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洋洋大观

劳蛛缀网一百年—许地山的一家

时间:2013-11-29 11:49:56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作者:卫毅

 

1940年,许地山、周俟松结婚十一周年纪念


  落花生的父亲

 

  位于港岛半山腰上的香港大学仿佛一座迷宫,这里有各个年代叠加起来的建筑群,每一栋楼见证着不同的历史。我们乘坐的汽车驶出校园,进入薄扶林道。车上一位香港大学的老师突然问我:“还记得小学课本里的《落花生》吗?”“许地山先生写的。”我答道。这位老师指着车窗外的某个方向说,“许地山先生的墓就在那边。”那个方向是薄扶林道上的基督教坟场。

  半年后,我在南京见到了许地山的女儿许燕吉。

  “我前些年去过香港给父亲扫墓,那片墓地已经很大了,跨了道路两边。”许燕吉说,“香港大学跟以前也很不一样了,当时只有那3栋红楼。”80岁的许燕吉跟我回忆父亲许地山时,是在南京一家医院的病房里。这些天她身体不太好,需住院观察。

  1930年代中期至1940年代初,许燕吉曾经坐着家里的奥斯丁汽车行驶在薄扶林道上。父亲不会开车,开车的是母亲周俟松。

  此时的许地山是香港大学中文系主任。他们住在罗便臣道上的一幢两层小楼上,一楼租给一个英国人做生意,二楼还有好多房间。“那个楼就像个网球拍一样,”许燕吉说,“前面是客厅和我们家人的房间,后边是一间客房。”那间客房曾住过许多人,给她印象最深的是梁漱溟,因为梁漱溟跟她父亲一样,都吃素。

  当年,港大想聘胡适做中文系主任,胡适推荐了许地山。原本任教于燕京大学的许地山因与校长司徒雷登理念不合,发生争执,被解聘。正好有这个机会,他便携家眷南下任教。

  许燕吉小时候在香港住了7年。那时她去得最多的是陈寅恪家,她和陈寅恪的3个女儿玩得非常好,现在还保留着跟她们在香港的合影。有意思的是,许燕吉的爷爷许南英曾对做过台湾巡抚的唐景崧非常不满,而唐景崧正是陈寅恪妻子唐筼的祖父。

  许南英出生于台湾台南。许家祖上是广东揭阳,在明朝嘉靖年间迁至台湾。中日甲午战争后,战败的清政府将台湾割予日本。许多台湾民众不服从,成立了台湾民主国。日军在基隆登陆,台北告急。时任台南团练局统领的许南英与镇守台南的刘永福,率兵支援台北。行至途中,台北失守,唐景崧退回大陆。许南英极气愤,只好南撤,“能固守台南,亦有复土之望。”

  但是,失去支援的台南最终沦陷,许南英只能内渡至厦门。别离九代人生活的台湾,他深感痛苦,写过一首《如梦令•别台湾》——

  望见故乡云树,鹿耳鲲身如故。

  城廓已全非,彼族大难相与。

  归去,归去,哭别先人庐墓!

  许地山的名篇《落花生》里有一段话是许多人小时候都背诵过的——

  爹爹说:“花生的用处固然很多;但有一样是很可贵的。这小小的豆不像那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它们的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发生羡慕的心。它只把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才容人把它挖出来。你们偶然看见一棵花生瑟缩地长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没有果实,非得等到你接触它才能知道。”

  文中的“爹爹”,就是许南英。

  种花生的园子是许家在台南的住所,许南英的父亲取名为“窥园”。园名来自汉代董仲舒。董仲舒年少时读书刻苦,书房紧挨着漂亮的花园,但他从未进去,甚至没看过,“三年不窥园”。

  许南英的际遇跟“花生”很像,“只把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才容人把它挖出来”。他16岁就开始参加童子试,25岁取秀才,31岁中举人。当时参加乡试的地点是福州。多次渡海考试的许南英写过一首诗自嘲:“扁舟一棹马江平,席帽依然太瘦生。卖藕小娃犹记得,笑余三度到榕城。”

  中举人后,许南英又两次进京参加会试,均落榜。直到1890年,光绪帝“亲政”,清廷特办“恩科会试”,许南英才取得“同进士出身”的功名,任兵部车驾司主事。此时的许南英已经36岁。到兵部不久,许南英就请假回台南,之后再没回去。

  有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京师主事俸禄微薄,官场应酬开销大,贫苦家庭出身的许南英难以支撑。还有就是,当时清廷腐败,许南英性格清高耿直,与官场风气格格不入。“天生傲骨自嶙峋,不合时宜只合贫。”——这是许南英在1892年写下的诗句。“那时考进士就像现在的人考个职称一样,我爷爷其实不喜欢当官。”许燕吉说。

  许地山也是耿直之人。“我父亲如果活到解放后,也肯定没好日子过。”许燕吉说,“他不是那种会憋着不说话的人,燕京大学时,他就跟司徒雷登争论。周海婴不是写过嘛,有人问毛泽东,鲁迅要是活到现在,会怎样?毛泽东说,要么他闭嘴,要么蹲监狱。我父亲也会是像鲁迅这样的人。”

  在文学主张上,许地山和鲁迅不是一派。以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叶圣陶、许地山等人为代表的“文学研究会”主张文学“为人生”。更具体地说,许地山的文学作品中常常流露着“生本不乐”的宗教意味。他曾经在一篇序言里写道:“我看见的处处都是悲剧,我所感的事事都是痛苦。可是我不呻吟,因为这是必然的现象。换一句话说,这就是命运。

许家的奥斯汀汽车

 

  自信是有情人

  许燕吉如今在各种表格上填籍贯的时候,写的是台湾台南。改革开放前,她是不敢这样填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填的是福建漳州。这样填写也有缘由,因为许南英离台内渡后,曾经希望归宗广东揭阳,但由于隔代久远,找不到当年的族谱,没法归宗。“别人搞不清楚到底该叫你爷爷还是孙子,没办法,就算了。”许燕吉说。

  迫于生计,许南英还是向清廷谋求官职。他留在广东任职,按照清朝本籍人不能在本地任职的惯例,他只好“寄籍福建龙溪”。龙溪是福建漳州所辖之地,所以许家后人的籍贯成了福建漳州。

  许南英在广东任职14年,子女也随之迁徙。所以,许地山除了会讲闽南话,还会粤语,留学英美,又会英语。而当年香港大学招聘中文系主任,要求英语和粤语都得精通。许地山符合这样的条件。

  1911年秋,刚卸下三水知县的许南英,前往电白任知县。此时,辛亥革命爆发。时代迎来了千年未有之变局。许南英对前途感到迷茫,写下:“强欲高歌和白雪,巴人下里不成声。”革命,还是不革命?这对他是一个问题。

  受同乡邀请,许南英回到漳州任职。但随着局势变化,他最终失去官职。困顿中他一度想遁入空门,落发为僧。“我妈以前还跟我说,别人当官是越当越有钱,你爷爷是越当越穷。”许燕吉说。

  一筹莫展时,有在印尼棉兰发达的华人请许南英写传记。为了生计,他南渡印尼,写完传记后,正好遇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困于印尼。后因痢疾不治,在棉兰去世,葬在了当地的华人坟场。

  许地山曾经去棉兰给父亲扫墓。许燕吉和哥哥从没去过棉兰。那片坟场后来成了战场,再后来,城市扩张,那里成了建设用地,楼房林立,许南英的墓彻底消失了。

  许南英去世前一个多月,是他63岁生日,他在那天给自己写了一首诗:

  百年剩此肉皮囊,历尽艰难困苦场。

  何日得偿儿女债,一生未识绮罗香。

  蓼莪废读思阿父,风木增悲泣老娘。

  目极云山千万里,临风涕泪湿衣裳。

  许南英的这些诗后由许地山整理为《窥园留草》,于1933年在北平印发。当时许地山在燕京大学任教。这一年,许燕吉出生。名字中之所以有个“燕”字,是因为她出生在北京。这个名字是外祖父周大烈起的。周大烈是湖南湘潭人,维新派人士,曾在陈三立处教书,教过陈三立的儿子陈衡恪。

  周大烈连生7女竟无一男,所以,许燕吉的哥哥随了母亲家姓周,叫周苓仲。

  2013年10月,许燕吉和哥哥去武汉参加了姐姐许棥新的葬礼。许棥新是许地山与第一位妻子林月森所生。林月森是台中人,她的父亲是当地著名乡绅林朝栋。1884年,法军侵台,林朝栋率兵抗法。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林朝栋支持台湾民主国,抵抗日军。

  1920年7月,许地山从燕京大学文学院毕业,留校任助教。3个月后,林月森因病去世。此时,许攀新才两岁。这对许地山打击极大。“我觉得我父亲跟他的第一个妻子感情更好。”许燕吉说。

  许地山的作品里,描写爱情的内容极多,他甚至这样写过:“我自信我是有情人,虽不能知道爱情的神秘,却愿多多地描写爱情生活。我立愿尽此生,能写一篇爱情生活,便写一篇;能写十篇,便写十篇;能写百千亿万篇,便写百千亿万篇。”

  林月森去世一周年时,许地山写了一首诗:

  妻呵,若是你涅槃,/还不到“无余”,/就请你等等我,/我们再商量一个去处。/如果你还要来这有情世间游戏,/我愿你化成男身,我转为女儿。/我来生、生生,定为你妻,/做你的殷勤“本二”,/直服事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诗中多有佛经之语,林月森是佛教徒。佛教此后也是许地山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他曾两次去印度学习。道教是许地山另一学术重点,去世前,他正在九龙的寺庙里写《道教史》,但他的宗教信仰是基督教。“我父亲家里穷,他上大学之后的费用基本都是基督教会资助的。”许燕吉说。

  许燕吉曾是天主教徒,上大学时,对自己的信仰产生了怀疑,她去问神父,神父没能解开她的困惑,她便放弃了信仰,此后没再信过任何宗教和主义。

许南英

 

 

  阴错阳差

  许地山的第一位妻子林月森在家中排行第六,许地山常以“六妹”称呼。翻看许地山的《旅印家书》,常看到信件以“六妹”开头,但这位“六妹”不是林月森,而是他的第二位妻子周俟松,她在家里也排行第六。

  这些信里有这样一段:“今天是九号,从香港到此为一千四百四十四里,足走了五天五夜,大概要后天才能开船到槟榔屿。到仰光还得七天,到时再通知。夜间老睡不着,到底不如相见时争吵来得热闹。下一封信,咱们争吵好不好?”

  在许燕吉的印象里,母亲和父亲时常会发生一些争执。“我母亲是女强人,很强势的那种。相对来说,我的父亲则是弱势了。”

  当时交通不便,出国坐船要花很长时间,在船上的这些日子,信写得很多。

  1923年8月,在开往美国的“杰克逊总统号”邮轮上,许地山甚至和朋友们办起了板报《海啸》。《海啸》每三天出一期,刊登的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和译文。编辑共有4个人:许地山、冰心、梁实秋、顾毓琇。

  这艘邮轮上有两百多位燕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学生,他们要到美国留学。

  在南京的医院里,许燕吉指着一张老照片上用小篆写的字念道:“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这张照片是许地山拍摄于燕京大学校园,字也是许地山所题。照片里,有一位学生打扮的女子走在校园的路上。“这就是冰心。”许燕吉说。冰心当时是燕京大学文学院学生,许地山是她的老师。“我父亲当时不知道为什么,就喜欢上人家冰心了。”许燕吉说,“但我觉得我父亲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人家一个女学生,怎么会嫁给你一个死了老婆还带着女儿的男人。”

  在“杰克逊总统号”上“出版”的《海啸》板报上,许地山写过一首《女人,我很爱你》:

  女人,我很爱你。/可是我还没有跪在地上求你说/“可怜见的,俯允了我罢。”/你已经看不起我了!/这夭亡的意绪/只得埋在心田的僻处,/我终不敢冒昧地向你求婚。

  “可怜的事情”还在后头。在船上的某一天,冰心请许地山帮忙去找自己的中学同学吴楼梅的弟弟吴卓。吴卓是清华大学学生。许地山没听清楚“吴卓”的名字,错找了清华大学一个叫吴文藻的学生。吴文藻就这样跟冰心认识了。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吴文藻和冰心结为了夫妻。

  到美国后,许地山去了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冰心去了波士顿的卫斯理学院。冰心著名的《寄小读者》就是在卫斯理学院写的。许地山1924年4月26日给冰心写过一封信:“自去年年底一别,刹那间又是三四个月了。每见薄霙在叶,便想到青山的湖冰早泮,你在新春的林下游憩的光景,想你近日已经好多了。”“去年年底一别”指的是冰心到卫斯理学院后,患上肺结核,许地山从纽约赶往波士顿看她。

  许地山在哥大的时间很短,很快便转往英国牛津大学。许多人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许燕吉解释:“当时我父亲很穷,出国连套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我的三伯父把自己的一套西装给了他。三伯父身材比父亲瘦小,我父亲穿着这衣服很不合身,看上去很怪。当时美国的种族歧视很严重,父亲穿着这一身出门时,经常有人在街上嘲笑他。他受不了这些,就决定离开美国,到英国去。”

  1987年,许燕吉跟着妈妈周俟松去看望过冰心。之后,冰心写了一篇《忆许地山先生》:“1926年,我从威尔斯利大学得到硕士学位后,就回到燕大任教。第二年,地山也从英国回来了,那时燕大已迁到城外的新址,教师们都住在校内,接触的机会很多。1928年,经熊佛西夫妇的介绍,他和周俟松大姐认识了,1929年就宣布定婚。在燕大的宣布地点,是在朗润园美国女教授鲍贵思的家里,中文的贺词是我说的,这也算是我对他那次‘阴错阳差’的酬谢吧!”

  许地山曾“幽默”地对冰心说:“亏得那时的‘阴错阳差’,否则你们到美国之后,一个在东方的波斯顿威尔斯利,一个在北方的新罕布什州达特默思,相去有七八个小时的火车,也许永远没有机会相识了。”

  他阴差阳错地给冰心和吴文藻当了媒人,而当时同坐“杰克逊总统号”到美国留学的熊佛西,后来则是许地山和周俟松的媒人。

  熊佛西曾经深深地影响了许燕吉的爱情观。

  还在懵懵懂懂的童年,身边的事就给我上了一堂恋爱婚姻的课。我父亲的同学、好朋友熊佛西和他夫人朱君允是我父母婚姻的介绍人,朱君允是我五姨父的姐姐,也是我妈妈的好朋友,我们称她为大陀娘。他家三个小孩儿也是哥哥和我的玩伴,我们相处得很快乐。

  熊佛西和大陀娘是在美国留学时相识的,熊佛西被大陀娘的气质才华吸引,狂热地追求。而大陀娘认为自己比熊大五岁之多,一直没有接受。熊佛西就找到当时也在美国留学的我五姨父,三番五次地又哭又闹,赌咒发誓,寻死觅活。最终熊佛西如愿以偿,在美国办了婚礼,回国后生了三个孩子。抗战爆发,熊佛西只身到了大后方,大陀娘带了三个孩子逃出北京,由上海到了香港,住在我家。此时,大陀娘收到熊佛西的信,熊佛西已经和当时著名的话剧演员叶子同居了。信中写道:“你是有能力的女人,能够抚育三个孩子成人。”

  熊佛西的大儿子熊性美后来成了南开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是“三个孩子”中的一个。

  在熊佛西去世多年之后,有一次纪念熊佛西的会议召开,熊性美受到邀请,但他拒绝参加,他无法原谅自己的父亲。

  “我特别佩服大陀娘,”许燕吉说,“也从小就明白了,爱情是不可靠的。”

1938年,许燕吉兄妹与陈寅恪3个女儿。立者:许燕吉、陈小彭,坐者:陈流求、陈美延,旁边是周苓仲

 

 

  爱情是不可靠的

  许地山《缀网劳蛛》里的主人公尚洁看见女佣拿着树枝拨弄一只蜘蛛,触景而叹:

  我像蜘蛛,命运就是我的网。蜘蛛把一切有毒无毒的昆虫吃入肚里,回头把网组织起来。它第一次放出来的游丝,不晓得被风吹到多么远;可是等到粘着别的东西的时候,它的网便成了。……人和他的命运,又何尝不是这样?所有的网都是自己组织得来,或完或缺,只能听其自然罢了。

  在许燕吉的自传《我是落花生的女儿》中,我读到了类似的话:

  女孩子的爱情往往和蜘蛛放丝一样,那蛛丝随气流飘游,不定何时粘到了何物之上,那蜘蛛就沿着这丝爬过来爬过去,结成自己的网。

  1950年代初,许燕吉在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上大二时,她的情丝粘到了同学吴富融身上,“我没有把这丝掐断。”“他活泼直爽,待人热忱。但我也没有积极地去结网,因为他和本班的勤有过一段恋情。一年级时,他俩都是班干部,接触多,恋爱了,同学们也都不知道。直到二年级下学期,学校搞‘忠诚老实运动’,每人交待历史,吴富融才知道勤比他大了5岁之多,就不和勤来往了,害得勤失恋失眠,天天头疼。我不知就里,还特地到书店买了一本《头疼》的小册子给她看。”

  和勤分手不久,吴富融向许燕吉表白。表白前,吴富融跟团支书谈了,得到赞同的意见。那是一个什么事都得听组织的年代。

  大学毕业后,两人结婚了。

  1958年1月,“反右”风潮在全国汹涌起来,许多人被莫名其妙地划入了其中的“名额”。在石家庄工作的许燕吉也成了右派,被开除公职,离开了当时工作的畜牧场。此时她已有了身孕。

  她决定离开石家庄,回到母亲居住的南京去生孩子。但到了南京,孩子还未出生,便胎死腹中。没有气息的胎儿被引产出来,大夫告诉她,是个女孩儿,长得挺好看。许燕吉要看,但大夫劝她最好不要看,免得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再孕。她听了大夫的话。“假如当时知道她是我的惟一,无论如何我都要看看她的。”

  7月,许燕吉被正式逮捕。1958年12月25日下午,正在狱中开学习会的许燕吉被所长叫到办公室。两个陌生男人递给她一张纸,上面第一行字是“原告吴富融”,第二行是“被告许燕吉”,接着是“诉告目的离婚”。

  第二天,许燕吉给吴富融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她在信中恳求吴富融不要跟她离婚。“我就像个无助的溺水者,揪住烂泥塘边的一棵小草,想暖回还有温度的爱情,想留住和社会的联系,想借力回到过去的生活。”

  吴富融来监狱见了许燕吉,说了各种政治上的理由,希望能够离婚。许燕吉一直坚决不同意。判决书还是来了:离婚。

  当时看守所的人担心她会想不开而轻生。许燕吉说她不会。她想到了从小就上过的人生课——爱情是不可靠的。“绝对不要为了一个人去寻自尽。”

  在病床前回忆起这一段时,她埋怨更多的是自己前夫的笨:“他够笨的,你的目的不就是要离婚吗?还说这么多政治口号。他就说,你判了这么多年徒刑,我们需要离婚。这不就离了吗?我绝对同意。他这是想捞政治资本,说我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他写这么多倒让我来火了,我就是不同意。”

  许多旁人听着都难以接受的事情,她如今说着却很轻松。

  我问她,你认为人生哪一段时光最好?她回答,都挺好。“在监狱里那段时光也挺好,我认识了很多人,接触了很多我从来没接触过的人和事,我还帮了很多人。”

  她在监狱里待了11年,见到了很多闻所未闻之事——有的人以前是妓女,许燕吉跟她们聊天,发现她们其实人很好,并不是什么母老虎。有的人是杀人犯,也并非穷凶极恶。有的人受不了,自杀了,自杀的方式各有不同,有的人甚至把自己吊死在床底下。有的人发生了同性性行为。有的人强奸了母猪,加了两年刑……

  “这些都不稀奇,我是学畜牧的,这些都是动物的某些本能。”许燕吉说,“动物的本能,一是求生,二是繁衍。”

  到了1960年,所有人的其他本能都让位于求生。粮食很快没了,连红薯都断了供应。她曾面对一块黑了大半的坏红薯,看了5分钟:吃吧,明显有毒;不吃吧,就什么都没有了。她咬牙吞了下去,“没出问题,但当时的斟酌抉择令我终生难忘。”

  此时,监狱里竟然不许说饿的。政府召集犯人开会,找人上台讲的竟然是旧社会的饥荒。

  饥饿已经持续好久了。有一天,一个犯人流着眼泪跟许燕吉说,我快死了,回不了家了。她说她得了“干血痨”。“干血痨”就是闭经。其实,当时许燕吉也已经闭经两个月了。

  这时候的监狱,再没有与性有关的事情发生了,所有人都想着怎么熬到明天。有一天她看到一位犯人用水兑酱油喝。许燕吉说,酱油没营养,而且喝水多,排水多,更消耗能量。他说,没办法,不喝受不了。两天后,这位犯人死了。同一天,许燕吉所在的五六百人的南兵营死了14人。大饥荒期间,两千多人的河北省第二监狱,最多的一天死了37人。

1971年夏,许燕吉嫁给了魏兆庆

 

 

  毫无爱情的婚姻

  在南京的医院里,许燕吉提到2011年第10期的《炎黄春秋》。这期杂志上刊登了一篇文章《甘肃流陕妇女回归记》。文章开头就是:“1961年8月15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在向国务院《关于甘肃省外流妇女与陕西群众同居情况的报告》称,1959-1961年6月,甘肃省的甘谷、武山、清水、秦安、静宁、陇西、通渭、崇信、庄浪、天水、武都等县流入陕西陇县、兴平咸阳、宝鸡等地16-45岁妇女两万余人,并和当地群众非法同居,未办结婚手续的占73%,办了手续的占11%,订婚的占16%。有的已生了小孩。外流同居妇女原说自己没有结婚或丈夫去世,但实际上多数是有夫之妇。有的丈夫已找上门来,有的写信向政府告状。有的属于‘放鸽子’,是生活所迫不得已背井离乡来陕西求生就食。大量甘肃妇女流陕,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

许燕吉 图 / 卫毅

 

 

  许燕吉读到这篇文章,赶紧让儿子魏忠科来看。“我对我儿子说,快来看看你妈妈当年的情况。”这个“妈妈”指的不是自己,魏忠科不是她的亲生儿子。魏忠科的生母叫赵昂昂,甘肃甘谷赵坡村人,7岁时作为童养媳许配给了甘谷汪川村7岁的汪跃金,汪跃金脾气躁,常对赵昂昂暴力相向。1959年,甘谷到了饿死都没人收尸的地步。赵昂昂不想就这么死了,带着儿子汪党余,和姐姐往关中方向逃荒。

  到了陕西杨陵官村地界,有人看她们沿路讨饭可怜,说不定就死在路上了,给她们说媒,让她们嫁给当地人。姐妹俩为了生存,只好答应。赵昂昂嫁给了官村的农民魏兆庆。虽然没有正规手续,但官村还是给赵昂昂分了口粮。吃饱饭后,赵昂昂闭经的身体开始恢复,1961年春怀孕,年底生下了儿子魏忠科。

  就像《炎黄春秋》上写的那样,1963年,汪跃金到官村找到了赵昂昂和汪党余。赵昂昂、汪党余都不想回去。魏兆庆更是不同意。几经波折,到了1964年5月,政策下发到杨陵:凡是甘肃逃荒来的,没有和原地丈夫离婚的妇女,一律遣返。

  赵昂昂和儿子汪党余被迫回到甘谷,离开官村的时候,汪党余不愿走,被汪跃金一顿拳打脚踢。回到甘谷的赵昂昂很快病倒,1966年7月去世,时年29岁。

  许燕吉在监狱里熬过了大饥荒,开始面临新的问题:逼婚。其中一个原因是她以前信过天主教,有人认为她不结婚是因为还信教。当时监狱里已经有两个修女被逼结婚了。许燕吉说自己结过婚,早已不信教了。但监狱为了显示改造犯人的决心,还是给她介绍了对象。

  吴一江就是这样被介绍给许燕吉的。在和吴一江相处一段时间后,许燕吉动心了,觉得这个人对自己不错。但此时,许燕吉刑期已满,得出狱了,而吴一江还有3年刑期,将来会怎样,谁都说不清。在跟吴一江告别之前,许燕吉写下一张字条给他:“只要有一线的可能,你就是我的丈夫。形势实在不允许,你就是我哥哥。毛主席和柳亚子的诗,就是我要对你说的话。”这首诗是:“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从监狱里出来的许燕吉,像知青一样,下乡再改造,先是在河北农村劳动,后来去了陕西,因为哥哥周苓仲在陕西。在陕西,这样的单身女子实在难以一个人生活,她被人介绍与官村的魏兆庆相亲。许燕吉最终答应嫁给魏兆庆。周苓仲在妹妹做出决定的当天,一晚上都没睡。作为知识分子的妹妹要嫁给大字不识的农民,这是他以前无法想象的事情。“但这就是现实,要想生存下去,只有这一条路。”

  许燕吉的脸上几乎一直挂着笑容。她说她这辈子流泪的时候不多,甚至父亲去世时,她也没流过眼泪。“我当时小,被吓傻了。”这曾经让她母亲很不高兴。很多年后,母亲还对她嫂子说,“你看这人,她爸爸去世的时候,一滴眼泪也没流。”

  我问许燕吉,“那你什么时候流过眼泪?”

  许燕吉想了想,“在决定嫁给魏老头的时候,我流眼泪了。那时候我的心里还惦记着吴一江,但我必须得做这个决定了。”

  就这样,许燕吉成了魏忠科的妈妈。

  1978年底,刚上高中的魏忠科去给老师交作业。这位老师是被下放到杨陵的右派。他发现魏忠科有些英语底子,就问他,你之前是不是学过英语。魏忠科说,是。老师又问,是谁教的?魏忠科说,是我妈。

  许燕吉3岁从北京到香港,入读英国人办的圣士提反书院,学校里的许多科目由英国老师授课。她先是在这里读了两年幼稚园,然后读十年级。这是英制学校,从十年级读到一年级,相当于读完小学和中学。后来,父亲突发心脏病去世。几个月后,日本人进攻香港,圣士提反的校舍成了战时医院。当时病重的作家萧红就是从玛丽医院转到这里,在临时病房里去世。

  1942年,许燕吉和家人去薄扶林道的基督教坟场给父亲上坟,随后一家人乘船离开香港。许燕吉抬头望着这个生活了7年的地方,“山顶飘的不是看惯的米字旗,而是个红膏药,赶快把眼光收了回来。”

  此后,颠沛流离从未停止,直到1978年末。那位右派老师告诉魏忠科,“让你妈妈务必在1979年元旦那天跟我见面。”这位老师知道,在农村里会说英语的农妇一定是下放的右派。老师跟许燕吉见面后,把中央给右派安置工作的政策告诉了她。他告诉许燕吉,此时的落实政策工作已经到了扫尾阶段,过了这个时间,他们可能就不管你了,你得赶紧去办。

  几经辗转,“右派”许燕吉获得平反,回到南京工作。用她的话说,她像麻花一样的人生,又被拧了一回。有人给她出主意,给魏老头一笔钱,离婚得了。“我从来都没有那样想过。”许燕吉说,“虽然我们之间毫无爱情可言,但别人对你挺好,我们俩都老了,在一起就是过日子。”

  魏兆庆与许燕吉一块来到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在2006年去世。

《我是落花生的女儿》

 

 

  “我现在谁都不恨”

  在医院里,我跟许燕吉从下午聊到天色暗沉,秋天带有雾气的夜幕开始笼罩南京城,窗外的灯火逐渐亮起,车灯汇成的线条缓慢移动。结束了一天工作的魏忠科和女儿魏彤飏来医院看奶奶。前段时间,他们陪许燕吉去北京参加新书《我是落花生的女儿》座谈会。魏忠科记得历史学者章立凡会上的一席话让他印象深刻,“我们回顾历史,个人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但也不要忘了有这么多一滴滴的水才可以汇成海,所以个人史也是整个民族历史的一部分。”

  魏彤飏出生于1990年,她觉得自己同龄人中对中国历史的许多部分并不了解,比如“大饥荒”,而她的奶奶补充了她缺失的这部分历史。

  许燕吉的回忆录原本叫《麻花人生》,编辑改为《我是落花生的女儿》,因为《落花生》这篇课文实在太有名。魏彤飏是在小学五年级的课本上学的《落花生》。魏忠科上小学和中学时,课本里都没有《落花生》,知道师范学校读二年级时才在课本上学到的。许燕吉则是在重庆南开中学读初二时,在课堂上第一次读了《落花生》,此时,父亲许地山已经去世几年。

  我问许燕吉,“最喜欢你父亲的哪篇作品?”

  “我觉得《再会》挺好。”她说。

  《再会》是许地山写的一个小故事,讲的是一个在外航海的老水手回到家乡,见到自己年少时爱恋的姑娘,两人坐在一起,回首往事。

  2014年是许燕吉大学毕业60周年,她的同学已经开始张罗这些事情。毕业50周年的时候,她去了,她的前夫吴富融也去了。此前多年,吴富融都尽量回避和许燕吉见面。许燕吉还特意打电话告诉他,“有聚会你就来,不要躲着我,不然别人还以为我给你多大压力。”

  我问许燕吉,“你恨他吗?”

  “我现在谁都不恨。”许燕吉回答。

  50周年聚会的时候,吴富融给同学们送了他的诗集,给许燕吉也送了一本,上面写着“许燕吉老同学指正”。

  “我觉得他写得不怎么样,”说到这里,许燕吉笑了起来,“我能写得比他好。”当着各位同学的面,她在纸上写下:

  五十流年似水,万千恩怨已灰。

  萍聚何需多讳,鸟散音影无回。

  (主要参考资料:《我是落花生的女儿》、《台湾近代三大诗人评传》、《缀网人生——许地山传》以及许地山先生的众多作品。谢谢许燕吉女士,她记录下了这珍贵的历史。)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推荐资讯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烈士扈三娘事迹感动大宋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武斗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