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洋洋大观

阴魂不散的郭沫若

时间:2014-10-21 15:03:18  来源:  作者:

台湾曾经列出“大陆四大无耻文人”,郭沫若毫无疑问位列榜首,除此之外还有文革时期在江青后边翘尾巴的冯友兰(之后的两位老舍和臧克家,对老舍的诋毁仅仅 是周作人一家之言,对于臧克家了解并不深入)。要说无耻,也是分各种各样的类型,有奴颜婢膝以求自保的,有谄媚权贵获取利益的,而像郭沫若这样各个方面都 能无耻到令人作呕的实在是罕见。
  
  自古以来才子都会被扣上“风流”的帽子,只要是才子,即便去寻花问柳,沾花惹草也是平常事。郭老 这样的文豪自然不会少了女人,单单是有据可查的就有三任妻子。第一人妻子张琼华,1912年与郭结婚,五天之后旋即被郭抛弃,但郭离家后并未与张氏离婚, 而是让其独守空房68年。之后郭来到日本九州大学学习,期间认识了其后为他生了五个孩子的佐藤富子。1916年郭开始和佐藤富子同居(因日本有随夫姓的传 统,郭将佐藤改名为“郭安娜”)。直到抗日战争爆发,郭老一看形势不大对头,又故技重施放出“始乱终弃”的大招,不辞而别离开日本,回国拜谒蒋介石。之后 佐藤来到大连和儿子郭和夫生活,直到八十岁才得以回国,并在文革期间遭受批判。第三任妻子便是被称为“抗战夫人”的于立群。于氏于1938年,也就是郭沫 若从日本回国没多久,开始与郭同居,共生四男二女,但是一代才女最后自缢于北京故居。以上三人只是郭老明面上的情人,对于立群的胞妹于立忱的玩弄,间接导 致其自杀。还有在南昌起义途中和“革命伴侣” 彭漪兰(安琳)的绯闻,除此之外郭沫若还有很多风流韵事。
 
   其实最让我眼前一亮的还是郭老《我的童年》里的一段描述。看了真是让人双颊绯红,不禁感叹多么纯真的基友情。郭沫若年少的时候曾结识了一位名叫吴尚之的同学。他在文章里如下描述了他们的关系:
  
   “尚 之降到乙班,这是我们当时的一个共通的痛苦。我们虽然同住在一个学堂,但我们的生活势不能不渐就分离了。”此外,郭还说,“大概是吃酒的次数多了”,他们 常常“差不多天天晚上都要‘奋飞’”……“奋飞”原指“不受约束,奋发有为之意”,郭老在此加上引号,让人不免瞎想。之后还有一位汪姓少年,郭沫若如此写 道,“模糊地睡熟了。有人吻着我,把甜蜜的淳汁渡入我的口中,我睁开眼一看就是汪君。我真是喜出望外。”接下来,“说着他又笑融融地咬了一口来渡在我的口 里。 ——‘啊,我真的爱你呀!我紧紧地把他抱着。’”后来回忆起这段经历,还情不自禁地写了一首《蔗红词》的诗歌,表达衷情:
“红甘蔗,蔗甘红,水万重兮山万重。忆昔醉朦胧,旅邸凄凉一枕空。卿来端的似飞鸿,乳我蔗汁口之中,生意始融融。那夕起头从,才将命脉两相通。难忘枕畔语从容,从今爱我比前浓。红甘蔗,蔗甘红,水万重兮山万重。”
     郭 老少年风流老来俏的事迹其实并不会对其一生造成太大的污点。就像之前所说,自古风流才子王侯将相都是情史一大堆,但是瑕不掩瑜,后人对其大部分还都是正面 评价。但是情圣也分三六九等,能做到像柳永这种死后能让“众名姬春风吊柳七”的人,才算高级情圣,而像郭老这种只会放“始乱终弃”这种招数的人,只能算薄 情郎。

    在对郭氏的评价中,感情生活只能算是小小的调味剂。郭沫若作为学术巨鳄的地位至今依然是无可动摇的。在文学方面,郭的《女 神》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可以说是中国新诗的里程碑,并且翻译了多部歌德的小说和诗集,此外在剧本方面也有诸如《屈原》颇享盛名的作品。提到郭沫若的文学成 就就不能不提“新文化运动”初期由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田汉等人在日本创立的“创造社”。“创造社”初期主要主张个性解放,崇尚天才,带有浪漫主义和 唯美主义的倾向。期间涌现了诸如《女神》,郁达夫的《沉沦》等名作。我曾经拜读过郭沫若的《女神》,其文以众所周知的共工,颛顼在不周山一役为背景,或许 是我才疏学浅,若说是新诗,和徐志摩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其内容描述似乎还没有现在写网络穿越小说吸引人。由于时代背景所限,《女神》的横空出世还是在中 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之后在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创造社”在郭沫若的带领下开始违背初衷,越来越具有革命色彩。郭在《革命月刊》上曾经提倡“我 们所要求的文学是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写实主义的文学”。一个曾经以提倡浪漫主义的文学研究会开始慢慢左倾,其文学作品中也越来越带有革命色彩。 虽然如此,直到抗战结束,郭沫若的依然有如《屈原》、《虎符》《高渐离》等历史名剧问世。然而,建国以后的郭沫若,其作品只能让人作呕到无以复加,空说无 凭,我们可以稍稍鉴赏一下。
最先推荐的当然是郭氏建国以后的巅峰之作《毛主席赛过我亲爷爷》

“天安门上红旗扬,毛主席画像挂墙上,亿万人民齐声唱毛主席万岁万万岁,万岁万岁寿无疆!毛主席呀毛主席,你真赛过我亲爷爷!”(赵丽华老师的梨花诗瞬间显得高大上了!)

除了写给他毛泽东爷爷的,还有写给他斯大林的《我向你高呼万岁》
“我向你高呼万岁,斯大林元帅,你是全人类的解放者,今天是你的70寿辰,我向你高呼万岁…………原子弹的威力在你面前只是儿戏,细菌战的威协在你面前只是梦呓。你的光暖使南北两冰洋化为暖流,你的润泽使撒哈拉沙漠化为沃土。
不朽的马克思和你同在,你和马克思一样永远不朽了!
不朽的恩格斯和你同在,你和恩格斯一样永远不朽了!
不朽的列宁和你同在,你和列宁一样永远地不朽了!”
(最后三句简直是神之排比!)

  引 用宋美龄女士对郭沫若的评价 “今天有正义感之犹太人尚唾弃其同宗之马克斯,乃你党竟奉之为神明,并以马列主义为我中华民族之精神训练,此正如郭沫若宣称‘斯太林是我爸爸’,实无耻之 尤,足令人作三日呕。”虽然言语之间不乏因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的偏见,可是依然能看出郭沫若逢场作戏的本领。

  建国之后的郭沫若心思 已经不在文学创作上了,他把他即将燃尽的最后一点才华用在铺政治道路上。这里还有一篇不得不提的学术著作就是《李白与杜甫》。大家都知道毛泽东对李白诗十 分推崇的,而郭沫若就投其所好,对李白不遗余力的褒,对杜甫则是贬得一无是处。于是在文学史上不分轩轾的“诗仙”与“诗圣”在文豪郭沫若笔下遭到了令人瞠 目结舌的不公正评价。作为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对李白的赞誉是情理之中,但要是为了迎合统治者而极尽其能事的贬低杜甫,郭沫若奴颜婢膝的嘴脸可见一斑。 我觉得这文人吧,你就算当不了屈原,文天祥,方孝孺之类的,总该有点如张承志先生所说的不谄媚不丧失良知的“清洁的精神”吧。当我看完郭沫若早年的文章, 再看其建国后所创“诗歌”时,我总觉得不可思议,一个人,还是一个时代数一数二“伟大”的文人居然可以无耻善变到如此。
   除文学外,郭沫若还 对甲骨文颇有建树,与董作宾先生,罗振宇先生,王国维先生并称为“甲骨学四堂”。但是,根据岳南先生在《南渡北归》中的记载,这位“甲骨学四堂”中的“鼎 堂”在学术界也有不光彩的一面。以当时的“学术巨鳄”傅斯年为首的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退居台湾后,对研究史料一直严加管理和保密。而正在日本研究甲骨文的郭 沫若则厚颜无耻地向其索要河南安阳出土的“大龟四版”。李济,董作宾等人接到信后,敬重郭沫若是个名声在外,且颠沛流离的才子,冒着通共连敌的风险将材料 寄给郭沫若。并着重强调,“拓片尚未发表,仅供参考”。材料到手后,郭沫若对李董的叮嘱置若罔闻,将到手的材料编入其著作《卜辞通纂》中,该书一出,学界 震撼,傅斯年暴跳如雷,生性木讷的李济先生也是万分尴尬。郭沫若还在序文中写道“知我罪我,付之悠悠”,意思估计就是“你们这些傻屌,爱咋咋,老子才不在 乎。”
   其实郭沫若不论是对妻子的始乱终弃,还是文学上的荒诞谄媚,都离不开他对政治的敏感性。1927年郭曾任蒋介石总司令指挥下的北伐军 政治部副主任。“一二三惨案”爆发后,蒋介石开始清党,郭写下《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的声讨缴文后遭到通缉开始流亡日本。郭于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回 国,之后前往南京拜谒蒋介石,随后发表《蒋委员长会见记》并一改往日批蒋态度,转而对蒋介石颂扬。建国之后,郭沫若才把其摧眉折腰的奴才相表象的淋漓尽 致。郭沫若在1949年以后,官拜政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学术职务为中国科学院院长、 中国文联主席,其触手涉及科学,文艺,政治等多个领域,可以说是“又红又专”的代表人物。建国之后的知识分子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革命浩劫”,而郭氏则以 “钦差大臣”的身份坐在舞台中央,看着一波又一波的文人学者“表演”着身陷囹圄,家破人亡的戏码,并为此“锦上添花”。除此之外,为了响应毛泽东亲自发动 的“倒胡运动”,郭沫若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地大显身手,并联合吴晗,冯友兰一众对胡适进行惨烈抨击,并称之为“流毒”。在毛泽东的“倒胡运动”中,胡适被称 为“猢狲悟空”,趁乱一个跟头逃出了如来佛的掌心,蹦到了美利坚的土地上,但其阴魂不散,精神毒气一直在中国大陆的花果山上徘徊。毛发动了“倒胡运动”, 郭则跟在屁股后边奠定了运动调子。之后对敌斗争变成了斯文扫地的辱骂,甚至有文章写道
“看照妖镜里是什么东西”
“一只狗,带着美国项圈的够!”
   怪不得民国男神胡适临死之前长叹“但愿来生不姓胡”了。

   文 革时期的郭沫若更是抓住了在主人面前摇尾巴的机会,只要有利于自己向上爬,谁的大腿都抱,就连亲生骨肉在他心里都可以靠边站。郭的两个儿子在文革期间自 杀,他却在1976年写了《水调歌头 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十周年》,极力吹捧文革成果,可惜五个月零九天后,四人帮被粉碎,文革结束。郭沫若随即赋诗一首《水调歌头 粉碎四人帮》,态度转变之快令人瞠目结舌,或许卑劣的人格,走狗的个性已经深深扎在了一带文豪心中,使溜须拍马成了无意识的习惯。
   郭沫若死 于1978年,可是时至今日在中国,依然能有许多能和郭沫若扯上关系的地方,除了为人熟知的坐落于北京前海西侧的郭沫若故居以外,故宫,老字号荣宝斋,陕 西的黄帝陵和华清池,中华书局也都留下其笔墨。似乎有些名气的地方他都要插上一腿,好让后人瞻仰他的“丰功伟绩”。要按文学成就来说,郭沫若比不过鲁迅, 胡适等等,要按考古学成就来看,“甲骨学四堂”的另外三位至少可以与郭齐名。可是这些大师的出镜率远没有郭沫若高,有的甚至被扣上反动的帽子。我起初颇为 不解,国家给予郭沫若如此高的出镜率究竟想让后人向他学习什么,学习他的廉政奉公?那无异于说和珅是个两袖清风的父母官。学习他的忠贞爱国?那就好像告诉 世人其实是汉帝篡了王莽的皇位一样好笑。后来我似乎明白了,国家想让人们,特别是一些手无缚鸡之力却怀凌云壮志的文人学习郭沫若的“识时务者为俊杰”,学 习如何做顺民。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化巨人”之所以被树立,是要昭告天下,你们的笔不可以当刀子用,只能用来为政府的成绩锦上添花。这极为符合毛泽东制定的 一套杀人策略,那就是“先杀灵魂,再杀肉体”。国家需要放弃灵魂,放弃自我,仅仅以政府马首是瞻的御用文人,而那些有志之士,骨鲠之士,要么变成哈巴狗, 要么被打压成报国无门,只求保命的哑巴。《史记》里有一个词很好的形容的以郭沫若为代表的这一类人,那就是“优孟”,《史记》有云:“优孟,楚之乐人 也”,所以“优孟”就是唱戏的戏子,也可以说是一种傀儡。这种折人脊梁的文人培养方案,终究会不会败坏整个民族还不得而知,但至少不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吧。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推荐资讯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烈士扈三娘事迹感动大宋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武斗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