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洋洋大观

人们对佛教的五个误会

时间:2010-12-09 12:54:48  来源:信力健的博客  作者:

   佛教发源于印度,迄今将近有二千五百年的时间,传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由于时间的长久

和地域的广阔,难免或多或少改变了它原有的面目。这种面目的改变,有的是为了适应本身

的生存与发展而形成的自然变异;如佛教传入中国后与儒道思想的融会贯通;又如禅宗的开

创,大乘宗风的发扬等等,皆具有中国独特的色彩与精神。有的则是后世人们不明究竟,人

云亦云,活生生地自己戴上有色眼镜,产生了莫须有的误会所致。

第一  佛教是智信而非迷信的

在还没有讨论到本题之前,我们要对‘智信’与‘迷信’先下个定义。

简单的说;凡不是经过慎密的思考与明确地观察之前,就盲目信仰的就是‘迷信’。

反之;凡是能经过‘慎思’、‘明辨’的功夫,才去信仰的就是‘智信’。

而现在一般人,在指责佛教为‘迷信’之先,只要看到佛教一些肤浅的表面,或听到一些‘

先入为主’的谣言,就一口咬定佛教是‘迷信’,其实他自己的脑海里存有多少智慧与思想

呢?没有深入探究,未经明确地观察,就盲从附和别人的话,他本身早就‘迷信’了——迷

信他人的胡说。

释迦牟尼从不强迫弟子们盲从的信仰,同时鼓励他们发问。关于这一点我在第二章中的第十

点‘佛教是民主和自由’里,已经说得很详细了,同学们可以参照阅读。

佛教的经典同一般宗教的经典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地方,那就是佛经是准许怀疑、研究的;而

外教的经典则是绝对的真理,不容辩驳,否则就是冒渎神。

佛曾经教导弟子们说:你们的怀疑,你们的迷茫是正当的。因为对一件可疑的事是应该起疑

的。

佛认为一个人要注意不可被流言、传说所左右;不可依据宗教典籍,不可单靠论理或推测,

也不可因某事物之似有可能而信以为实。

佛教更伟大的思想还不止于此,佛认为一个人不可以因为‘他是我们的导师’而就对他所说

的话深信不疑,而要求弟子们要在:‘当你自己确知某事是善良的、美好的,那时你再信受

奉行。’

佛教不认为怀疑是罪恶或愚蠢,反而认为怀疑是达到觉悟的途径,‘大疑大悟,小疑小悟,

不疑不悟。’正可说明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

所以梁任公先生说:‘佛教乃智信而非迷信。’难道他是信口胡说的?

第二  佛教是积极乐观的

一般人批评佛教,总是说:佛教太悲观了,太消极了。

为什么一般人会有这样的误解呢?我想这是因为:

佛教揭示人生有生、老、病、死等痛苦;又说:‘人生无常’。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

是因缘暂起的,都是瞬息万变的,所谓名、利、财、色都是虚幻的,因此劝人不要太过‘执

著’——即爱恋不舍。

佛教亦认为‘多欲为苦’,欲望太多,常是痛苦和烦恼的根本。因此劝人要知足少欲,每一

个人都要衡量自己的才力以决定欲望的多寡,自己的才力不够,却整日空思梦想,岂不是自

惹烦恼?

但,请记住,佛教并没有要我们‘绝欲’,而只说‘少欲知足’。过分地节省,以致伤害自

己的身体,是佛所反对的。他自己在廿九岁出家以后,就曾经依照当时外道的苦行办法,瞎

炼盲修,每天祗吃一颗米,一粒麻,搞得骨瘦如柴,体力不支,结果并没有达到他所希望的

觉悟。最后佛才了解虐待自己的身体,并不是达到解脱之道的方法,身体虽然不是真实的,

总有死亡的一天,但修行却用得到身体,身体不健康,既不能思考、推理、也不能打坐,禅

定。

‘少欲知足’就是一种‘中庸之道’,四十二章经里,第三十四章有这么一段记载:

佛问一个未出家前喜爱弹琴的和尚说:‘琴的弦如果太松,拉得出声音吗?’

‘不能。’

‘如果弦调得太紧呢?’

‘弦会断了。’

‘如果弦调得恰到好处呢?’

‘就可以拉出各种美妙的乐音了。’

所以佛教并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纵欲主义者,也不是故意挨饿受冻的自我虐待主义者

。佛教的‘少欲知足’乃是达到幸福快乐的‘中道’主义。(即不矫枉过正,中庸适中之意

。)

好了,闲话又扯多了,再谈到佛教不是消极和悲观的问题吧!

佛教劝人要了解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道理,叫人不可浑浑噩噩,不要等闲白了少年头,这

样人们才会爱惜光阴,努力去做一番有益世道人心、自利利他的工作。

佛教认为‘四大皆空’。四大是指的地、水、火、风,这四种是一切世界和身体赖以成立的

元素,故名之为四大。

细言之:地是物质的固体,水是物质的液体;火是物质的暖性;风是物质的动性。

就人的身体而言,皮肉筋骨是属于地大;精血涎唾属于水大,体温暖气是火大,呼吸运动是

风大。人的身体就是由这‘四大’元素组合而成,亦将因‘四大’之分离而消灭,人根本没

有一个真实的本体存在,所以说‘四大皆空’。

因为‘四大皆空’,所以说‘无我’。有些读者又搞胡涂了?明明我在这儿,怎么说‘无我

’呢?诸位,所谓‘我’只不过是上面所说的地、水、火、风四种原素暂时聚合体。而人的

细胞每一秒钟都在不停地新陈代谢,换句话说一个人时时刻刻都在‘脱胎换骨’,那么是前

一秒是‘我’呢?还是后一秒是‘我’?(时间像瀑布找不出一点是‘现在’。)

或许有人说会‘思想’的才是‘我’,可是人的思想是刹那生灭,迁流不息的,又像海浪,

前仆后继,前一念未灭,后一念又生起了,在念念不息中,到底前一念是‘我’呢?还是后

一念是‘我’呢?(所以人的观念一直在改变,思想一直在迁换,昨天以为对的,以为好的

,但今天你却认为是错的,是不好的。)

因此;从‘身体’和‘思想’中根本找不到‘我’的影子,所以说‘无我’。

佛教讲‘无我’,并不是要人自暴自弃,错以为反正‘我’没有了,胡作非为又有什么关系

?反正‘我’是假的,努力又有什么用呢?

存有这种观念,其实是大错而特错了,佛教讲‘无我’的道理,就是希望人们了解,一般世

俗的人所认为真实的‘我’,其实是四大暂时聚合的假相,总有一天会因四大散坏而衰老死

亡的。因此不必要汲汲于名利的追求,不必与人斤斤计较,要以宽让容忍处世待人。

唯其有‘无我’的认识,才能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对义之所在,才能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一个人能做到‘无我’,他就不会损人利己,不会假公济私,能抛头颅,洒热血去做救国救

民的大事业了。

所以佛教是以‘无我’、‘看破一切’为手段,去达到他服务社会,造福人群的目的。因为

如此,他再也不会有名枷利锁的羁绊,能得到真自由、真自在,再也不会有患得患失的烦恼

了。

第三  佛教不是逃避现实的

有人看到许多和尚都是索居山林,埋名隐姓地潜修苦炼,似乎对社会一点也没有贡献,就指

责佛教是逃避现实的。

其实这也是似是而非的论调。

佛教是主张‘悲智双修’的,单有救人救世之‘悲’心,而无真才实学的‘智慧’还是没有

用处。(有仁心拯溺,却不懂得游泳,有何用处?)

因此真正的大乘修行者(乘是船的意思,船的大小决定载人的多少。大乘以‘兼善天下’为

目标,小乘以‘独善其身’为目的。)隐居潜修,只是为将来弘扬佛法,普度众生作准备。

(就像科学家们,苦心孤诣地,一天到晚躲在实验室中研究一样。)

其实不只是出家人如此,在家修行的居士们也是要‘福慧双修’的,不只要为自己将来的‘

幸福’打算,也要学习磨炼弘法济众的‘智慧’。

以下我只想举出一位沟通中印文化的高僧,‘西游记’小说的主角——玄奘的故事,来说明

佛教并不是逃避现实的。

玄奘,俗姓陈,名袆,河南偃师人,生于隋文帝开皇十九年。他家是个书香门第,祖父是北

齐的国学博士,父亲做过隋朝的江陵县长。

玄奘出家后,人家推荐他当长安的一间大寺院——庄严寺的住持,但他婉拒了。

他当时看到国内的佛经太少,而且义理晦涩,不能令人心服。于是发誓要:‘舍命西行,求

取佛法,来宏化中土,不仅要大量译经,而且要解决今日佛法上的症结,替我国文化,作一

件神圣伟大的工作。’

玄奘在唐太宗贞观三年,开始了他多彩多姿的求经生活,他走过炎热沙漠,翻过崇山峻岭,

经过九死一生才来到印度。

玄奘在释迦成道的菩提树下大哭印度佛教的衰微,立志要努力精研佛法,后来在曲女城大会

中,一席宣告(即真唯识量颂)震得全印度小乘的教徒哑口无言。

玄奘饱受各国国王的尊崇礼待,大家为了争相引请他去讲经,甚至不惜大动干戈。

就在‘功名富贵’达到最高峰的时候,玄奘却决定要回国了。他当时对他师父戒贤大师所讲

的话,二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听了还是不禁要万分感动:

‘师父,我求学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的幸福和才学,如果仅仅为了这些,我就不会冒著生

命的危险了。现在我已在贵国学到了不少东西,应该回国去传道,解救苦难中的同胞,如果

我久留不归,我就对不起苦难的同胞了。’

这是何等抱负!何等胸襟!这才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这才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这种伟大

的精神,值得同学们效法啊!

在张起钧和吴怡先生合著的‘中国哲学史语’书中,对玄奘有著这么一段的评语:

‘这一代的高僧,一半生涯在求经,一半生涯在译经,他有著游历家的多姿生活,有著宗教

家的殉道的精神,有著思想家的救世热情。他为了佛教,为了中国文化,为了世界人类,贡

献了他的一生,如今已心安理得地离开了人世。他手中的笔掉落了,他的那颗心停止跳动了

,但他在沙漠中印下的足迹,却永远留在人类的记忆里,他一手翻译的千卷经书,也永留在

中国文化的宝库内。’

谁说佛教是逃避现实的?谁说佛教是消极、悲观、厌世的?(请参阅第二章第八点‘佛法是

入世的’。)


第四  佛教不只是空谈玄理的

当听到有人叹息说:‘并不是我不去研究佛理,也不是说佛理不好,祗是它太繁复、太高深

了。’

言下之意好像怪佛经太多了,也太深了。

有一个朋友就曾经对我说:‘为什么佛教不学学基督教,只提出一本简明扼要的圣经来?’

其实这个问题问得太幼稚,也太肤浅了,我当时反问他说:‘人生宇宙的现象是简单的呢?

还是复杂的?’

我说:‘佛法是探求宇宙人生的真象的,因为宇宙人生的现象太复杂了,所以不能三言两语

地讲清楚,也因为宇宙人生的道理不容易被了解,所以解释它的佛法就显得高深了。’

同时佛法是讲给众生听的,众生是无边的,众生的根器(智慧)也不同,有高有下,有智有

愚,所以说法就不能执一不变,同样一件道理可能就要由不同的角度去阐释解说。

佛教不只是空谈玄理的宗教,它是可以经由实修而亲证,而使之与理论相配合的。

这里仅举坐禅为例,坐禅的方法很多,可依专注、观想、调息、念诵、运动、心性等等而行

。无论你依照那一个方法,都可以达到‘明心见性,转迷成智。’的觉悟境界。

例如中国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能大师,他是一个不识字的和尚,但却能指出五祖门下的第

一大弟子神秀所写的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尚未

得道,批评他只是登门而未入室;而托人写下了(他不识字)那千古不朽的偈语:‘菩提本

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而赢得了禅宗五祖的赏识,而把象征继承

禅法的衣钵传给了他。

我们祗要看过‘六祖坛经’之后,(这本书钱穆先生曾在台北作公开演讲,他认为每一位中

国人都应该看它。)都会对六祖的真知灼见,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他讲的这些道理和佛所

说的,竟然是平等如一,毫无差错。

以下是有关慧能大师的一段公案(故事):

有两个和尚看见讲堂外的长幡,被风吹得飘来飘去。

于是他们的争辩开始了:

‘是风在动。’

‘不,是幡在动,你怎么说是风在动呢?’

‘没有风在吹,幡又怎会动?’

这时慧能听到了,他对两个和尚说:

‘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你们自己的心在动呀!’(原文是‘仁者心动’。)

还有一位是清末民初的诗僧八指头陀,(头陀是苦行僧,意即修苦行的和尚。)本来人是有

十只指头的,他为了表示对佛的虔诚和求道的决心,就在佛前把两只指头烧掉了。

八指头陀本来不会做诗,他连识得的字都有限,可是一旦静坐习定觉了悟之后,有一次他到

洞庭湖去会见朋友,第一次提笔就写下了:‘洞庭波送一僧来’的句子,语惊四座,从此做

诗如有神助,信手拈来,不著痕迹,

读者们一定去过阳明山吧?在观日台上就刻有八指头陀的诗:‘满天星斗樽前落,无边河山

足底生。’这是何等气概,何等豪迈,岂像是一个识字不多的和尚写的?(樽是酒杯的意思

。)

其他还有许多高僧,也是起初连个斗大的字都不识,到后来禅定功深,一旦豁然开悟,讲经

说法,头头是道,不用说世间技艺如诗词书画,也都超然出尘,自成一格。因限于篇幅不多

作介绍了。

以上介绍的是‘禅宗’的修行可以实证,就是单念阿弥陀佛的‘净土宗’修行者,也能得到

正果的,(佛教依修行方法不同而有不同派别叫做宗。)

如二十年前在台北逝世,经五年封缸而肉身不坏(即尸体不腐烂),现在装金成佛像,安奉

在台北汐止的慈航太师,就是一个例子,(慧能大师也是肉身不坏,死后尸体也不腐烂,且

栩栩如生,现存在广州)。

又如印光大师,以及弘一大师(即音乐家李叔同)等,他们都是持名念佛,而死后烧得的舍

利,竟有两、三千颗。(舍利又名坚固子,佛教修行者努力修行之后,遗体火化即能拾得。

)在台湾我看过屏东东山寺圆融尼师,楠梓慈云寺眼净和尚,以及章嘉大师的舍利,五光十

色,晶莹透剔。这些就是修行可以证果的说明。

第五  佛教是不崇拜偶像的

常常看到或听到外教徒攻击佛教最剧烈的一点就是:‘祟拜偶像’。

到底佛教崇拜不崇拜偶像呢?我的答案是绝对否定的,而且我要公正地讲一句话:世界上没

有比佛教更不崇拜偶像的了。

朋友们在怀疑之前,请先听我的解释:

在本书中我已经一再地强调,佛教主张‘四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再地说

明宇宙万事万物都是因缘暂时聚合而成的,没有一个实在不变的本体,像冰是水加冷凝成的

,水是氢氧化合而成的,而氢、氧等元素又是由原子核、电子等集合而成的,那里有不变的

实体呢?

因此佛教主张‘破相’,何谓破相?就是要打破人类因不明真理而认为‘因缘所生的事物’

是永存不变的观念。

那么‘偶像’是不是在佛教所要破除的‘相’之列呢?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偶像祗是

由木、石、泥土饰金而成,也是一种因缘的假合体,当然本体是空的。既然偶像是由‘因缘

所生’,所以佛教不能承认它是永存不变的。所以也要破其‘相’——破除偶家的观念。

有的朋友忍不住要反问我一句:‘既然偶像是因缘暂时的假合,佛教破之都来不及,为什么

寺院里还有那么多的佛像呢?’

因答这个问题,一方面要顾到佛教高深的哲理,另一面也不能抹杀佛教以方便为法门,救度

众生的作用。

(一)哲理方面:佛教认为‘佛像’是由木、石、泥土等材料(因)由人工(缘)雕饰而成

的,拆之即无,没有不变的主体,所以本体是‘空的’;而当初雕饰的工人若做成观音即观

音,做成阿弥陀佛就成阿弥陀佛,若做成玛丽亚也就成玛丽亚,做成耶稣当然也就成耶稣。

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们称它为‘佛像’的东西,它的形状、称呼是‘假的’,一尊佛像站在

莲台上,你可以称它做阿弥陀佛,也可以叫它释迦佛,就是叫迦叶佛,日月灯佛......等等

,又何妨呢?(如杯子,喝茶的叫做茶杯,喝酒的叫酒杯。)

以上对事物的分析,在佛教前者称为‘空观’,后者叫‘假观’。但虽然佛像的本体是‘空

’的(拆之即无),形状、称呼是‘假的’(可随意塑造、呼叫),但并不表示佛教否定佛

像的存在。佛教在教人‘空观’、‘假观’之后,要我们用‘中观’来认识佛像的价值和用

处,那就是佛像可以使人兴起‘见贤思齐’之心,令人生起仰慕效法之思呀!

(二)方便济众方面:世上的人如果都有足够的智慧了解‘佛像只是让人仰慕效法,使人见

贤思齐’的话,那么就用不著佛像了。因为这时佛在每个人的心中,在清风明月里,在山光

水影中,而每一块石头,每一根草,甚至每一片云彩,每一抹夕阳,何事何物不能当做佛像

来想、来看的?

但世上的人并不见得人人都是圣贤大智,他们不懂佛教这种圆融、伟大的思想,没有被他们

看见的,被他们摸到的,他们就不肯信,就生不起仰慕效法之心了。不相信你叫一位老太婆

把一块石头当佛像跪拜,她死也不会肯的。

唉!芸芸众生,又有几个人懂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的高深哲理呀!

因此,佛教拜不拜偶像,聪明的朋友已经有所了悟了。佛教为了救广大的众生,所以不能单

凭高深伟大的佛法来启悟聪慧明智的人;对于根器浅薄,愚钝昏昧的众生,则不得不用浅近

的、世俗的道理来作为引导的桥梁,否则佛教就不能称作平等、圆融而伟大了。所以崇拜佛

像的意义,在偶像所象征的真理,而并不在于偶像本身呀!

试问世界上那一个国家不设国旗来激发国民的爱国心?悬挂开国元勋的肖像,来启迪国民的

抑慕心情?以及效忠领袖的赤诚的?如果有人说向国旗、元首肖像敬礼是拜偶像的话,那么

这种人正是不懂道理,最幼稚、肤浅、愚蠢的可怜虫呢!(以前其他宗教的教徒,就曾经无

知地闹出了风波。)

节选自:http://www.huzheng.org/bookstore/FoJiaoDeJingShenYuTeSe.htm#a07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推荐资讯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饶毅,不做院士又怎样?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烈士扈三娘事迹感动大宋
嫁给梁山的女人——女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武斗
司徒文:我所知道的北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NASA:依赖施舍的伟大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