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洋洋大观

莫扎特的小提琴奏鸣曲

时间:2011-12-01 12:42:36  来源:一碟沉香  作者:

比起钢琴奏鸣曲,莫扎特的小提琴奏鸣曲更能陈述他的灵魂状态,那层层迭迭、起伏波澜,真是慷慨悲歌,性情毕露。不是对小提琴有深刻了解和怀有深厚感情,能写出这些奏鸣曲吗?

 

赵鑫珊、周玉明/著

他的小提琴奏鸣曲会叫我们落泪,为其中的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而流泪的心当感激生命。

莫扎特写出这样的小提琴奏鸣曲原是不奇怪的。因为他来自社会的底层,一生多艰,饱经内心磨难。而古来忠烈士,多出贫贱门。

要是一个人的日子过得太舒适,内外两界没有任何什么艰苦和忧思,那么,莫扎特的小提琴奏鸣曲于他就是多余的,不会激起共鸣。

三十多年来,笔者同他的小提琴奏鸣曲发生深深共鸣的日子,正是登临思不已,何处得销愁的困惑时候。而莫扎特创作这些曲子的时候,也是他无限秋风思,多病道心生的岁月。

莫扎特一生总共写过35首小提琴奏鸣曲。最早4首(作品第6至第9号)创作于巴黎,时1763年冬。当时莫扎特年仅7岁。在巴黎,莫扎特一家呆了五个月,然后经加莱过海峡赴伦敦。

230年之后,即1993年,笔者有幸来到巴黎。我骑着自行车到处走街串巷,企图寻找当年莫扎特留下来的足迹,但这是徒劳。因为当时巴黎的街道是污浊不堪的。尤其是在11月份寒冷多雨的日子。马车在粗糙的鹅卵石路面上颠簸,常常会给行人溅上一身的污泥。幸好,莫扎特父亲带着7岁的儿子闯开了巴黎上流社会的大门 。

精明的父亲决定把儿子第一次写下的两首小提琴奏鸣曲(作品第6和7号)献给国王的女儿维克多莱(Victoire);后两首(作品第8和第9号) 献给特塞女伯爵。父亲替小莫扎特写上了肉麻的献辞,并把孩子的名字签上:“您的极其谦卑、恭顺的小仆人。”①不过出版时奏鸣曲扉页上是这样写的:“作曲:萨尔茨堡的 W. 莫扎特,时年7岁。”(这还平等些)

(① 今天读到这行签名,令我们心酸!达官贵人算他好的什么东西?!而莫扎特多伟大啊!这错位的情况自古至今都是如此,没有很大改变。)

1764年,8岁的莫扎特又一口气写下了6首小提琴奏鸣曲:作品第10至第15号。这就是《降B大调小提琴奏鸣曲》《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C大调小提琴奏鸣曲》和《降B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1766年10岁的小莫扎特再写了6首。相隔12年后(1788年),22岁的莫扎特又一口气完成了7首,即作品第296,以及从301至306号,那是他从巴黎回到曼海姆的1778年。

这7首小提琴奏鸣曲充分显示出了一个长大成人的莫扎特的精神风貌。他的内外阅历(包括他的恋爱和丧母的悲痛)自然会不可避免地隐隐约约反映到他的乐曲中来。从这6首曲子中,我们已经能看出他是一个哀亦过人、乐亦过人的伟人。笔者忘不了他的《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作品第306号)那三个乐章; 当然更不会忘记他《e小调小提琴奏鸣曲》(作品第304号)。

“音乐得其微,物象由我裁。”——尽管这不是莫扎特说的,但是他的毕生创作已经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我一再说1778年在莫扎特一生中是个转折点的年份。人是要通过三五个这样的转折点才能渐渐成熟起来的。成熟永远是个过程。只有死亡才是它的终点。莫扎特是一位从自身的体验和感受出发、而不是从逻辑推理去把握世界人生的大艺术家。——这才是他的“物象由我裁”的涵义。(人生决不是逻辑推理能最后解决问题的)在他和普遍世界的关系中,“我”永远是主语。

对于莫扎特,1778年是“我在恋爱中有苦有乐”;是“我的母亲过了世——我再也没有了妈妈”的困惑年。催一个青年迅猛成长起来,完成其性格,没有比这两个大事件更猛烈有效的了。这里面包容了一种悲剧性的力。要知道,莫扎特在创作上述两首小提琴奏鸣曲的时候,正在失恋的痛苦中挣扎和煎熬。一个敏感的青年,在生存环境发生逆向变化的时候,会产生一些颇具哲学意味的追问,比如追问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以及为什么会来到?他猛然发现自己在世界上的“偶然性”①,并决心通过艺术创作把多重偶然转变成一个不可逆的必然。

(① 这种“偶然性”是多重的。生命在地球上出现,是其中一重“偶然性”。1970年11月5日你在北京西城区呱呱落地,又是另一重“偶然性”。)

1778年莫扎特强烈感受到了自身存在的偶然、自己地位的卑微和孤立无助。他只好跑到音乐创作中去寻找抗拒命运的力。形而上的命运荒诞结构只有借助于形而上的力才能与之抗衡,并加以冲决。本来,他来到这个世界原就是带着满身、满脑子的旋律来到的。对于他,“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这一普遍描述是不适用的。他可不是赤手空拳地来。

这年1月17日,他写信给父亲,第一次提到威伯先生的爱女:阿露西娅•威伯小姐,说她有副优美的、纯净的歌喉,年纪才15岁。莫扎特是偷偷爱上她了。莫扎特打算同她一道去意大利旅行。母亲知道儿子坠入爱河,便偷偷地写了一封信给丈夫,表明自己不知如何是好的心情。当然父亲在骨子里是反对这门亲事的。按天性,莫扎特是个爱幻想的人。他不善于处理尘世的事务。爱情和音乐艺术世界于他只是克服尘世多灾多难和冲决牢宠感的两种手段,以便把自己的灵魂从此岸的痛苦和重负中解脱出来,在人与爱神、天神(莫扎特心目中的上帝)的天人合一之中获得一种最神圣的、绝对的和谐;获得一种最高的满足———但决不是最后的满足。(最后的满足是没有的。能给满足打上最后一个句号的只有死神)

1778年莫扎特的朋友格林从巴黎给莫扎特父亲写信,说明22岁的莫扎特在巴黎得不到应有赏识的悲哀处境:“他过于老实,不够活泼,太爱幻想;也不懂得成功之道。在这里,一个人想要成功就必须有手腕、有魄力、有勇气。为他的前途着想,我真希望他即使只有他现在一半的天赋,也应具备上面所说的那些素质……总之,他在巴黎只有两条路:一是教钢琴课①,但不必太认真,得时刻记住,学生往往认为老师都是半瓶醋……我真怀疑,如果他(指莫扎特)在巴黎四处奔波,他的身体能否吃得消②……再说,这么个奔波肯定会妨碍他作曲。可他说,无论如何他也不会放弃作曲的。他在作曲方面干得很出色,可惜法国大多数听众对他一无所知。在这里,无名之辈是难以站住脚的……你的儿子要想干一番事业真是困难重重啊……在一个卑鄙小人飞黄腾达的国度,你的儿子根本吃不开。我把真情如实地告诉你,并不是想使你烦恼,而是为了便于你选择最好的方案。遗憾的是,由于巴伐利亚选帝侯的去世,你的儿子回不成曼海姆了。”这便是1778年22岁的莫扎特在巴黎的生存境况和处境。的确,他在逆境中也没有放弃作曲。在这一年,他写下了22首曲子,包括《巴黎交响曲》,4首长笛协奏曲,7首小提琴奏鸣曲。这是怎样的一种生存勇气!!!

(① 直到1996年,教钢琴课依旧是音乐家谋生的最基本的、最简便的手段之一。从大陆中国毕业出去的钢琴系学生,跑到美国,绝大多数人只好以教钢琴为生。
② 所有的人都要先解决温饱问题,然后才谈得上“实现自我”。)

莫扎特的生存勇气并不表现在金戈跃马的鏖兵场面,而是发生在他的内心深处。不过像铁与血的交织那样,也是非常严酷,有刀光剑影,极富有戏剧性的。历来有两种生存勇气:外在的和内在的。莫扎特的生存勇气当属于后者。中国古人有言:“诗必穷而后工。”这里的“诗”和“穷”都是广义的。莫扎特笔下的曲子都是音响诗;穷不仅是指没有钱,孤独、焦虑、烦恼、失去了生的意义等等更为穷。穷,即人生的根本忧患。(莫扎特的一生真是穷矣!)中国古人又说:“人生识字忧患始。” 于是才引出了莫扎特作曲,引出了他的小提琴奏鸣曲。

1781年写了《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作品第376号)和另一个《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作品第377号)。注意,莫扎特创作小提琴有个习惯:在同一时期写一组(3至7首)。1784年写的《降B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作品第454号)值得一提。这是莫扎特专门为意大利女提琴家斯特里那萨奇(1764—1823)写的。1784年她访问维也纳,刚好20岁。莫扎特28岁。他们同台演出。莫扎特是根据记忆来弹奏钢琴那部分的。只是事后才将这一部分写在谱纸上。慢乐章是小提琴和钢琴的对话。长长的对话;对话是细腻的,优雅的,推心置腹的,当然 是充满了一种激情。谁能一口咬定,这不是莫扎特在传递爱慕的信息呢?

那好像是莫扎特同她坐在夏夜的枫树底下倾吐衷情: “与君相逢勿寂寞,衰老不复如今乐。” 当然,莫扎特通过音乐向这位意大利女小提琴家表白自己心中爱慕之情是暗地里的,抽象的,别人抓不到小辫子的。因为音乐不是德文。要知道, 莫扎特这时候已经成了家。严格来说,他通过这首曲子(即第32首小提琴奏鸣曲)同斯特里那萨奇谈情说爱在法律上也是婚外恋。①其实,被禁止的,即是被欲望的。也许,这正是莫扎特写下第32首(即降B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的隐蔽动机。

(① 在这个世界上,绝对的忠诚爱情是没有的。比如,你若是结了婚,要是你有一天走在马路上,被一位美貌少女吸引,你回过头去多看了她几眼,这也是对你妻子的背叛。(在严格意义上的不忠))

  1787 年写下了《A 大调第三十四小提琴奏鸣曲》(作品第 526 号),具体创作日期估计是在完成《唐璜》之前,即 8 月 24 日。也许这是一种短暂的 休息。然后才去全身心地投入《唐璜》的创作。或许是应某个小提琴演奏家 的请求:“亲爱的莫扎特,替我写点东西吧!”

  在莫扎特35首小提琴奏鸣曲中,这第34首(作品第526号)算是最辉煌的乐曲之一。在第一乐章,小提琴同右手钢琴声部的交织达到了一种很绝妙的艺术境界。在慢乐章里则有一种高超的平衡(balance)。这是内心的平衡。莫扎特 通过和声手段来达到这平衡:其实,莫扎特之魂,莫扎特音乐,它的要害就是以下公式:平衡→不平衡→平衡。前后这两个平衡是不相同的。后一个平衡比前一个丰富、宽广、深刻。因为它经历了不平衡(失去了内心平衡)的痛苦、折磨和悲哀。后一个平衡的层次较高。人生的最高艺术是不断达到新的、更高层次上的内心平衡态。原有的被破坏了,重建新的便是刻不容缓的、生死攸关的头等大事。

笔者曾经说过:宁愿做一个拥有内心平衡的看门人,而拒绝做一个失去了平衡态的百万富翁。莫扎特音乐的最大魅力,其实是他通过旋律、节奏、和声和调性来陈述他的内心世界如何失去了又如何重建平衡态的故事。1787年5月他父亲去世,6月4日他心爱的八哥鸟死亡都是打破他内心平衡的事件。他只好跑到艺术世界,通过创作乐曲去重建平衡。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重建平衡的方法和途径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女人是去逛街,拼命买东西,通过购物狂来重建;控制论创始人、美国杰出数学家维纳则埋头于一个很难的数学问题。笔者则去听莫扎特音乐,借莫扎特的慢乐章来重建自己的内心平衡:独有江海心,悠悠不知倦。

最后一首(第35首)是《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创作于1788年,也算是莫扎特的“天鹅之歌”。因为三年后他撒手去世

笔者以为,比起钢琴奏鸣曲,莫扎特的小提琴奏鸣曲更能陈述他的灵魂状态,那层层迭迭、起伏波澜,真是慷慨悲歌,性情毕露。不是对小提琴有深刻了解和怀有深厚感情,能写出这些奏鸣曲吗?

我们忘不了朱克曼(P.Zukerman)演奏的版本。他为不同的主题寻找到不同的音色。某种音色只有使用一定的揉音才能获得。在演奏慢乐章的时候,朱克曼只用手腕的动作拉出安宁、平静和温柔的声音;拉出浩浩风波起,月照山苍然的境界。于是四顾踌躇,百感交集,我们只好暗自掉落许多心泪。

作为本章结语,笔者还想补充几句莫扎特一生同小提琴的关系。其实,他从孩提时候起就精通钢琴和小提琴。1777年,21 岁的莫扎特在好几封信中都谈到了他同小提琴的关系,说他要是一心选择小提琴演奏的生涯,他就满有把握成为“欧洲最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不过,从两百多年后的今天来看,幸好当年莫扎特没有选择做演奏家的道路。因为莫扎特的真正伟大和不朽,只能是他作为一位作曲家的伟大和不朽。看来,人生最大艺术是自己定位的艺术。

来源《莫扎特之魂》出 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推荐资讯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烈士扈三娘事迹感动大宋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武斗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