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洋洋大观

张三丰秘笈《天口篇》注释

时间:2011-03-03 10:29:43  来源:新法家  作者:

张三丰《天口篇·玄音篇》注释

作者:孔德

      [原文]

      玄学①以功德为体②,金丹为用,而后可以成仙。仙品有五,实言之则只四。一曰“人仙”。人仙者,炼元精而补元气,已培修仙之本。然能养健,不离生死,此人中仙也。一曰“地仙”。地仙者,炼元气而结内丹,已无漏通③之患。然可陆行,不离尘坱④,此地中仙也。一曰“神仙”。神仙者,炼元气而化元神,已有神通之妙,水火无害,又名水仙。炼神还虚,即天仙也。是故天仙而下为神仙,神仙而下为地仙,地仙而下为人仙,人仙而下,则有鬼而无仙也。鬼者纯阴,仙者纯阳,人得半阴半阳,则不离乎生死。缺阴之半则成仙,缺阳之半则成鬼。故人在可仙可鬼之中,亦暂在可仙可鬼之中。欲逃出可仙可鬼之中,即当住天仙神仙之中。回头是岸,撒手离尘。丹经万言,总在自己。认己为他,即落旁门。前圣遗书,亦须善玩。非金非石,非汞非铅;非炉非鼎,非女非男;非日非月,非坤非乾 ;非公非母,非龙非虎;非乌非兔,非牝非牡。玄在何处玄在玄处。妙在何处妙在妙处。我有真传,不敢妄言。人有真情,亦不闭门。广积阴功,始为仙品;广行方便⑤,始是仙基;广修因果⑥,始是仙根。若得是人⑦而求吾道,吾愿与说最上乘法,指点微言,必如拨云雾而见青天,长啸而去。
     
      [注释]

      ①玄学:这是实指修仙的学问。之名玄学,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此门学问高深莫测,不为世人所知,亦不轻易让世人所知,故名玄学;一是指此门学问理论上遵循老子《道德经》,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乃探“玄”之学,故名玄学。
      ②体:“根本的依托”之义。
      ③漏通:借用佛教之用语。“漏”,指眼、耳、神、心、遗传基因、生殖等生命机制功能信息与能量的消耗漏失;“通”,指漏失的渠道。反之,通过修炼可以堵绝这些漏失,变成六种神通。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神足通。
      ④坱:音养。指尘埃。“尘坱”,泛指陆地人间。
      ⑤方便:指做利于他人的好事善事。古有“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说法。
      ⑥因果:意思与“方便”相同。“因”指做事的动因起因,“果”指结果、报应。历来有“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之说。此“因果”主指“行善会得善报”之义。
      ⑦是人:特指符合传承条件的学道者。

      [文译]

      性命双修的金丹大道人们称它为玄学。这门学问是以功德作为根本的依托,而修炼所成的金丹无非是提高人生命的质量,更好地发挥行施功德的作用。只有很好地体现了完成了“体”与“用”这两个方面,而后也就具备了仙的资格条件。

      一般地讲,仙有五个品级,实际说起来只能算四个品级。这四个品级从低向高排列讲,第一种称人仙。人仙这个品级,其功夫成果就是炼元精而补元气。元气培养壮旺,就打下了修高层仙品的基础。人仙这个品级层次只能健身养生,逃脱不了生死这一关。因为它可以让人的寿命超常的延长,又无病无灾,所以称之为人中之仙。第二种称地仙。地仙这个品级,其功夫成果就是锻炼元气使其结为内丹。内丹结成,生命就堵绝了能量的漏失,可以使生命永生。但这个品级的生命仍有肉体存在,只能生活在陆地上,无法脱离大地升入空间世界,所以就名为地仙,亦名陆地神仙。第三种称神仙。而神仙这个品级,其功夫成果是炼元气化元神。因为成就在神上,肉体物质已经改变,所以已经具有神通之妙用,入火火不能焚,入水水不能溺,故又称为水仙。最上一个品级为天仙。天仙是炼神而还虚,生命聚则成形,散则成气,又可无穷分化,在宇宙天地中纵横自在,永存不灭,故名为天仙。

      在仙的四个品级中,最高者是天仙,天仙之下是神仙,神仙之下是地仙,地仙之下是人仙。人仙再往下,只有鬼而无仙了。鬼与仙是有本质区分的。这种区分当是就神而言,鬼的神是纯阴之神,仙的神是纯阳之神。鬼的神有阴无阳,故有死无生;仙的神纯阳无阴,故有生无死。而人的神有一半的阴神一半的阳神,所以人不能离生死,即有生就会有死。人正是具有这种半阴半阳之特征,所以生命可以有两种归宿,即将生命的一半阴去掉就可成仙,将生命的一半阳去掉就会成鬼。所以说,人是处在可仙可鬼的十字路口。也可以说,人是处在仙与鬼的中间层次。如果人想逃出这个仙鬼之间的“人”层次,那最好就该向天仙或神仙的层次跨越。其实这也不难,天仙和神仙都属于先天境界,而人也是从先天境界而来。现在只需转过头去,发现我们从先天过渡而来的彼岸,毫不犹豫地超脱我们身心的尘孽污垢,那其实是很容易的。

      丹经的著述非常之多,对金丹修炼内涵的描述更是有千般借鉴万般比喻,说来说去总不外自己的身心。如果不知道在自己身心上做文章,以为在自己身心之外还有什么灵丹妙药可采可炼,那就落入了旁门。前代圣贤,他们通过实修实证,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著述。但这些著述我们要会看才有用处。什么叫会看,即要善于从那些隐语满篇的词句里品味出真正的内涵来。丹经的词语,说金非金,说石非石;说汞非汞,说铅非铅;说炉非炉,说鼎非鼎;说男非男,说女非女;说日非日,说月非月;说坤非坤,说乾非乾;说公非公,说母非母;说龙非龙,说虎非虎;说乌非乌,说兔非兔;说牝非牝,说牡非牡。总之,处处都设置有语言文字的玄妙机关。这些修炼的玄秘究竟在哪里就在玄秘的地方。这些修炼的神妙之处在哪里就在神秘之处。我有真传,这些玄秘神妙当然我都知道,但是我不敢胡乱公开说出。当然,对于真正具有善根道根的人,我也不会关闭传道之门,肯定会全盘传授的。实际上修仙不难,默默无闻地多做好事善事,因积德而立功,也就开始具备了仙的品位,打下了修仙成仙的基础,扎下了修仙成仙的根本。如果已经具备这样条件的人向我求道,我愿意将最上乘的修炼大法,和最微妙的火候诀窍,都毫不保留地告诉他,让他如拨开云雾而见青天那样明白无惑,让他迅速成仙而去。
 
张三丰《天口篇·禅旨篇》注释  
 
     [原文]

    于意云何而名为“释”牟尼云:“吾好释,故以释开教。取‘释去万缘’之意。”于意云何而又为“佛”大士云:“吾好佛,故以佛设教,取‘觉悟众生’之意。”如是我闻,释主离世;如是我闻,佛主醒世。金经数百藏,无非超脱尘垢,警悟沉迷。是故牟尼①清净,复得大士②清净,牟尼总其清净,大士普其清净。非有所执其清净,非有所坏其清净,非有所吝其清净。乃至无清净非清净,非清静亦清净,是大清静,是满清净。人能呗诵潮音,必得清净心,必得般若③心。但得般若,便忘般若。不忘般若,即非般若。即非般若,不名般若。非非般若,乃是般若。得般若者,是谓之释。是可成释,是有释释。是释非有释释,是释自有释释,是谓之佛。是可成佛,是有佛佛。是佛非有佛佛,是佛自有佛佛。牟尼如是也,大士如是也,即沙门比丘④也如是也。不如是,能成释不不也。不如是,能成佛不不也。何以故即释是释,非释即非释;即佛是佛,非佛即非佛。何以故释外无释,取释为释;佛外无佛,取佛为佛。何以故释释释意,并无释意,乃已释意;佛佛佛念,并无佛念,乃实佛念。不释而释者上乘,不佛而佛者大乘。释佛之经藏,即释佛而成藏,是谓正法眼⑤藏。

      [注释]

      ①牟尼:即释迦牟尼。
      ②大士:即观音大士。又称观世音菩萨,为佛教大乘菩萨之一,通常与大势至同为阿弥陀佛左右肋侍,合称“西方三圣”。
      ③般若:佛教用来特指如实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
      ④沙门比丘:“沙门”,音译“息心”和“勤息”,有“禅”的意思,原为古印度各教派出家修道者的通称,后佛教专指依照戒律出家修道的人;“比丘”,本指佛教出家五众之一,后特指受具足戒的男性修道者,俗名和尚;佛门女性修道者则指比丘尼,俗称尼姑。
      ⑤法眼:指经过修炼去掉主观偏执的世界观,又称“正法眼”。

      [文译]

      有人这样问释迦牟尼:“作为像您这样一个修道者,取名一个‘释’字,它的意思是什么”释迦牟尼说:“我追求的是解脱,不受一切执著的束缚,所以用了‘解脱’之义的‘释’字开门立教。选取的是‘释’字的‘解脱一切关系’的意思。”

      有人这样问观世音大士:“作为像您这样一个修道者,取名一个‘佛’字,它的意思是什么”观世音大士说:“我追求的是超乎常人的觉悟,名为‘佛’。所以我以‘超乎常人的觉悟’这个‘佛’的名开门立教,取‘超乎常人的觉悟并去觉悟一切常人’的意思。”

      因为早有了上述人们共知共认的说法,所以我才理解“释”的主要意义在于超脱凡世;因为早有了上述人们共知共认的说法,所以我才理解“佛”的主要意义在于觉醒凡世。千百年来此类说教的经典被信徒珍藏的有好几百部,珍贵到字都是描金书写。当然,总的内容无非都是教化人们净化超脱世俗污垢的心灵,对沉迷在凡尘苦海能够惊醒觉悟,落一个心性上的彻底清净。所以说,要先具备释迦牟尼的清净,继而再具备观音大士的清净。释迦牟尼的清净旨在从人心性的源头来彻底解决清净的问题,观音大士的清净则是要将这种清净培育的方法传播给社会大众。但是人们务必要清楚,勿论是释迦牟尼,还是观音大士,他们的清净,一方面讲,并不是执著于什么清净;一方面讲,又并非让这种清净归于寂灭毁亡;另一方面讲,也不是死死守住这种清净不放,唯恐它丢失。实质要追求的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清净,圆通无碍的清净。在应对一切事物的时候,既要贯彻清净,又不执著于清净。看似不怎么清净,实际非常清净;无所谓清净,无所谓不清净。如此才算得上广大的清净,圆满的清静。

      修“道”的态度是要辩证再辩证,容不得丝毫的偏执。比如人们诵读佛典,领悟佛陀的理论时,必须保持一颗清净之心,必须树立一颗觉悟之心。但是,当你有了觉悟,又必须丢掉有了觉悟的意识,这才是真正的觉悟。如果你不能忘掉已经觉悟的觉悟之心,也就不算真正的觉悟。既然不算真正的觉悟,那就不能称为觉悟。只有不察觉自己已经觉悟而时时已在体现着的觉悟,那才叫真正的觉悟。得到这种觉悟,才可以称为“释”。所以说,可以成为“释”的资格,是因为“释”所具有的觉悟与解脱。已经具有“释”的资格,但他并不执著于“释”已获得的解脱;这种具有“释”的资格,自有“释”的那种自由自在解脱的境界,才可以称名为“佛”。由此可见,之所以能成为佛,就在于佛的那种超乎常人的智慧觉悟。但作为一个实际上的佛来说,他并没有执著于佛的那种超常的智慧和觉悟。正是这样的佛,他才自有佛的那种超常的智慧和觉悟。释迦牟尼就是这样,观世音大士就是这样,即便佛门出家修道的和尚也必须是这样。不这样,能具有“释”的资格吗?不行。不这样,能成就一个“佛”吗不行。为什么说不行?因为,他能具有“释”的资格,他就能真正的解脱,他不能真正解脱,他就算不得“释”;他能具有“佛”的资格,他就具有超常的智慧和觉悟,他没有超常的智慧和觉悟,他就算不上是“佛”。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解脱之外再没有别的什么解脱,所以取真正的解脱之义叫做“释”;超常的觉悟之外再也没有别的什么觉悟,所以取超常的觉悟之义名为“佛”。为什么又这样说呢?真正的释,对于解脱以后成为释,他已不存在“释”的资格不资格的概念留意了,所以才把“释”真正体现在彻底的解脱之中。真正的佛,对于大彻大悟后已成为超常的觉悟者,他已不存在对“佛”的超常觉悟有所超常之感,这才是佛的真正觉悟境界。

      总而言之,不执著于解脱而解脱者,是上乘释的解脱;不分别于觉悟而觉悟者,是大乘佛的觉悟。人们把释与佛的言论汇编成典籍称为“经”珍藏起来,其“经”的含义就是释佛在修道的实践经历中留下体悟心得之言。实际上此所珍藏的也就是释佛成功的经验。我们这样去认识释,认识佛,认识释佛的经典,认识为什么要珍藏释佛的经典,这才配称是去掉了主观偏见的正识蕴含于知见之中。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推荐资讯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烈士扈三娘事迹感动大宋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武斗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