, 可是在大热的季节里确实不舒服,他就把旧布鞋剜几个窟窿,他说‘这更轻便凉爽’。他在饮食方面也从不挑剔,我曾碰到过他在家里吃饭,简单极了。可他对我们 这些晚辈,却关心备至,时不时地邀我到四川饭店吃饭。”

 

郭沫若的女儿们说:“爸爸平时的衣着很朴素。他最后一次住进 医院的时候,穿的是一件对襟的蓝色棉袄,扣绊已经磨断了。平英到医院去看他时,他要平英用线帮他缝好。但医院里一时找不到深色的细线,只有白的。平英便扯 了一段白线,用蓝墨水染过,跪在爸爸的膝前,把扣绊缝起来。”就这件棉袄,一直穿到郭沫若去世。 “父亲的饮食很节俭,家里的厨师有很好的厨艺,他们为了展示厨艺,只取菜的精华,许多可食的部分都被摘取掉了。一次父亲在休息时漫步到厨房,看到丢掉的菜 叶太多,觉得可惜了,便弯下身从桶里捡起一些菜叶,告诉厨师说‘这些都还能吃嘛!’”

 

郭沫若自己生活得如此节俭,却 把大部分收入都用在了国家的建设事业上。1952年,郭沫若获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金,10万卢布全部捐给了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50 年代,郭沫若向中央表示,停止自己的版税收入。1964年,郭沫若写信给中国科学院党组,说明自己有18万余元的存款,将其中15万元交给组织处理,并告 诉秘书,以后所写稿件不收稿费,寄来的稿费都要原数退还。这些捐出的稿费,后来经中央批准,在中国科技大学设立了“郭沫若奖学金”。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推荐资讯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烈士扈三娘事迹感动大宋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武斗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