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洋洋大观

傅莹:怎样向西方讲中国人的事

时间:2011-10-14 11:15:27  来源:青年参考  作者:
《 青年参考 》( 2011年10月12日   08 版)

    傅莹在演讲

    □图片来源 CFP

 

    “傅莹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她是在以一种西方人固有的骄傲口吻同西方人平等交流。”他说。

    在北京采访外交部副部长傅莹之后,德国《明镜》周刊记者苏珊娜·科博勒对她的个人风格“印象极深”。

    “傅莹举止雅致、专业,思想锐利。”接受《青年参考》采访时,苏珊娜说。

    在8月17日进行的这次采访中,傅莹谈到了中国航母、南海纠纷、达赖喇嘛、艾未未等话题。德文版本被刊登在当期《明镜》周刊上,几天后,外交部官方网站发布了中文版本。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德国,它都引起了许多讨论。德国汉堡大学国际媒体中心新闻与传播研究负责人史代芬·博克哈特读完报道之后认为:“傅莹这 种自信、雄辩的交流方式,不符合德国人对中国官员惯有的旧印象。在西方社会的语境里,这个采访会给读者一种‘中国赢了’的感觉。”

    “傅莹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她是在以一种西方人固有的骄傲口吻同西方人平等交流。”他说。

    据悉,为了准备这次采访,傅莹先后进行过6轮痛苦的演练,并一度感到非常挫败。曾在《明镜》周刊任职的一位德国媒体人士还告诉《青年参考》,接受此次采访前,傅莹“甚至拒绝了关系要好的同僚的劝阻”。

    为准备这一次采访,傅莹演习6次

    “这是一个很严峻的较量,必须进行大量痛苦的练习。”9月17日下午,傅莹谈及自己进行采访前的演练时说。当天,傅莹在母校北京外国语大学与超过100名老师、学生交流时,详细介绍了演练的过程。

    据参加了这次交流的人回忆,她演讲时,不时露出微笑,有时眼睛四下转动,显出几分调皮。但接受《明镜》周刊采访前,傅莹远没这么轻松。

    傅莹说,她与外交部欧洲司的20多个年轻人进行演练。首先,同事们分别扮演记者和被采访者,她在旁边发现,扮演记者的人个个“比《明镜》周刊的记者都恶,一个半小时,30个问题,不停打断,就是要压迫你作出第一反应”,但他们扮演被采访者时,都败了。

    后来,傅莹亲自上阵接受这些同事采访,也败下阵来。她“很沮丧,苦恼”,一度忍不住埋怨这些下属:别人不会那么问啦。

    等到第三次用英文练习时,提问者准备了大量问题,结果,傅莹说,自己非常混乱、挫败,完全被提问者牵着走,觉得很痛苦。

    在外交部,演习一共进行了6轮。不过,等到结束时,傅莹已经变得很厉害,并找到了诀窍:这么多内容,得有个筐子装起来,不能被别人牵着走。

    坐在《明镜》周刊记者苏珊娜面前时,演习收到了成效。《青年参考》采访的许多德国媒体人士和学者都觉得傅莹表现得自信,坚决。德国电视二台早间新闻老牌主持人尤利安娜·海舍甚至一眼看出,“她早有准备,而且受过系统训练,知道如何应对媒体”。

    “我个人的印象是,傅莹回答问题的时候非常自信,甚至有点刺人(agressive)。”尤利安娜说,“她表达不满责备时反应迅速,当她转换话题时,这种经验就能表现出来。”

    这并不是傅莹第一次接受训练。刚开始担任外交官时,她只能自己为采访做准备,“那是很笨的,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准备”,有时候,她得准备10倍于对方提的问题。

    后来,傅莹开始跟专业的公司交流,接受他们的培训,内容包括如何布局演讲内容、如何把握节奏、如何抓住听众注意力,以及如何利用尖锐问题表达自己立场。

    掌握这些技巧后,她还得不断“痛苦地练习”,并借助团队的力量。傅莹在自己的书里透露,确定演讲题目后,她的团队会根据听众的兴趣和构成收集资料,并反复推敲。有时候,在去现场的路上,还在修改讲稿。

    无论是作为大使还是外交部副部长,这个有着迷人笑容的蒙古族女官员都要接受大量采访,并在多个场合发表演说。英国《金融时报》总编辑莱昂内尔·巴伯曾经描述她“是一个炉火纯青的职业外交家:有魅力、坚毅、出言谨慎”。

    不过,傅莹告诉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听众们,接受采访时,她也会感到紧张。尤其是坐在电视演播室接受采访时,她觉得,灯光之下,对方唇枪舌剑的采访,智力能发挥到70%就不错了。

    “记者的诉求是要难倒你,不要生气,这是他的职业。”傅莹说,接受采访是有风险的,但要表达你自己,就得冒这个险。

    对外宣传不能只说好的,要有平和心态和平常语态

    在接受《明镜》采访时,傅莹并没有完全说服她的德国听众们。尽管承认这是一次“令人难以置信的高水平的观点交换”,前来采访的苏珊娜同时也说,“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所有事情上都达成了共识”。

    在德国《明星》杂志做了8年驻华记者的亚德里安·盖格斯也不同意傅莹在采访中表达的很多观点。不过,对这个中国通来说,傅莹接受采访本身就意味着突破。“据我的了解,许多中国官员还是很怕媒体采访,要不就说几句,要不就是官话套话,尽量避免直接回答问题。” 

    有熟悉傅莹的人士透露,作为外交部副部长,傅莹在国内尽量保持低调,极少接受国内媒体的采访。

    但面对国外听众和读者时,傅莹却显得很主动,也不避讳一些有争议的话题。9月17日,在回答一个学生提问时,她表示,关于对外宣传,傅莹表示“要实话实说”,甚至问题也要说,不能只说好的,却把问题关起门来解决。

    在担任驻英大使期间,她曾多次在当地报纸上撰文,对西方批评中国的观点作出回应。一个例子是,2009年,“英国偶像”剧组入驻中国大使官 邸社区,英国发行量最大的《太阳报》报道称,这一举动遭到了中国大使馆抗议。此事在当地引起很大反响,傅莹便在《太阳报》上发表文章,宣称自己“也喜欢看 这个节目”,并对几个流行的选手进行了点评。

    “和媒体交锋,观众才是最终的决定者。”傅莹说,即使把对方狠狠批一顿,占了上风也没有用,因为最终要看观众是否站在你这边,赞同你的说法。

    2008年4月,北京奥运会火炬在伦敦、巴黎等地传递时,遭到当地抗议者的阻挠。4月13日,傅莹在英国《星期日电讯报》上发表《西方是否 在妖魔化中国》的文章。“世界曾等待中国融入世界,而今天中国也有耐心等待世界认识中国。”她写道,“希望西方国家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努力跨越语言和文化 的障碍,更多地了解真正的中国。”

    2011年,傅莹将自己在担任驻外大使期间的演讲和文章结集,以《在彼处——大使演讲录》的名字由外研社出版。在书中,她回忆称,在发表这 篇文章前,她主动到英国各家媒体交涉。对方派出总编甚至董事长出面辩论,到最后,对方都会问:为什么中国方面不提供报道信息?在与《星期日电讯报》座谈 时,她表示愿意为报纸写篇文章,对方立即同意。

    这篇文章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赞同,也有人批评。但傅莹说,这件事让她认识到“应及时有效地传递中国的信息”。

    傅莹说,她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关于中国人的事,中国人应该怎么讲?在《大使演讲录》的前言里,她写道:“我们更需要主动地介绍自己,尤其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和平常的语态。”   

    “最能清晰地传递中国声音的使者之一”

    在一些外国政客和媒体人士眼里,傅莹与他们印象里的中国官员不同。一名德国学者甚至认为,相比而言,她更接近于德国的政治家。

    英国《金融时报》总编辑莱昂内尔·巴伯则觉得,傅莹不像有的中国政客一样沉闷。2010年2月,他与即将从驻英大使职位上离任的傅莹吃过一顿午餐,并在事后撰文对傅莹做过如下评价:“傅莹女士很有魅力。但她明白,魅力还可以用作武器。”

    在为《大使讲演录》撰写的序言里,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更是夸奖傅莹为“最能清晰地传递中国声音的使者之一”。

    曾任中国驻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大使的傅莹,给很多人留下的公开印象是仪态优雅、笑容灿烂。她在适当的时机送适当的礼物,有时候是一套自己收藏的中国粮票,有时候是家乡的蒙古族音乐碟片。

    作为1949年之后中国外交部第二个女性副部长,出生于呼和浩特的傅莹经历丰富。她曾经在新疆建设兵团插队,从事对女孩子来说极其繁重的劳 动,因为没有肉吃,她至今对母亲当时请自己吃的一顿羊肉记忆犹新。后来,她在工厂里做过播音员,到英国留过学,也担任过邓小平的翻译。

    她出言谨慎,有时会因为思索而暂时停止回答提问。但在一些公开场合,她并不避讳谈论中国的一些历史问题。在接受巴伯采访时,她提到自己在文革时的遭遇,并且“眼里闪着一丝泪光”。

    有很多场合,她都会围着一条丝巾。在刚被任命为外交部副部长时,国内曾有媒体形容她“容貌秀丽,温文尔雅,刚毅果断,说话柔声细语,充满了东方女性所特有的妩媚”。一些与她有私下接触的人也告诉《青年参考》,她待人坦诚温和,很替人着想,考虑周到。

    不过,也有人在读过与傅莹有关的报道后,得到的印象与此相反。读完发表在《明镜》周刊上的采访后,一名德国教授的印象是,她过于直率。而德国自由撰稿人马库斯·王采克则说:“我觉得傅莹在回答问题时过于呛人了。”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推荐资讯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烈士扈三娘事迹感动大宋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武斗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