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洋洋大观

木然:韩寒有什么权力去腐败

时间:2014-08-21 11:46:16  来源:大家  作者:

编者按:关于韩寒及报端的批评,今日《大家》微信推荐了李多钰及木然两位作者的不同角度阐述,近两日,学者杨早先生亦将就此话题在《大家》撰文,敬请期待。

…………………………

 

文/木然

 

 

2014 年08月19日09版《中国青年报》刊发了肖鹰的《“天才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文章以《后会无期》:“遮掩欲望的猥琐青春”、“一个必须清理的 反智主义招牌”、“一个辍学生假造的文化骗局”三个醒目的标题对韩寒进行批判。这篇文章一出,迅速引起轩然大波。赞同者有之,反对者有之。本文旨在批评肖文。

 

韩 寒说,有一种逻辑,叫逻辑,有一种逻辑,叫中国逻辑。接着韩寒的话说,有一种批评叫批评,有一种批评叫中国批评。有一种指责叫指责,有一种指责叫中国指 责。把中国逻辑、批评、指责加在一起,就是肖式逻辑、肖式批评、肖式指责。肖式逻辑、批评、指责存在着三个致命伤,即逻辑致命伤、道德致命伤和举措致命 伤。

 

——第一,逻辑致命伤。从 时间逻辑上说,现说当代文坛这个词。当代的时间段起点在哪里呢?如果按当代文学的解释,时间的起点在1949,1949年最大的丑闻应该是在“文革”时 期。消灭帝修反,砸烂封资修。有风骨的作家失踪的失踪、自杀的自杀、流放的流放、批斗的批斗。人们除了八个样板戏之外几乎无其它精神食粮。大部分歌颂作家 活着也是写颂圣作品,没有批评之言,没有作家的尊严,没有作家自己自由的言说,这难道不是最大的丑闻?韩寒丑闻即使有,也没有“文革”时期的文学丑闻大 吧?何况所谓的代笔丑闻又没有完整的证据链在支撑。

 

从比较逻辑上说,最大丑闻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只有比较,才有鉴 别。只有鉴别,才有最大、次大、次二、次三。比较就有对象,比较就得有标准。比较就是现实与现实的比较、理想与理想的比较、演员与演员的比较、偶像与偶像 的比较。比较不能错位,一错位,逻辑就混乱,现实也就乱了套。韩寒在和谁比较成了最大的呢?从肖文的行文逻辑上看,他是把韩寒和郭敬明进行比较。如果这样 比,结论必然是韩寒是当代文坛最大丑闻,郭敬明是次大丑闻,恐怕这样的逻辑结论作者也不愿意接受。

 

肖文说《后会无 期》“很韩寒”,“很装”,“很猥琐”。作者把电影里的主人公江河和韩寒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是比较错位、逻辑混乱。演员就是演员,演员不是韩寒,韩寒不是 演员。不能说演员像韩寒就是韩寒,也不能说韩寒像演员就是演员。说美人鱼像人不还是鱼嘛;说狗通人性,智商达到六岁儿童的水平,不还是狗嘛;说八哥长得像 乌鸦,不还是八哥嘛;说大猩猩像人,不还是大猩猩嘛;说某一特型演员像毛泽东,演员也不是毛泽东嘛。像与是,不能在一个层次上进行比较。像在像的层次上比 较,是在是的层次上比较,这是常识性的逻辑比较。

 

肖文更离谱的是,把“很韩寒”、“很装”、“很猥琐”、“天才作家 韩寒”四个词放在一起,就能导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这思维的疯狂跳跃性一定会把那些逻辑学家们搞得魂飞魄散,神不附体。丑闻得自有文坛自身的丑 闻,比如抄袭别人的小说为自己所用。不比较就说最大丑闻,这才更像是最大的逻辑丑闻。

 

——第二,道德致命伤。肖 文挥舞着类似于“文革”的道德大棒说,《后会无期》是用看似散淡随性、实则觊觎名利之术,裱新着上世纪后期以来的陈腐的“青春叛逆”。它是一部名不副实、 逻辑混乱、没有诚意的电影。它是一部打青春失意牌的“文艺片”,它以平凡为色面、以叛逆为标签、以迷惘为情调的“韩寒青春情怀”,骨子里是一个觊觎名利的 梦。韩寒已经露出了无底线迎合和刺激恶俗市场趣味的面目。

 

肖文举的道德主义大棒并不新鲜,只不过重拾了“文革”道德 主义的牙慧而已。“文化大革命”就是一种道德主义运动。狠斗“私”字一闪念,学习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强调为人民服 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艰苦奋斗的理念,并迫令人人会背诵。人们在这种道德的庇护下,一些人干着打人杀人打家劫舍的勾当。“文革”中一些人搞的野蛮血腥 暴力都挂着道德的招牌,以期通过集体的方式放弃个人的救赎和责任。

 

研究表明,高扬道德主义的利他行为都是利己行为, 都是极端的自私行为。市场经济的个体不问动机是否利他,客观是却是典型的利他主义。《后会无期》是按着市场行为走的,不管韩寒的动机如何,无论他是为名还 是为利,是利他主义的。也正因为利他,符合了电影市场的要求,才有了具说接近六亿的票房收入。为名为利又不违法,又有何可以指责的呢?难道肖鹰从来不为名 为利,只为他人活着?如果为他人活着,为什么就不让韩寒活着?难道韩寒不是他人?

 

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在德行上都是 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是人,都有人性,在此处不恶俗,肯定在别处也恶俗。在恶俗面前,人人平等,谁都别把自己搞成正人君子。每一个人都是自由的个 体,自由就是把“个人当作人来尊重”,就是在他自己的范围内承认他的看法和趣味是“至高无上的”。每一个都有平等地选择所谓的低级趣味的权利,只要不违 法,选什么不选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都是自己的自由选择。以道德大棒干涉个人“俗”的生活,干涉“低级趣味”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恶,是一种大罪 恶。

 

伯林说:“用迫害威胁一个人,让他服从一种他再也无法选择自己目标的生活;关闭他面前所有的大门而只留下一扇 门,不管所开启的景象多么高尚,或者不管那些作此安排的人的动机多么仁慈,都是对这条真理的犯罪:他是一个人,一个有他自己生活的存在者。”道德迫害是最 具诛心的迫害,它让人们除了上威胁者的船以外无处可去。肖文通过“刺激恶俗市场趣味”让那些喜欢韩寒的人在道德上无以安家,无以立足。只要喜欢看韩寒的电 影,都是恶俗,都是低级趣味,这打击面太宽太大。肖本文能保证自己天天高雅吗?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

 

——第三,举措致命伤。肖 文说,韩寒一开始就以“反应试教育”为幌子,承担了新世纪文化的反智主义英雄。韩寒是继张铁生和黄帅之后,第三个反智主义的“英雄代表”,他与“文革”时 期张铁生、黄帅们的“读书无用论”的狂言妄语一脉相承。肖文认为,清理“天才韩寒成名史”,不仅是给历史以真相、还文坛以是非之必需,同时也是肃清20世 纪以来对中国文化毒害极深的反智主义流毒,给青年以正确引导的应有之义。着眼于反腐治国,“假造天才作家韩寒”的最后查证,不仅将坐实当代文坛的最大丑 闻,也当是揭开当代中国文坛腐败盖子的一个关键契机。

 

韩寒与继张铁生、黄帅相比是十分荒唐的,韩寒与张铁生、黄帅处 的时代背景不同。韩寒张铁生、黄帅反思的目的不同。韩寒是不想当现代教育体制的工具和奴隶,张铁生、黄帅想当毛泽东时代的工具和奴隶。韩寒想要的是一个站 立的公民,张铁生、黄帅想要的是跪着的奴才。韩寒表面上反智,实则是益智。张铁生、黄帅表面上反智,实则是愚治,通过愚治而愚民。取消大学教育,难道不是 愚治的典型表现吗?

 

至于反智主义的出现,就和韩寒没有任何关系了。肖文可能忘记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一条原 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反智主义的出现,读书无用论的出现,是社会存在导致的结果。如果读书能改变命运, 如果读书能打破官二代、富二代、穷二代的板结状态,如果读书能使社会自由流动,谁不会认真读书呢?又有谁会反智呢?

 

再 说,反智主义也是多元主义的一种,是一种世界观的表达,为什么要污化反智主义呢?为什么把反智主义称为流毒呢?凭什么把反智主义称为流毒呢?真是欲加之 罪,何患无词。莫须有吧?每一个人都具有平等的言论自由,为什么反智者就没有言论自由?难道给精英主义言论自由的目的就是取消反智主义的言论自由?难道反 智主义除了谬误还是谬误,精英主义除了真理还是真理?

 

把韩寒与文坛腐败联系在一起,这想象力太丰富了。谁都知道权力导致腐败,韩寒具有什么权力去腐败呢?即使把韩寒搞倒搞臭,文坛上的腐败也依然腐败着。

 

那么,肖鹰的表演给谁看呢?给 权力看,电影是审批通过了的,审批部门不可能自己打自己的嘴巴;给韩寒的粉丝看,他们肯定不会买账;给“文革”的既得利益者看,他们也不愿意回到“文 革”;给道德学家们看,道德学家们的道德也是多元化的,有人愿意看,有人也不愿意看。可能有一个回答比较准确,他在表演给自己看,以此让自己还有点存在的 价值和意义。否则,喧嚣世界没有自己,显得太不热闹了。

 

 

关于作者

 

木然,1962年生,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政治学系博士生导师,网络政治研究中心主任。著有《权力制约的多维视域》。生于困难年代,在文革中长大,在改革开放后入学,在浪漫时期注入理想,在享受改革成果中变老。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推荐资讯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烈士扈三娘事迹感动大宋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武斗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