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洋洋大观

南都周刊:相声遗少东东枪

时间:2011-01-15 13:58:39  来源:南都周刊  作者:

  他以一个人的ISO认证标准,一个外企白领业余时间的产能,来孜孜不倦生产他一个人的神话。

 
  南都周刊记者_ 张雄 北京报道   摄影_刘浚
 
  《六里庄的艳俗生活》剧照。
 
  猩猩点灯。
 
  接下来为您表演家传绝技,大石碎胸口。
 
  子贡问仁,子曰:这次节目播送完了。
 
  2007年6月开始,东东枪定期在博客里发布他的“俗话说”系列,当年新年到来前,已经攒到5718条。这些因他或灵机一动想出来的“段子”,每天吸引一两万人次的点击。某天郭德纲打电话给他:“好久没见了——前两天去你博客上转了转,找了几个包袱。”
 
  他喜欢郭德纲,打2001年头一回从网上听到郭德纲两段相声,就感叹:此人必红,三五年不红,三五十年后也得红。但他骂郭也骂得直率:说相声说得好好的,钱应该也挣够了,何必去演电影当主持人呢——明显演得不咋地,主持得也不咋地嘛。
 
  一家杂志社找到编剧史航,让他推荐2010年最喜欢的图书和现场演出。他把票投给了段子集《俗话说》和相声剧《六里庄的艳俗生活》——都是 东东枪的作品,前者是他今年五月份出版的新书,后者正在北京麻雀瓦舍剧场展开第三轮演出,是当下京城文化圈的一个热门话题。有人表示该剧让人“笑得满脸是 嘴,哭得满眼是泪”,更有网友盛赞《六里庄的艳俗生活》堪为“大唐以来最好的相声剧”。
 
  东东枪,何许人?
 
  一失足成千古风流人物
 
  2007-01-11
 
  知名博客作者、段子高手、饭否坚守者、网络红人……这些模糊不清的称谓都适用于东东枪。
 
  史航年长东东枪十一岁,2000年的某次网友饭局上相互认识。那时候的东东枪还叫“新鲜虫子”,刚上大学。在饭桌上,他说得少听得多。“知道他是80后,瞅着像70后,说起话来像60后”。
 
  生于1982年的东东枪长得白嫩,头顶上却开始有谢顶倾向,一张国字脸上是机关干部范儿。他对自己的评价是“早熟是早熟者的通行证,早衰是早衰者的墓志铭。”见记者这天,他穿了件大红色夹克,这样能显得更有活力一些。他现在的工作,是一家外企广告公司的文案策划。
 
  东东枪逢人便客客气气一声“X老师”,特有老北京那种寒暄的感觉。早些年他与一帮网友排话剧《茶馆》,东东枪演刘麻子。在史航看来,大多数网友太没有那个时代的章法,东东枪却看着就像是那个时代混出来的人一样。
 
  生在天津,东东枪从小读各种杂书,喜爱各种曲艺,听着电台里的《每日相声》和《笑一笑十年少》长大。2006年在网上自办“六里庄人民广播 电台”,煞有介事编出唐朝长安城外六里庄一系列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在自己电脑上,他自顾自吹拉弹唱、把自个儿的声音“掰”成男女老少、各地人等,一个人撑 起了半小时的播客节目。2006年,凭这个电台,他在网上小火了一把。
 
  那时他在网上玩得正high,也是他走在人生十字街头不知去向的时期。2004年大学毕业,凭靠打小练就的那根三寸不烂之舌,他顺利拿到一家位于上海的外企的管理培训生offer。
 
  曾与东东枪在上海一起合租房子的前同事Endy回忆,周末东东枪会自己躲在屋里唱歌,放相声、戏曲,给自己录音,然后自己听着取乐。“那哪是二十出头的小青年喜欢的东西啊。”
 
  Endy觉得他长相老成,却仍然有着一副年少轻狂的劲儿。“放在一百年前,东东枪就是一个游手好闲的旗人子弟,托着鸟笼泡茶馆听相声喝花酒。我相信东东枪也向往这种生活。他常有愤世嫉俗的调调,却不会老是提着忧国忧民的心。东东枪是享受生活的人。”
 
  在获得上海户口社保卡一年后,他黯然离开这座城市。“楼高,街窄,人操蛋”,在博客中他玩笑般写道。在那里,他听不到郭德纲的相声,陪伴二十余年的京津曲艺总也抓不到,水土不服的东东枪回到了北京。他再不想离开这里。
 
  在一家创业型出版公司,东东枪当上了图书编辑。他每天更新的msn签名是同事杨葵的一大乐事。“逗分好多种,”杨葵自称是个“反逗派”,“胳肢出来的笑,和会心一笑肯定不是一回事儿。” 他说,东东枪属于满场乐翻人,他还空着个脸,若无其事做无辜状的那种人。
 
  几个月后出版公司关张,他晃荡了好几个月。于是闲下来搞起了“六里庄人民广播电台”:
 
  “《新闻乱播》-六里庄百姓喜迎沙尘暴特别报道;李不太白因言获罪遭朝廷逮捕;《路况信息》- 城东大批车马陷拥堵,起因原是公驴耍流氓;《听众来信》 - 听众孙思邈来信对《房中有术》节目提出建议……”
 
  他被称为段子大师,但他并不喜欢“段子”这一称谓。史航说,东东枪一直用心以他一个人的iso认证标准,来生产他一个人的神话。
 
  他善用“混搭”式幽默,如“太宗皇帝教导我们:水能覆舟,亦能煮粥”,再如“明朝有酒今朝醉——国窖1573”。史航介绍,混搭的幽默方式 以往也有人用,比如《武林外传》;上世纪八十年代相声里面还有“包公掏出手枪”。“但是以往混搭都满足于一种特别明显的反差,很硬。东东枪的是特别微妙的 过渡,好比一个像用钻头把墙凿出一个洞来让人走过去,一个像哈利·波特,一说拐就拐过去了。”
 
  史航亦指出东东枪的不足:“自己搜集成一个乐趣的事情,往往就有惯性的麻木和陶醉。《俗话说》里面语感重复的东西是有的。我是个吹毛求疵的人,觉得整本书应该能给他撕掉个十页。”
 
  得挠人处且挠人
 
  2007-12-10
 
  2007年年初,这个电台做了16期,东东枪决定停下来,尽管“六里庄”的名声已经打响,粉丝们为庄里的鬼马故事倾倒。但他觉得这些已经玩得差不多了,他需要做一些更新鲜的东西。
 
  东东枪仍然听相声,也看电视里的相声大赛,他感到失望。“大赛里那些作品都可以证明,我国的相声工作者们以及相声权威们已经集体放弃相声了。”他在博客中写道,“大部分人是无意识地背离,是无知或无能。相声的时代恐怕真要过去了。”
 
  他跑到德云社、嘻哈包袱铺等各类舞台剧现场,看那些新创作的剧目。“作为一个观众,坦白地说,都挺失望的。”他决定自己动手写一个相声剧。
 
  六里庄那些可亲可爱的古怪村民,又开始在东东枪的脑子里活起来。2008年春天,他写完《六里庄的艳俗生活》的剧本,又花两年时间打磨,终于上演。在他看来,戏远算不得完美,“但在我个人的视野之中,大约已可以算是目前中国大陆最靠谱儿的一部相声剧了。”
 
  那些搞笑的段子都还在,但忧伤和孤寂的调子却跟电台的欢乐大相径庭,尽管剧中还留着很多“枪式风格”的娱乐。演出现场有人看得前仰后合哭哭笑笑,也有人一直面如止水无动于衷。
 
  有个观众跑到后台,对东东枪说:我从天津跑到北京来看你的戏,我以前一直听你的六里庄人民广播电台,挺喜欢。但是这个戏真让我失望了。但我还会期待你接下来的东西。
 
  东东枪说“要这样你也甭期待,我水平也就这样了”。“话说得极端,但不是气话。是有外界的局限,但是六里庄这个戏从文本到导演的风格我是满意的,起码是代表我的水平了。”
 
  他开始反思做电台时的那些“有锋芒的,荒诞的,甚至三俗的”笑料,那也是好友史航批评他“跟现实贴得太近就会跟现实一样臃肿不堪”。“我要开始讲故事了,我开始讲人了,我开始往那些深处去走了。不一定成功,但是我开始走了。”
 
  某天,他在网上一个无人知道的角落里说:“我猜,我大约是想用自己的努力证明:相声还没有死。这是我唯一的一点小小痴心与野心。”
 
  个人介绍:贫。贱。不能移。
 
  2008-01-12
 
  从2004年4月开始,东东枪的博客已经写了6年,总字数已约有200万。这中间曾换过几次博客服务商,但他的日志一篇也没丢。东东枪眷恋 过往的一切,家里至今还留着初中时跟女生传的小纸条,大学时在街边捡到的脏兮兮的塑料小玩具也留着。他有记录东西的欲望,什么场景都想记住,什么破烂都想 留住。高中三年每天记早上几点起床,吃了什么见了谁说了什么。N年后有很熟悉的朋友问他:麻烦你帮我查一下我和我女朋友认识的那天是几号?
 
  “我尽我所能,在生活中留下各种标注与记号,就像是离开桃花源之前的那个武陵捕鱼人。但是能记下来的终究是少数。已成过往的,更不可追。”他感慨。
 
  2009年,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东东枪看到奥巴马胜选之后的演讲,脑袋里冒出一个想法来:这个东西翻译成文言,可能会挺好玩的。“因为它特别像民国时候那种军阀的通电,说的全是大话。而且翻出来应该也挺有气势的。”
 
  但他觉得自己古文不好。他跑去有一个文言爱好者网站留言,问有没有人愿意来做这个翻译,一个星期过去了,没人回帖。但东东枪越发觉得这个主 意太好了,干脆自己弄。他凭着自己的古文功底,花了两小时翻译出来。“芝城父老,别来无恙,余尝闻世人有疑,不知当今美利坚凡事皆可成就耶……”他贴到自 己博客上,“简直狗屁不通”,但自己觉着挺美。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个好主意。此帖被转发到各种论坛,网民惊呼“高人”。
 
  但东东枪还是慌了,里面有很多语法错误。帖子还在转发,后来连《读库》主编张立宪也给他打电话,问这个能不能发在下期《读库》上。他连说 别,那怎么能发呢?要发也行,下期行不?他重新花了两个星期,订正里面所有的错误,又让文言和英文好的朋友订正一遍,最后,又找了一个南开的古典文学博士 把了下关。这才放心交出去了。
 
  张立宪对东东枪的评价是:聪明人下笨工夫。这句话,本是东东枪夸崔永元做《电影传奇》的。
 
  从电台到《六里庄的艳俗生活》,他对现实的讽刺少了很多。跟现实靠得太近的东西留不住,他说。他又感慨一些美剧翻译小组把“我爸是李刚”往字幕里放,“简直是脑残。”
 
  他哭点低。每次看电影《集结号》都会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哭得一塌糊涂。他甚至还在报纸上开情感专栏,包括已婚中年妇女和台湾老年同性恋的网民 向他倾诉心事,期望获得人生的指导。这位29岁单身青年的回信一般都会写得很长很认真,时常比来信还长。他说自己讲的都是些天真的原则,不时在回信里来一 句“我其实也不成熟啊”。
 
  “不是自谦,是真不成熟。”
 
  东东枪最爱林语堂,他们都是天秤男。十几岁的时候他喜欢林语堂的智慧和幽默,二十几岁时,开始亲近他那些缺点、弱点,他看他晚年犯的那些糊 涂也觉得可爱。“但好在一点,他是个可爱的人,是可以私下里聊点庸俗话题的人,他没逼着自己像鲁迅那样整天批判。我看着他就释然了,原来也不用逼着自己当 韩寒嘛。”
 
  (本文小标题均为东东枪的msn签名)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推荐资讯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烈士扈三娘事迹感动大宋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武斗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